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庄辛说楚襄王,古人说话的艺术

庄辛说楚襄王,古人说话的艺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87 更新时间:2023/12/13 1:08:04

如今我们身处职场,人情交往必不可少,则更需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古人则混的是动不动就掉脑袋的官场,在这方面更是手艺纯熟,有的人还因为太会说话,而名流青史。今天便来看一篇,庄辛说楚襄,来看看古人的说话艺术。

《庄辛说楚襄王》一篇,出自《战国策

·楚策》,楚怀王被秦昭王扣押,他的儿子襄王却不思奋发图强,竭力营救其父,反而亲小人,远贤人,结果国家受到秦国的进攻,兵败地削。本就是写这次败前后庄辛的两次谏诤。

庄辛对楚襄王首次劝谏,在楚怀王去世后,庄辛跑到楚襄王面前说:“君王走哪都有一群随从跟着,生活中毫无节制,肆意妄为,不理国家政事,你如此行事定会使楚国国度郢都变得很危险。”楚襄王有些生气地说:“你是老糊涂了吗?”庄辛坦言:“我不是认为国家定会遇到不祥。但如果你如此行事,你会看到我说的那天的”其后庄辛借口避难离开楚国,几个月后,秦国就发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陈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在外。这是襄王才想起庄辛的话,后悔不已。之后求教庄辛,这种事态可如是好?

庄辛回答说:臣知道一句俗语: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听说过去商汤周武,所辖土地不过百里,而人人安居,而夏和殷纣,虽然拥有天下,到头来也不免身死亡国。现楚国土地虽然小,然而如果取长补短,励精图治,即便是扩张数千里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大王见过蜻蜓吗?它在天地之间飞翔,无忧无虑,殊不知,那顽皮的孩子,正调糖稀涂在丝网上,想在高空之上粘住它,下场会是被蚂蚁吃掉。黄雀也是如此,仰栖茂树,鼓翅奋翼,悠悠然不知今夕何夕,却不知哪家公子正拿着弹弓,将其作为目标。更大些如黄鹄也是如此。黄鹄遨游江海,停留在沼泽旁,以黄鳝和鲤鱼为食,煽动翅膀飘飘摇摇飞翔,他们却不知那射箭的人,已准备好箭和弓,准备射杀他,类推如蔡灵侯,他美人为伴,饮酒作乐,和妾室同车驰骋,逍遥自在,根本不管国家大事。却不知道那子发正在磨刀霍霍,来取他的项上人头呢。

类推君王您,你宠信自己的侍从,不接纳别人的劝谏,自己为高枕无忧。然而魏冉已经奉秦王命令,在黾塞之南布满军队,正等着你引颈受戮呢。”

其后楚襄王在把爵位送给庄辛,封他为阳陵君,居安思危,不久庄辛帮助楚王收复了淮北的土地。这是什么,靠说话拯救一个国家于危亡之中。

标签: 庄辛说楚襄王

更多文章

  • 张衡介绍,张衡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北)人,他不仅是东汉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学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在青年时代曾经屡次被荐举和征召,都没有应征。作过南阳主簿。后来被征入朝,作中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十余年,他在科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主要当在这个时候。

  •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他是怎么描写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迁,刘邦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他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兴盛时期已包含了衰亡的因素,这些都是他的唯物主义的见解,而且带有朴素的辩证法。在《史记》里,司马迁能够用当

  • 东汉时期蔡邕的《述行赋》写了什么?赵壹的著作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邕,赵壹

    蔡邕(182--192),字伯喈。作过郎中、议郎一类的官。在对诏中纠弹宦官和权贵,流放朔方。遇赦归,五原太守设宴饯别,邕不为礼。太守是宦官之弟,在朝廷陷害他,邕又“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十二年才归。董卓强迫他入朝作官,作到侍中和中郎将。董卓诛,蔡邕闻讯叹息。因而被捕,囚死狱中。蔡邕深于经术,又熟悉汉

  • 《汉书》的作者是谁?《汉书》和《史记》有什么相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书,班固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有名的学者。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二十余岁时,在他父亲这部著作的基础上私撰汉史。过了几年,被人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汉明帝知道了他的“著作之意”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给他作兰台合史。以后他在兰台著《汉书》。《汉书》一共写了二十余年。班固后来跟随大将军窦

  • 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粲

    建安时代的作家除了曹操父子外,最著名的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列举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七人,号为“七子”。在“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陈琳、阮瑀都为曹操掌管交书。王粲等六人虽然出身经历各

  • 蔡琰蔡文姬介绍,她的《悲愤诗》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文姬

    女诗人蔡琰,字文姬,是蔡邕的女儿,曾嫁卫仲道,丈夫死后无子,就回娘家居住。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入南匈奴,居留十二年之久,做了匈奴人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曹操把她赎了回来,再嫁给董祀。作为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小就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汉书董祀妻传》说她“博学有

  • 曹植前期的作品有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

    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是曹植(192-222)。现存作品以他的为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较完整的散交、辞赋约四十多篇。曹植,字子建,从小就以才华为父亲曹操所赏识,并曾考虑过立他为太子。后来由于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使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对他百般迫害,他名为王侯,实则囚徒,

  • 曹植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数还是抒写个人的不幸,但通过自己的遭遇,他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谏伐辽东表》中,他曾经劝曹叙:“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他的《泰山梁甫吟》更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滨海地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引起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他只用几句简短的诗句,就把民生的情况,勾勒了出来。曹植不但能看到民

  • 苏武的资料,孤身一人在匈奴苏武是如何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武的资料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李陵曾言: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而我们在一些史料中看到苏武在匈奴生活的有关记载,都是一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日子。那么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生活那么多年的。苏武是汉宫廷的一名中厩监,就是替汉武帝掌管马厩的官,同他父兄比起来职位

  • 晋武帝太康时期在西晋的文坛有哪些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傅玄,张华

    晋武帝太康(280—289)前后是西晋文坛比较繁荣的时代,作家众多。当时文学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不发生关系;一是一意追求辞菜的华美和对偶的工鉴,走向形式主义。当时诗人中年辈最长的是傅玄(217--278),他的诗现存百篇左右,十之八九是乐府体。其中有些是缺少艺术价值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