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斗不过崇祯的原因

魏忠贤斗不过崇祯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6:18

魏忠贤的权侵朝野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皇帝的支持,绝对是响当当的“大老虎”。明代宦官掌权与唐代不同,没有军权、更不操废立大权。崇祯对魏忠贤是先铲除其他党羽。在阉党中,第一个倒霉的是兵部尚书崔呈秀。他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手握兵权,一直是魏忠贤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崇祯就把矛头首先指崔呈秀,利用阉党的内部矛盾,迫使他于十月初辞职。崔呈秀的垮台,既斩断了魏忠贤的一条臂膀,又发出了一个政治信号——魏忠贤快要完蛋了。

于是,许多官员闻风而动,攻击的矛头也开始直指魏忠贤。十月二十六日,嘉兴贡生钱嘉征上疏,公开声讨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并帝、蔑后、弄兵、无君、克剥、无圣、滥爵、滥冒武功、建生祠、通关节”!

自从天四年(1624年)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以来,还没有人如此公开尖锐地弹劾魏忠贤。想当初,杨涟上疏弹劾时,魏阉就是用痛哭流涕取得天启的同情和支持,从而反败为胜的。不过,他这一次却是失算了:崇祯似乎根本不相信他的眼泪,反而让人当场宣读钱贡生的奏疏,还要魏忠贤洗耳恭听,魏忠贤当时的心情如,就不难想象了!

魏忠贤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羞辱”,立即称病辞职。在权力场上,“病”真是一个好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魏忠贤本来是想以“病”为托词,躲过这个风头,好以退为进。没想到,崇祯竟然来了一个“将计就计”,命他去白虎殿为天启守灵。

这时,魏忠贤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似的,上疏辞去爵位、诰券、田宅。崇祯倒好,也来了一个“得理不饶人”,竟然全部批准,并趁机对朝廷的人事安排进行调整。

这一次,魏忠贤是彻底失算了!魏忠贤虽然老奸巨滑,却忘记了官场上的一条“铁律”——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或许魏阉自作聪明,想以退为进,伺机东山再起;或许他高估了自己,没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多对手。无论如何,他走了一步“臭棋”!

现在,魏忠贤既然已经是一条“落水狗”,许多人便赶来痛打。于是,讨伐魏阉的奏章就像雪片一样飞进皇宫,送到崇祯皇帝的龙书案旁。或许,崇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几年前,镇压东林党人时,天下人都是口诛笔伐,几乎是人人喊打;对魏忠贤,则是歌功颂德,无以复加。

最后,对魏忠贤进行“总清算”的时机成熟了。十一月一日,崇祯公开宣布魏忠贤的罪行:

“朕闻去恶务尽,驭世之大权;人臣无将,有位之炯戒。我国家明悬三尺,严惩大憨,典至重也。朕览诸臣屡列逆恶魏忠贤罪状,俱已洞悉。窃思先帝以左右微劳,稍假恩宠,忠贤不报国酬遇,专逞私植党,盗弄国柄,擅作威福,难以枚举,略数其概……”

结果,魏忠贤被发配到凤阳祖陵,客氏被送到浣衣局,他们的家产也全部被查抄。

标签: 魏忠贤

更多文章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多次改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为什么唐睿宗要多次改名字呢?在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所生的四个儿子里,除了老三李显才能一般,资质平庸以外,其他三个都各有所长,老大李弘为人宽厚,心地纯良,被寄予厚望,可惜身体不太好,年纪轻轻就抱病而亡,老二李贤身体好,大脑好,人缘好,眼界高,可惜斗不过他的老妈武则天

  •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

    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治结束了。溥仪虽然退位了,但是皇家成员依然住在紫禁城内。1921年8月,醇亲王府中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一位小格格出生了。这个小格格在姐妹中排行第七,王府内上下都称“七格格”。她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韫欢,是溥仪皇帝的亲妹妹,

  • 唐睿宗嫡长子李宪为什么主动让位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承乾,李旦,李隆基

    自古以来,皇室中为了皇位,多少亲兄弟自相残杀,再者,从商周时期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已经形成,并随着历朝历代发展不断沿袭,“立嫡立长”早已成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在太平盛世的唐朝,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却竭力扶持弟弟李隆基,自己做一个快意自在的逍遥王爷,这是为什么?李宪,本名李成器。后人提起他的

  • 乾隆皇帝喜欢喝的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茶

    乾隆皇帝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对茶的喜爱,在这位清朝皇帝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自古民间就流传着很多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茶的各个方面,从茶的种植、冲泡到命名、题诗等等。从历史上看,在关于茶叶的各个品类中,乾隆最爱的要数西湖龙井了。乾隆曾六次下江南,第一次南巡是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南巡至杭

  •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面,皇帝算是最高统治者,所以才会称之为帝,而大臣们在拜见皇帝的时候,回称“万岁”,但是在历史中,却又一名太监,自称为“九千岁”,这个人就是臭名远扬的明朝大宦官魏忠贤。那么,魏忠贤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呢?为什么会称自己是九千岁呢?公元1620年,宋神宗去世了,于是朱常洛就坐上了皇位,但是

  • 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被迫自杀,宣告了为时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得以平定。为示“天下同庆”,康熙皇帝除颁布了恩款四十五条外,还对后宫妃嫔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册封:命大学士勒德洪、持节进封贵妃佟氏、为皇贵妃;大学士明珠、持节册封钮祜卢氏、为贵妃;命大学士李霨、持节进封惠嫔纳喇氏。为惠妃;尚书吴

  • 唐睿宗第七女鄎国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公主,公主,唐睿宗

    鄎国公主(689~725年),本姓李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七女,母为崔贵妃。唐中宗时期,初封荆山县主,嫁给相王典签、汾阴公薛儆。夫妻恩爱,九族敦睦。薛儆死后,改嫁荥阳郑孝义。开元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七岁,陪葬于桥陵。公主三岁时,崔贵妃逝世。公主哭泣不食三日,如成

  • 唐睿宗之女荆山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旦,公主,唐朝公主

    荆山公主(?—?),唐睿宗李旦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薛伯阳。《新唐书·列传第八》......安兴昭怀公主,蚤薨。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淮阳公主,下嫁王承庆。......鄎国公主(?—?),唐睿宗李旦女,母崔贵妃。鄎国公主始封荆山公主。公主三岁时,崔贵妃逝世。公主哭泣三日不吃东西,就像成年人一样。公主下

  • 唐睿宗之女薛国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

    薛国公主,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之女,生母不详。始封清阳公主,下嫁王守一。唐睿宗二次即位,册封薛国公主,再嫁裴巽,死后陪葬于桥陵。薛国公主(?—?),唐睿宗李旦女,母不详。始封清阳公主。公主下嫁王守一。王守一被诛杀,薛国公主改嫁裴巽。

  • 唐睿宗李旦长女寿昌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旦,公主,唐朝公主

    寿昌公主(680年代—?),唐睿宗李旦长女,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692年,其母和窦德妃被诬陷以巫蛊诅咒武则天而惨遭赐死。公主长大后嫁崔珍。生年不详,从其同母兄李宪和异母妹李花山的生年推测当在679年至686年之间。690年,父亲唐睿宗让位于祖母武则天,此时,她尚未获得公主的封号。武周时,初封寿昌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