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帝为何决定戒烟

康熙帝为何决定戒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64 更新时间:2024/4/12 1:19:00

康熙帝是历史上的有为之君,虽然皇太极建立了大清,但是因为康熙,才有了近300年大清朝。俗话说,人无完人,再伟大的人也会有缺点,康熙也不例外,比如抽烟。

有些人可能误解,以为烟草是近代才出现,其实并不然。早在明朝时期,中国就有了烟草,生活在北方的满族人,因为天气寒的原因,很多人都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皇太极还一度禁止过吸烟,可是效果并不明显。满清入主中原后,吸烟逐渐普及,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了。

当然,这时候的抽烟者,家境都还比较宽裕。晚清学家伯元在《南亭笔记》有过这样的记载,“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这里的“淡巴菰”就是如今的烟草。康熙虽然贵为皇帝,也未能免俗,从小就养成了抽烟的习惯,烟瘾不仅大,而且还会玩许多花样,比如回龙、三叉戟、吐烟圈等等,都能信手拈来。

在康熙微服私访的影视剧中,往往会看到康熙拿着烟袋的场景。后来,有二十多年烟龄的康熙,因为两件事决定戒烟。

1.有个晚上抽烟太多,康熙咳得相当厉害,呼吸很困难,还差点一命呜呼。

2.有次批阅奏折时,烟灰不小心脱落,差点烧毁了所有奏折。

康熙是一位有大毅力的皇帝,说戒烟就戒烟,有太监建议用减少抽烟次数的方式来戒烟,会让人感觉不太痛苦;也有太监建议忍受不住时,可以吃坚果等食物,用来减弱痛苦。但是康熙皇帝都没选择这些方式,而是非常直接,一口烟也不再抽,也不用零食来缓冲烟瘾,全靠直接的毅力坚持。

最后,康熙戒烟成功,身体也恢复了健康,不再咳嗽。在一次朝堂上,康熙令百官们也要戒烟,而且还下旨全国,要求官吏和军民都不准抽烟,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标签: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努尔哈赤和他的继任者姓爱新觉罗,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满族语中,爱新觉罗为“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之意,“爱新”意为“金子”,“觉罗”是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省依兰一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最早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所谓的爱新觉罗,即是指发祥于觉罗,也就是依兰这个地方的一个部落。但据传说,爱新觉罗

  • 太子丹为什么会送荆轲一双美人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

    太子丹为什么会送荆轲一双美人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了千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对荆轲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歌颂,是对英雄奔赴黄泉的扼腕叹息。这个故事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隅,没有被埋没,我们看到的荆轲这位壮士,也仅仅是政治上的牺牲品,没有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靖难之役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侯泰,顺德府南和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一生秉性刚直,光明磊落,常怀忠烈,坚守节操,为官廉明,不趋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侯泰力主抵御,亲自负责督运粮食和军饷,保证前方供应。后

  • 《红楼梦》林黛玉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

  • 朱棣为什么要杀王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棣,靖难之役

    王艮字敬止、号止斋,江西吉水人带源人。明建文二年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明福王弘光帝时,追谥为文节。清朝时,又追谥王艮为忠节。王艮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吉水县水南镇带元村人。13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允炆,靖难之役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城后命令军队不得随便进入皇宫,而是把军队驻扎在皇宫外。那他为什么不让军队进入皇宫呢?其实,意图很明显,他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做。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初明面上的目的不是奔着皇位去的,而是

  • 朱棣为什么要杀卓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靖难之役

    卓敬(约1348~1402年),字惟恭,浙江瑞安卓岙人。明初著名才子。少时聪颖绝伦,博学多才,诗词宏丽,文章奇拔磊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榜眼及第,官至户部右侍郎。卓敬智虑深远、大节经天,曾密疏建文帝朱允炆,徙封燕王朱棣于南昌,可惜未被采纳。“靖难之役”后被逮捕,宁死不屈,为明成祖所杀,灭三族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建文帝,靖难之役,朱允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说是不绝于史书。但造反者众多,成功者甚少。这是因为在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的战争中,朝廷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和朝廷所能调用的战争资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战争中往往在道义和物质上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但凡事都有特殊,在

  • 历史上景清真的刺杀朱棣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

    景清生于约1362年5月,卒于1403年4月,明陕西真宁(今甘肃省正宁县)人,一说本姓耿。洪武进士,授编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佥都御史。建文初为北平参议。复迁御史大夫。朱棣篡位,以原官留任,欲于早朝时行刺朱棣,被执,搜之得所藏刃,遂被处以磔刑,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景

  • 靖难之役牺牲的将领庄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靖难之役

    庄得又作庄德,明朝人。 洪武六年任平凉卫指挥,洪武二十八年任三万卫属卫指挥。洪武二十八年 六月十九日周兴等率师至开元安东卫,得知西阳哈在黑松林(今巴彦县北境黑山),命令指挥庄德,领吉林船厂建造的舟师顺脑温江(嫩江)下忽剌温戳卢口(少陵河口)寻踪围攻西阳哈。洪武末年,在朱元璋即将离世之前,他用来制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