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之役中何福干了什么

靖难之役中何福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85 更新时间:2024/1/23 17:39:29

何福,明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宁远侯。洪武初年,其累功至金吾后卫指挥同知。后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有功,升为前军都督府督佥事。

洪武二十四年,被授为平羌将军,讨伐越州叛蛮阿资,攻破了叛军。建文元年,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何福招降蛮军七万余人。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靖难之役中,何福与盛庸、平安一起伐燕,因在淮北作战不利,南逃回京。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因为何福统兵多年,重新起用他。任命他充总兵官,镇守宁夏,节制山、陕、河南诸军。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北伐蒙古,召何福跟从出塞。之后,何福数次违反节度。北征结束之后,遭到都御史陈瑛弹劾。何福因害怕获罪,自缢而死,死后爵除。

人物生平

平南征北

明洪武初年,何福累功至金吾后卫指挥同知。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有功,升为前军都督府督佥事。洪武二十年(1387年),又跟从蓝玉出塞攻击北元,在捕鱼儿海之役中取得大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江阴侯吴高帅北降的兵众南征,在抵达沅江时,众人叛变,由思州逃出荆州、樊州,通过渭河,准备进入沙漠。次年正月,何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并消灭该部叛军。之后移兵讨平都匀蛮,俘虏斩杀敌军达万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拜为平羌将军,讨伐越州叛蛮阿资,均破降。何福择地立栅安置其众,并设置宁越堡。随后平定九名、九姓等蛮族。后与都督茅鼎会兵,准备攻占五开。未行之时,而毕节诸蛮复叛,大掠屯堡、杀戮吏士。何福命毕节部队戒严备战,命都督陶文等跟从茅鼎直捣其巢,并擒杀叛酋。随后分兵尽捕诸蛮,建堡设戍,逼近五开。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等作乱,何福会同顾成讨伐平定。该年冬天,拜为征虏左将军,作为副将辅佐西平侯沐春讨伐麓川叛蛮刀干孟。次年,何福与都督瞿能越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擒拿其酋长刀名孟,后回军攻打景罕寨却未曾攻下。随后沐春率领精兵进入,敌军惊溃,而其酋长干孟亦恐惧乞降。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明惠帝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敌军七万余人。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

同年,何福被召还南京,论功升为都督同知,此后在德州练兵,晋升为左都督。之后率部增兵援助盛庸、平安在小河战役的中央军。当时,何福欲用持久战耗损燕军,于是移营灵璧并挖深堑筑高垒以自固;然而其粮运却并燕军所断,计不能成。平安于是分兵进攻,燕王朱棣派精锐骑兵使其部队一份为二。何福不得不开壁来援,却被朱高煦所败。诸将计谋移军淮河以解决粮草问题,密命部队晚上听三声炮声即走。次日,燕军偷袭并发三炮。中央军以为是己方号令,于是争先撤退,遂大乱。燕军趁乱进攻,何福单骑撤退;而平安与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位将领都被捕。

镇守边陲

燕王朱棣即位后,为明成祖。成祖认为何福乃知兵宿将,于是推诚任用他为将领,并聘其侄女徐氏为赵王妃。之后,命何福佩征虏将军印,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管制山西、陕西、河南等部队。何福到任后,宣布德意,招徕远民众,塞外个部队纷纷求降。边陲无事,于是他请求设置驿馆、恢复东胜卫,进行屯田与积粮,并定明赏罚法律,为长久计谋。当时有官员进谗言,而朱棣不听,且下诏进行褒慰。

永乐五年(1407年),改为镇守甘肃。何福治军严格,属下多有不便者。于是朱棣派遣使者告诫何福,须要保护自己,不要被小人离间。

永乐五年七月一日壬子,宋晟奏哈密头目陆十等作乱,忠顺王脱脱已杀之,恐有他变,遣人请兵为守备。朱棣敕宋晟以兵五百或一千,选才能之将率领,赴之。且令熟计使相更代。更有甚者,因脱脱久在身边成祖知其心性,永乐帝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何福曰:“自今忠顺王脱脱遣人餽尔礼物,宜悉受之。盖其为人朴愚无智,识尔握兵边境,彼所畏也。礼馈见却则生猜疑,不若开心抚纳庶得其情。”哈密驻军加上何福手握重兵在侧,这一强制措施确保了明廷对哈密的控制。

永乐六年十二月,甘肃总兵官何福上奏称“官马进北京者,请俟草茂之时,由宁夏、绥德前去……斡儿朵(河套)之地水草便利,宜令土军百户领军选马孳牧,皆从之”。何福上书请派遣京师中的蕃将将到北方招降民众。朱棣对其说:“你长期带领蕃、汉兵,恐怕招致很多人的谗言。你是老将,我非常倚重,请不要顾虑。”此外,何福上书请用丝布换马,选其良种进行培养,并设置官至专门进行管理;此后马种繁殖昌盛,此亦是永昌苑牧的起点。

次年,本雅失里纠阿鲁台一同入寇,而被瓦剌击败,在胪朐河逃走,准备收复各溃散部队并窥视河西走廊。朱棣下诏命何福进行备战,当时迤北鞑靼脱脱不花王、把秃王、都督伯克帖木儿、都指挥哈剌你敦、国公赛因帖木儿、司徒撒儿桃赛罕、知院都秃阿鲁把撒儿等各率所部都驻扎到亦集乃旧城附近,徘徊近塞,欲进未果。乞求依附明朝。何福上报朝廷,朱棣命右庶子杨荣前往,辅助处理甘肃管理军务,使得该民众均求降于明。何福亲自到亦集乃巡抚,并送其酋长把秃、伯克帖木儿、哈剌你敦、阿鲁把撒儿、撒儿桃朵栾帖木儿等到京城。或因杨荣等优柔寡断、处置失当,脱脱不花、都秃等复叛去,但最终脱脱不花王子还是留了下来。朱棣嘉奖其功劳,命杨荣在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千石禄,鉴于脱脱不花之事并下诏何福在军中有先行后奏的权力 。

自缢身亡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亲自北征,并命何福跟从一同出塞。起初,明成祖以何福有才能,宠任其超过其他诸位将领。何福以善于规避嫉嫌,有事不敢专断。当时尝请取西平侯沐英封地进行蓄马,以求繁殖牧养。明成祖则以此非对待功勋国戚的方法,以回绝何福请求。此外何福的各种请求,只要提出就一并批准。当时跟从出征时,屡次违背节度。诸位大臣有称其罪的,何福听后都有怨言。明成祖班师后,左都御史陈瑛再次弹劾何福。何福大惧,随后自缢而亡,爵位被除。 而赵王妃亦因此被废。

标签: 靖难之役朱棣明成祖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将领吴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之役,明朝

    吴杰,黔国公吴复子,合肥人,嗣安陆侯。屡出山、陕、河南、北平,练兵从征。二十八年,有罪,从征龙州,建功自赎。建文中,帅师援真定,战白沟河,失律,谪南宁卫指挥使。永乐元年,子璟乞嗣。正统间,再三乞,皆不许。弘治六年,璟孙铎援诏乞嗣,亦不许。十八年录复子孙世职千户。

  • 朱棣为什么要杀暴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之役,朱棣

    暴昭,山西潞州(今山西长治)人,(一说山西平阳府浮山县)明朝初期官员,官至刑部尚书。国子生出身。洪武年间,担任大理寺司务。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任刑部右侍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升任刑部尚书。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城破,因不肯屈服于朱棣被处以磔刑。早年经历洪武年间,暴昭以国子生的

  • 靖难之役时盛庸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靖难之役

    盛庸,籍贯不详,是靖难之役的中央军主要将领之一。建文年间,盛庸率军与燕王朱棣作战四年,前期多次将朱棣击败,并斩杀朱棣帐下好几个将领,后逐渐不敌。朱棣攻入京师后,盛庸举众投降,朱棣继续任用盛庸。盛庸辞官后,多次遭到弹劾,被指有异心,盛庸无奈,于永乐元年(1403年)选择自杀。早年经历洪武年间,盛庸官至

  • 明初名将郭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之役,明朝

    郭英,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明初名将。郭英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

  • 刘备为什么不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古代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要打出一个名号。就如三国时期的袁绍,为了招兵买马,打的可是祖上世代为大汉效力,“四世三公”的招牌,这样一来就容易有人来追随。曹操呢则是挟天子,以匡扶汉室剿杀逆贼为口号。而出身贫寒的刘备却是打着“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旗帜,话说刘胜是刘邦的后裔,但知名度不高,很少有人知道他,

  • 康熙皇帝子女众多为什么还要收养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堪称子孙满堂。有一点让人看不懂的是,尽管康熙皇帝子女众多,多数活到了成年,根本就不存在担心继承人的问题,可他还

  • 徐达的儿子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徐达是大明的开国功勋,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也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功臣之一。而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或多或少的与老朱家有姻亲关系。徐达有四个儿子,除了三子徐添福早夭之外,另外三个儿子都活到了成年。然而,徐达的儿子却非常奇怪,在靖难之役中,有的支持建文帝,有的支持朱棣,这是怎么回事呢?徐达长女婚配

  • 关羽败逃的时候为什么很多士兵都没有跟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蜀国出类拔萃的猛将,更是大哥刘备非常看好的兄弟。环顾整个三国时代,关二爷无论在武力值、统兵能力,还是忠义方面,均可以算得上凤毛麟角了。单就《三国演义》而言,关云长真的非常优秀。历史上,关羽在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就于万马军中轻松秒了河北名将颜良。到了演义里,罗

  • 赵构为什么在壮年时主动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权力不仅是能力的代名词,更是地位的象征。不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现代生活中,各个阶层的人们为了争夺权力拼尽全力,只为抵达权力的顶峰。古代权力争夺更是将钩心斗角发挥到淋漓尽致,最终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必然经历了各种权力争斗的洗礼。古代多数君王在登上权力顶峰后选择休养生息,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同时也有少部分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过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龙虎争霸”。秦朝末年,民间传说项羽一人可以举手一座千斤重的鼎,项羽作战勇猛,就像是一只森林中的猛虎,项羽率领的军队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项羽也从此威震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天下诸侯莫不臣服。当时,人们都称项羽为江东猛虎。刘邦也是在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中迅速崛起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