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构为什么会连下十二道金牌

赵构为什么会连下十二道金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3/12/29 7:53:00

绍兴十年七月十八日,岳家军在郾城、临颍等地大败金兵,兵临大宋故都开封城下。就在此时,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急脚递,诏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本欲抗命,奈何诏令措辞一道比一道激烈,刘琦、张俊两路大军已经后撤,同时又断绝了岳家军粮草供应。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班师途中,金兵又攻取了宋军刚刚收复的河南等地。

赵构为何要在如此关键时刻如此急迫地命令岳飞班师呢?有人猜测,赵构是担心岳飞收复开封,迎回徽宗、钦宗二帝,威胁到自己的帝位。

其实,宋徽宗在绍兴五年便去世了,只有宋钦宗赵桓还被囚禁在五国城中。宋钦宗作为亡国之君,儒家称之为“失德之君”,已经没有资格再君临天下了。赵构南渡即位后,用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人积极抗金。经过十年征讨,南方局势已基本稳定,北伐节节胜利。此时的赵构深得民心,众望所归,亡国之君赵桓又怎么能威胁到他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赵构担心岳飞功高震主。岳家军总数不过十万,而集结在开封城中的金兵却超过十五万,仅凭岳家军是无法攻下城高墙厚的开封城的,岳飞很难独占收复开封的大功的。赵构如果不愿岳飞继续北伐,只需切断岳家军粮草供应即可。以赵构的政治头脑,又怎么会愚蠢到连下十二道金牌,留给后世骂名呢。

赵构此举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完全是为了他的母亲韦太后。开封城破后,金兵城中后妃、公主、宫女、官员妻女等共六千余人掳回北方,关在专门供金兵淫乐的“浣衣院”中,日夜被凌辱,其中就包括韦太后。每念及此,赵构就痛不欲生。

绍兴七年,金国在经过十年南侵后也元气大伤,于是趁机提出议和,条件是归还黄河以南土地,归还已经死去的宋徽宗,送还赵构生母韦太后。

这些条件是赵构无法拒绝的。就在岳飞兵临开封城下时,秦桧代表金国向赵构发难,以韦太后为筹码,威逼他退兵。赵构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岳飞班师,才有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急脚递的荒唐事。绍兴十二年五月,韦太后同宋徽宗梓宫归宋。奸臣秦桧因促成和议有功,一生都受到赵构信重。

赵构议和的原因为了他的母亲韦太后,其孝心确实令人感动,然而屈膝议和、冤杀岳飞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点。如果换做是你,会如何选择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睿宗李旦第九女玉真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公主,唐睿宗,公主,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690年代-762年),李氏,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法号无上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初封崇昌县主。景云元年(710年),父亲唐睿宗复位后,进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711年),改封玉真公主。入道

  • 清朝谥号文正的八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谥号,清朝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文正公(范仲淹)、曾文正公(曾国藩)。在清朝270余年历史上,仅有八位文臣获得这一至高荣誉。

  • 魏忠贤斗不过崇祯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忠贤

    魏忠贤的权侵朝野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皇帝的支持,绝对是响当当的“大老虎”。明代宦官掌权与唐代不同,没有军权、更不操废立大权。崇祯对魏忠贤是先铲除其他党羽。在阉党中,第一个倒霉的是兵部尚书崔呈秀。他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手握兵权,一直是魏忠贤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崇祯就把矛头首先指向崔呈秀,利用阉党的内部矛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多次改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为什么唐睿宗要多次改名字呢?在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所生的四个儿子里,除了老三李显才能一般,资质平庸以外,其他三个都各有所长,老大李弘为人宽厚,心地纯良,被寄予厚望,可惜身体不太好,年纪轻轻就抱病而亡,老二李贤身体好,大脑好,人缘好,眼界高,可惜斗不过他的老妈武则天

  •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

    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治结束了。溥仪虽然退位了,但是皇家成员依然住在紫禁城内。1921年8月,醇亲王府中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一位小格格出生了。这个小格格在姐妹中排行第七,王府内上下都称“七格格”。她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韫欢,是溥仪皇帝的亲妹妹,

  • 唐睿宗嫡长子李宪为什么主动让位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承乾,李旦,李隆基

    自古以来,皇室中为了皇位,多少亲兄弟自相残杀,再者,从商周时期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已经形成,并随着历朝历代发展不断沿袭,“立嫡立长”早已成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在太平盛世的唐朝,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却竭力扶持弟弟李隆基,自己做一个快意自在的逍遥王爷,这是为什么?李宪,本名李成器。后人提起他的

  • 乾隆皇帝喜欢喝的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茶

    乾隆皇帝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对茶的喜爱,在这位清朝皇帝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自古民间就流传着很多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茶的各个方面,从茶的种植、冲泡到命名、题诗等等。从历史上看,在关于茶叶的各个品类中,乾隆最爱的要数西湖龙井了。乾隆曾六次下江南,第一次南巡是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南巡至杭

  •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面,皇帝算是最高统治者,所以才会称之为帝,而大臣们在拜见皇帝的时候,回称“万岁”,但是在历史中,却又一名太监,自称为“九千岁”,这个人就是臭名远扬的明朝大宦官魏忠贤。那么,魏忠贤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呢?为什么会称自己是九千岁呢?公元1620年,宋神宗去世了,于是朱常洛就坐上了皇位,但是

  • 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被迫自杀,宣告了为时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得以平定。为示“天下同庆”,康熙皇帝除颁布了恩款四十五条外,还对后宫妃嫔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册封:命大学士勒德洪、持节进封贵妃佟氏、为皇贵妃;大学士明珠、持节册封钮祜卢氏、为贵妃;命大学士李霨、持节进封惠嫔纳喇氏。为惠妃;尚书吴

  • 唐睿宗第七女鄎国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公主,公主,唐睿宗

    鄎国公主(689~725年),本姓李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七女,母为崔贵妃。唐中宗时期,初封荆山县主,嫁给相王典签、汾阴公薛儆。夫妻恩爱,九族敦睦。薛儆死后,改嫁荥阳郑孝义。开元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七岁,陪葬于桥陵。公主三岁时,崔贵妃逝世。公主哭泣不食三日,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