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武攻破楚国后的下落之谜

孙武攻破楚国后的下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14 更新时间:2023/12/17 15:49:02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但是在楚国之后,就没有关于孙武的记载了,那么兵圣孙武攻破楚国后,为何下落不明,再无记载?孙武攻破楚国后去哪了?

孙武攻破楚国后的下落之谜

兵圣孙武,于吴国攻楚之战后,事迹全无、下落不明,极可能是因为和秦国派往援楚的军队作战,失利甚至惨败,而遭到了吴王惩处,罢黜、流放,再也不能带兵,甚至也不排除被秦军直接阵斩的可能。

攻克舒城之战,孙武率军杀了两个投靠楚国的吴国叛将盖余、烛佣,也是目前一切史料记载中,孙武独立指挥的唯一一战。“孙子为将,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盖余、烛佣。”

而三万吴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柏举之战,吴王阖闾才是一军主帅,伍子胥是军师谋主,吴王之弟夫概是大军先锋,并立下破敌首功,孙武作为部将跟从征讨而已。

吴国在攻破楚都后,毁楚国宗庙,掘楚王坟墓,对民众烧杀掳掠,老弱妇孺都不放过,激起楚国民众普遍反抗。吴军甚至将楚国王后、楚国大臣妻女都视为任意宰割和分配的俘虏。吴王阖闾带头,君臣们上行下效,对这些贵族女子加以污辱。此举严重背离了春秋时代各国通行数百年的礼法准则。

孙武同样不能免俗,他在《孙子兵法》中,便鼓吹为将者「廉洁可辱,爱民可烦」,率军攻略别国,要「侵掠如火」,在他看来,只要取得战争胜利,那么便当不择一切手段,去打击敌人士气,摧毁敌人战争潜力,而完全无需去对敌国民众也秋毫无犯,更一反此前兵家如《司马法》「以仁为本,以战止战,攻其国,爱其民」的主张。

孙武主张「兵者诡道也」,那么敌国自然也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诡上加诡,也将战争从春秋时代的列国贵族的礼仪化战争,拖向了残酷冷血的战国乱世。

对吴国君臣种种背弃礼法的暴行,别说是晋国、齐国、郑国、鲁国这些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原各国,感到匪夷所思。即使是被中原各国一向轻鄙的秦国君臣,也甚为不齿。

因此,楚国大臣申包胥哭秦庭七日,感动秦哀公,派出兵车五百乘发兵援楚。春秋时期,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随行步卒七十二人,因此秦国这次援楚的五百乘兵车,相当于37500人,在当时算得上一支兵力强大的大军了。

秦军和残存反抗的楚军会师,骄横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吴军,在稷之战第一次遭到迎头痛击,连吴王阖闾也被击伤。接着,秦楚联军马不停蹄,在沂之战又大败夫概所部。夫概畏兵败之罪,不敢回报阖闾,又觉得阖闾身负重伤,大势已去,便率所部东归吴国,压制留守本土的军队,自立为吴王。

阖闾闻讯,心急如火,急忙率部分吴军回国平叛,和夫概去打内战,伍子胥、孙武、伯禧奉命留守楚都郢城。当阖闾、夫概两支兵马相继回国,同室操戈之后,楚国境内所剩的吴军已经人数不多,他们放弃了此前鲸吞楚国的妄想,全面收缩阵地,只求守住繁华的郢城。然而秦军连战连捷,亦绝不容他们有喘息之机。在淮澨之战,伍子胥和孙武被秦楚联军大败,吴军尸横遍野,狼狈窜逃,连收拾己方战死者的尸骨也来不及。

随后,楚将子期和子西为节省时间,尽快追击吴军,便将战死吴、楚两国将士尸骨一并焚烧。

《吴越春秋》:子胥、孙武、白喜留,与楚师于淮澨,秦师又败吴师。楚子期将焚吴军,子西曰:“吾国父兄身战暴骨草野焉,不收,又焚之,其可乎?”子期曰:“亡国失众,存没所在,又何杀生以爱死?死如有之,必将乘烟,起而助我;如其无知,何惜草中之骨而亡吴国?”遂焚而战,吴师大败。

士气被激励的楚军一鼓作气追上了吴军,在随后进行的悲壮的“焚尸之战”中,取得一场大胜、完胜,彻底将侵略者尽数从自己的国土上驱逐、歼灭。

楚昭王在出逃一年后,回到满目疮痍的国都,悲喜交加。复国成功的楚国,先接受了兵败流亡的夫概的投诚,将他安置于堂溪,更竭力扶植吴国南方的越国,东西两面夹攻吴国。如范蠡、文种,原本都是楚人,都是受楚国指派而进入越国,去辅助越王勾践的。

此后伍子胥和伯禧继续作为吴国重臣活跃在历史舞台,孙武却下落不明,事迹再无记载。因此,历史上有些论者,甚至有伍子胥和孙武本是同一人的推测。但即使将这两人的生平事迹合而为一,作为主帅,连续不敌秦楚联军,打出两场大败仗,此前的破楚之战又只是吴王阖闾的部将和军师,如此战绩,也很难进入历史顶级名将之列了。

至于孙武到底是战后归隐了,还是在淮澨之战中阵亡了,史无明文,大可见仁见智。

标签:

更多文章

  • 拿破仑的军事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拿破仑·波拿巴,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传奇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场战役,对抗七次反法联盟,拿破仑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那么拿破仑有哪些军事成就?拿破仑的军事

  • 1812年5月18日:刺客约翰·贝林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贝林罕,刺客,约翰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在现代指杀手。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谋杀或暗杀。古今中外都有刺客的存在,也因为刺客的神秘、勇敢吸引着人们去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中国历史上《史记》就由《刺客列传》来歌颂他们的勇敢、义气。不过这样的刺客在现实中对人们威胁还是很大的,在英国历史上就有一位

  • 建造泰姬陵的沙贾汗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美无比,皮肤如玻璃一样透明,死于难产,是

  • 李清照为何从来不提自己的娘家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爱国代表作。李清照是两宋著名的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一生经历了两宋之间的变迁,从她的作品中,也反应了两宋时期国家的命运。她出生于1084年,她的父亲是北宋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前期家境优渥,嫁与赵

  • 建文帝朱允炆的两大叛徒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李景隆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是朱元璋屠戮功臣,武将几乎被斩尽杀绝,留给建文帝的班底都是“百无是处”的书生方孝孺、黄子澄这样的人。士大夫的气节和骨气让人可钦可佩,让他们跟朱棣这样的战争狂魔斗,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朱棣打到南京,南京是他老爹朱元璋,用心经营了二三十年,是当年朱元璋“高筑墙、广

  • 汉朝权力最大的公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这个社会是一个皇权的社会,虽然公主的地位很高,但是这个权力很小,这个在古代的时候,我们都是能够知道的,能够在政治上有着建树的公主,在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也就是汉唐能够有着一些拥有权力的公主了,唐朝我们都知道是太平公主,那么汉朝权力最大的公主会是谁呢?其实并不是嫁给了卫青的平阳公主,那

  • 《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菱州,诨名:二木头,居所:紫菱洲上的缀锦楼。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东部有一个庭院,西侧临水,东部靠山,院内西部建筑是紫菱洲,北房正厅,即缀锦楼。此处是《红楼梦》中贾迎春的住所,与藕香榭隔水而望。在海棠诗社中,迎春的号为“菱洲”、惜春的号“藕榭”,便由此而来。缀锦楼与缀锦阁

  • 汉武帝最宠爱的女儿卫兴公主为何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古代有很多刑法,譬如腰斩,有人会问什么是腰斩呢?这是我国古代非常残酷的一种刑罚,后来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因为太过残忍被废除,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被腰斩的时候,竟然换了三个刽子手,前两个人拒绝行刑,这是为何呢?因为被执行腰斩的人不是别人,竟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卫兴公主,据历史记载她是汉朝时期最美的公主

  • 赵云为什么一生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一代白衣神将,威震华夏大地。可以说,赵云符合男性对英雄所有的崇拜,至今他的形象也还为广大男性所模仿。不仅如此,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赵云在历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更是被塑造成举世无双的武将形象。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并不是这样,他“七进七出”的英猛事迹也是后人假借其他将领的战事虚构而成,连他“五虎上将”的

  • 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什么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弱,再也没有秦汉以来的地位。然而,胡惟庸的下场很凄惨,被朱元璋诛杀,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两人平常走得近,关系相当不错,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善长出任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