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四大才女简介

宋朝四大才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3/12/18 21:26:41

宋朝时期,非常的重视文学,因此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才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宋代的四大才女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

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吴淑姬

吴淑姬(约1185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淫,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引使至席,命脱枷侍饮,即席成二词,众皆叹赏。明日,以告十朋,言其冤,乃释放。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国大文学史均据诚斋杂记,以为嫁士人杨子治。按诚斋杂记中之吴淑姬,乃汾阴人,与湖州之吴淑姬为二人。)

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张玉娘

张玉娘(1250~1276),宋末文学家,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人。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诗词既有闺怨,亦不乏金戈之声。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七子之冠冕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中有一人被称为七子之冠冕,那么这个人是建安七子中的谁呢?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学地位很高。写《文心雕龙》的刘勰说他的辞赋是“七子之冠冕”,这种评价影响至今。东汉后期起,上流社会中有一种流行的风尚,那便是品鉴人物;王粲才气大,诗文感情丰富,修辞细密,在七子确实卓然高

  • 唐太宗思念长孙皇后望陵毁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太宗让魏征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征是否看清了,魏征装作没看见,太宗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征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太宗听后明白魏

  • 长孙皇后是怎么平息唐太宗的怒气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长孙皇后御下平和,从不无故令人有冤。太宗长年行军打仗,脾气难免急躁。后廷之人常因小事触怒太宗。长孙皇后深谙太宗脾性,总能让在气头上的丈夫熄灭雷霆之怒。《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壶之中,刑无枉滥。《新唐书●长孙皇后传》:后

  • 建安七子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

  • 长孙皇后为什么会嫁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

    长孙皇后是长孙晟的幼女,对于这个小女儿的婚事,长孙家族非常上心。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窦氏年幼时曾劝说舅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北周大局优待突厥皇后。长孙炽认为窦氏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新唐书●长孙皇后传》:

  •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如何追忆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

    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太宗又做了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并不够,于是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入葬元宫,唐高宗李治希望继续保留栈道起舍,却被大臣谏止,

  • 长孙皇后的家世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长孙皇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出生,祖籍洛阳(今河

  • 历史上年羹尧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雍正三年(1725年),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年羹尧,92款大罪加身,飞来杀身之祸,从受尽隆宠、权势冲天,到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前后形成巨大反差!年羹尧死后,显赫的年家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下面小编和大家来聊聊,历史上真实的年羹尧从可考到发迹,到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再到一

  • 九子夺嫡四爷党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

    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九子夺嫡的四爷党一词,只不过是后人根据八爷党的状况,结合雍正即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几个人,创造出了所谓的四爷党。当然,即便四爷党确实存在,雍正也不会承认,毕竟他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以不问政事、世外高人自居,绝不可能允许正史中出现关于他结党营私的记载。现在普遍公认的四爷党成

  • 刘备人生的三大贵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从一无所有的草根,到建立蜀汉的皇帝,刘备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得多亏了他人生中3个贵人,正是这三人改变了刘备的人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备的贵人都是哪些人吧!第一个贵人刘备从小家里穷,靠织席贩履为生,虽然他伯父资助他上学,但是他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一天天游手好闲的,到了28岁还没有任何功名,毫无成就。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