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的儿子们最后什么结局

徐达的儿子们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64 更新时间:2024/1/29 14:18:03

徐达是大明的开国功勋,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也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功臣之一。而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或多或少的与老朱家有姻亲关系。徐达有四个儿子,除了三子徐添福早夭之外,另外三个儿子都活到了成年。然而,徐达的儿子却非常奇怪,在靖难之役中,有的支持建文帝,有的支持朱棣,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达长女婚配燕王,也就是日后的徐皇后,次女婚配代王朱桂,幼女婚配朱楹。可以说徐达一家和老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在于徐达的长女,她嫁给了朱棣。那么这么一来,在靖难之役中,他们家就比较尴尬了。然而徐达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他可是建文帝的坚定支持者。徐达四子徐增寿,却是坚定的支持朱棣。

徐辉祖

徐辉祖是长子,承袭了徐达的魏国公爵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代魏国公。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他为何支持建文帝。他支持建文帝某种程度上也是支持老朱家的天下,毕竟建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身为这个系统的人,徐辉祖没有道理去支持朱棣这样的叛乱。要知道,他这样的人一旦站错了队,是很危险的,而且在很长时间里,没有迹象表明朱棣会赢。当然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人臣事主,死而不贰”,而他常常陪侍于皇太孙左右,支持建文帝是正常的,所以在朱棣登基后他也很不屑。

在靖难之役前,徐辉祖就曾劝过建文帝,要扣留朱棣的三个儿子,可惜建文帝不听。燕王朱棣起兵以后,徐辉祖也是几次领兵,战绩不俗,还大败过燕军。而且,自始至终,一直在抵抗,可惜失败了。

徐增寿

徐达四子徐增寿是朱棣的支持者,他在靖难之役中私下向朱棣传递消息,被朱允炆给软禁了,在南京城破前,杀了他。

其实朱元璋对他倒也不错,让他做勋卫带刀侍从。关键是徐增寿为人谨慎诚实,很少犯错误。所以他这样的人,按说不应该在当时的局面下,就盲目的选择了投靠朱棣。纵使真的要投奔,那么完全可以找个借口离开南京,可他偏偏在建文帝眼皮子底下做卧底。

徐增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他和朱棣的感情不错,一方面是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另一方面,他曾跟着朱棣出征胡寇乃儿不花,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建立了革命情感。况且,对于徐增寿来说,他没有什么负担,反正爵位也不是他的,他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羽败逃的时候为什么很多士兵都没有跟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蜀国出类拔萃的猛将,更是大哥刘备非常看好的兄弟。环顾整个三国时代,关二爷无论在武力值、统兵能力,还是忠义方面,均可以算得上凤毛麟角了。单就《三国演义》而言,关云长真的非常优秀。历史上,关羽在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就于万马军中轻松秒了河北名将颜良。到了演义里,罗

  • 赵构为什么在壮年时主动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权力不仅是能力的代名词,更是地位的象征。不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现代生活中,各个阶层的人们为了争夺权力拼尽全力,只为抵达权力的顶峰。古代权力争夺更是将钩心斗角发挥到淋漓尽致,最终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必然经历了各种权力争斗的洗礼。古代多数君王在登上权力顶峰后选择休养生息,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同时也有少部分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过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龙虎争霸”。秦朝末年,民间传说项羽一人可以举手一座千斤重的鼎,项羽作战勇猛,就像是一只森林中的猛虎,项羽率领的军队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项羽也从此威震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天下诸侯莫不臣服。当时,人们都称项羽为江东猛虎。刘邦也是在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中迅速崛起的,刘

  • 康熙帝为何决定戒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康熙帝是历史上的有为之君,虽然皇太极建立了大清,但是因为康熙,才有了近300年大清王朝。俗话说,人无完人,再伟大的人也会有缺点,康熙也不例外,比如抽烟。有些人可能误解,以为烟草是近代才出现,其实并不然。早在明朝时期,中国就有了烟草,生活在北方的满族人,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很多人都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为

  • 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努尔哈赤和他的继任者姓爱新觉罗,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满族语中,爱新觉罗为“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之意,“爱新”意为“金子”,“觉罗”是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省依兰一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最早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所谓的爱新觉罗,即是指发祥于觉罗,也就是依兰这个地方的一个部落。但据传说,爱新觉罗

  • 太子丹为什么会送荆轲一双美人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

    太子丹为什么会送荆轲一双美人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了千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对荆轲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歌颂,是对英雄奔赴黄泉的扼腕叹息。这个故事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隅,没有被埋没,我们看到的荆轲这位壮士,也仅仅是政治上的牺牲品,没有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靖难之役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侯泰,顺德府南和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一生秉性刚直,光明磊落,常怀忠烈,坚守节操,为官廉明,不趋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侯泰力主抵御,亲自负责督运粮食和军饷,保证前方供应。后

  • 《红楼梦》林黛玉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

  • 朱棣为什么要杀王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棣,靖难之役

    王艮字敬止、号止斋,江西吉水人带源人。明建文二年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明福王弘光帝时,追谥为文节。清朝时,又追谥王艮为忠节。王艮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吉水县水南镇带元村人。13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允炆,靖难之役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城后命令军队不得随便进入皇宫,而是把军队驻扎在皇宫外。那他为什么不让军队进入皇宫呢?其实,意图很明显,他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做。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初明面上的目的不是奔着皇位去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