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为什么要杀暴昭

朱棣为什么要杀暴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85 更新时间:2024/1/23 5:44:17

暴昭,山西潞州(今山西长治)人,(一说山西平阳府浮山县)明朝初期官员,官至刑部尚书。国子生出身。洪武年间,担任大理寺司务。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任刑部右侍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升任刑部尚书。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城破,因不肯屈服于朱棣被处以磔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洪武年间,暴昭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予大理寺司务,后因被举荐,任北平布政司。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

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任刑部右侍郎。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升任刑部尚书,因为清廉节约而出名。(一说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升任刑部尚书)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担任北平采访使,获悉朱棣密谋造反的情况,密保建文帝,请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同年九月,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建文帝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司,暴昭担任尚书,掌管事务,此后和铁铉等人悉心筹划战略。

宁死不屈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平安、何福等人为燕军大败,平安被俘,建文帝下诏让暴昭归还南京。同年六月,燕军兵至南京,李景隆、朱穗开门投降,南京陷落,暴昭欲图南逃被燕军俘获,押送至朱棣面前,暴昭破口大骂,不肯屈服,朱棣大怒,先挖掉暴昭的牙齿,接着又砍掉暴昭的手足,暴昭依然骂不绝口,直到被砍断颈子而死方休。

磔刑

是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传说远在夏朝建立之前的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不过中国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殷商时代。

《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分别为"墨(黥,刺字)、劓(割鼻)、剕(刖,断足)、宫(阉割),大辟(死刑)。

标签: 靖难之役朱棣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时盛庸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靖难之役

    盛庸,籍贯不详,是靖难之役的中央军主要将领之一。建文年间,盛庸率军与燕王朱棣作战四年,前期多次将朱棣击败,并斩杀朱棣帐下好几个将领,后逐渐不敌。朱棣攻入京师后,盛庸举众投降,朱棣继续任用盛庸。盛庸辞官后,多次遭到弹劾,被指有异心,盛庸无奈,于永乐元年(1403年)选择自杀。早年经历洪武年间,盛庸官至

  • 明初名将郭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之役,明朝

    郭英,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明初名将。郭英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

  • 刘备为什么不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古代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要打出一个名号。就如三国时期的袁绍,为了招兵买马,打的可是祖上世代为大汉效力,“四世三公”的招牌,这样一来就容易有人来追随。曹操呢则是挟天子,以匡扶汉室剿杀逆贼为口号。而出身贫寒的刘备却是打着“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旗帜,话说刘胜是刘邦的后裔,但知名度不高,很少有人知道他,

  • 康熙皇帝子女众多为什么还要收养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堪称子孙满堂。有一点让人看不懂的是,尽管康熙皇帝子女众多,多数活到了成年,根本就不存在担心继承人的问题,可他还

  • 徐达的儿子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徐达是大明的开国功勋,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也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功臣之一。而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或多或少的与老朱家有姻亲关系。徐达有四个儿子,除了三子徐添福早夭之外,另外三个儿子都活到了成年。然而,徐达的儿子却非常奇怪,在靖难之役中,有的支持建文帝,有的支持朱棣,这是怎么回事呢?徐达长女婚配

  • 关羽败逃的时候为什么很多士兵都没有跟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蜀国出类拔萃的猛将,更是大哥刘备非常看好的兄弟。环顾整个三国时代,关二爷无论在武力值、统兵能力,还是忠义方面,均可以算得上凤毛麟角了。单就《三国演义》而言,关云长真的非常优秀。历史上,关羽在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就于万马军中轻松秒了河北名将颜良。到了演义里,罗

  • 赵构为什么在壮年时主动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权力不仅是能力的代名词,更是地位的象征。不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现代生活中,各个阶层的人们为了争夺权力拼尽全力,只为抵达权力的顶峰。古代权力争夺更是将钩心斗角发挥到淋漓尽致,最终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必然经历了各种权力争斗的洗礼。古代多数君王在登上权力顶峰后选择休养生息,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同时也有少部分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过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龙虎争霸”。秦朝末年,民间传说项羽一人可以举手一座千斤重的鼎,项羽作战勇猛,就像是一只森林中的猛虎,项羽率领的军队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项羽也从此威震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天下诸侯莫不臣服。当时,人们都称项羽为江东猛虎。刘邦也是在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中迅速崛起的,刘

  • 康熙帝为何决定戒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康熙帝是历史上的有为之君,虽然皇太极建立了大清,但是因为康熙,才有了近300年大清王朝。俗话说,人无完人,再伟大的人也会有缺点,康熙也不例外,比如抽烟。有些人可能误解,以为烟草是近代才出现,其实并不然。早在明朝时期,中国就有了烟草,生活在北方的满族人,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很多人都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为

  • 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努尔哈赤和他的继任者姓爱新觉罗,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满族语中,爱新觉罗为“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之意,“爱新”意为“金子”,“觉罗”是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省依兰一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最早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所谓的爱新觉罗,即是指发祥于觉罗,也就是依兰这个地方的一个部落。但据传说,爱新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