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文帝朱允炆的两大叛徒是谁

建文帝朱允炆的两大叛徒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14 更新时间:2023/12/25 0:41:59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是朱元璋屠戮功臣,武将几乎被斩尽杀绝,留给建文帝的班底都是“百无是处”的书生方孝孺黄子澄这样的人。士大夫的气节和骨气让人可钦可佩,让他们跟朱棣这样的战争狂魔斗,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

朱棣打到南京,南京是他老爹朱元璋,用心经营了二三十年,是当年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的产物,可谓城高墙厚池深,粮食丰足,精锐部队不比朱棣的靖难大军弱。

建文帝如果有一个超强的大将军,守城待变,等待勤王来援,待机与朱棣大决战,靖难之役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城墙在坚固也容易从内部攻破,打开南京城门就是建文帝的十九皇叔谷王朱穗和表哥曹国公李景隆

当朱橞、李景隆登上南京城墙看到朱棣大军旗号,立即打开金川门城门迎靖难大军入城,京师遂陷落。

这把大火是谁方的?可能是历史未解之谜。我们宁愿相信是建文帝放的。他没有投降乞命,也不相信他逃出皇宫,失去江山社稷四处漂泊苟延残喘。自焚殉国,只有帝辛和李存珂做到了。

朱棣无视老爹的接班安排和大哥朱标培养,推翻自己大侄子,自己做了大明皇帝。两大叛徒朱橞、李景隆得结局呢?

朱橞是朱元璋的十九子,建文帝的十九叔,在封国日益无道,夺人民田地,侵吞赋税,又杀无罪之人。长史廷纲谏之,朱橞反诬虞廷纲诽谤,斩之。后来朱橞密谋谋反,被蜀献王朱椿向明成祖告发,使其在永乐十五年二月初六和两个儿子一起被明成祖削为庶人,与家人一同囚禁于徽州新安卫公署内,谷国被撤除。

而李景隆呢?是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的姑表侄,建文帝的表哥,曾带大军与朱棣作战都失败了。朱棣刚刚称帝的时候,他被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增加岁禄,列于群臣之首。可见李景隆在建文帝手下,是朱棣的内线,也找到他带军征讨失败的原因。永乐二年(1404年),受到朱能等靖难功臣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两大叛徒卖主求荣,最后都被清算,爵位也没有延续下去,可悲可叹。

标签: 朱允炆李景隆

更多文章

  • 汉朝权力最大的公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这个社会是一个皇权的社会,虽然公主的地位很高,但是这个权力很小,这个在古代的时候,我们都是能够知道的,能够在政治上有着建树的公主,在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也就是汉唐能够有着一些拥有权力的公主了,唐朝我们都知道是太平公主,那么汉朝权力最大的公主会是谁呢?其实并不是嫁给了卫青的平阳公主,那

  • 《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菱州,诨名:二木头,居所:紫菱洲上的缀锦楼。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东部有一个庭院,西侧临水,东部靠山,院内西部建筑是紫菱洲,北房正厅,即缀锦楼。此处是《红楼梦》中贾迎春的住所,与藕香榭隔水而望。在海棠诗社中,迎春的号为“菱洲”、惜春的号“藕榭”,便由此而来。缀锦楼与缀锦阁

  • 汉武帝最宠爱的女儿卫兴公主为何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古代有很多刑法,譬如腰斩,有人会问什么是腰斩呢?这是我国古代非常残酷的一种刑罚,后来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因为太过残忍被废除,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被腰斩的时候,竟然换了三个刽子手,前两个人拒绝行刑,这是为何呢?因为被执行腰斩的人不是别人,竟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卫兴公主,据历史记载她是汉朝时期最美的公主

  • 赵云为什么一生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一代白衣神将,威震华夏大地。可以说,赵云符合男性对英雄所有的崇拜,至今他的形象也还为广大男性所模仿。不仅如此,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赵云在历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更是被塑造成举世无双的武将形象。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并不是这样,他“七进七出”的英猛事迹也是后人假借其他将领的战事虚构而成,连他“五虎上将”的

  • 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什么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弱,再也没有秦汉以来的地位。然而,胡惟庸的下场很凄惨,被朱元璋诛杀,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两人平常走得近,关系相当不错,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善长出任丞相,

  • 刘邦为什么三次将亲生子女推下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说起汉高祖刘邦,几乎无人不晓。那段神奇的创业之路,赋予了刘邦许多神秘的光环,两千多年来,他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刘邦的私德,他曾三次把亲生子女推下车,置于危险中。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身陷齐国,暂时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56万攻占了彭城。项羽闻讯后,率领3万轻骑回袭彭城

  • 孔子周游列国时处处碰壁为何弟子们还愿意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为了宣传自己

  • 朱元璋起义与李自成起义的结局为什么大为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或是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如朱元璋和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运动。但世人总会问到同是农民起义,究竟是为何两人结局会差这么多呢?一个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另一个则仓促逃亡,身首异处。朱元璋因为小时候家徒四壁,迫于生计,曾为地主放牛。25岁时,参加红巾军起义一同反抗元朝统治。起

  • 朱元璋为什么对太子朱标很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做了皇帝的人,难道就真的不会有慈父之心吗?其实也不是的,有的皇帝还是很疼儿子的,当然也有的皇帝更看重位子,所以对儿子也会有猜忌之心。就说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帝王,他们对待自家孩子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平民坐上帝位的,内心会有一种不安,因此一直防备身边跟随他很多年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靖难之役,朱允炆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有人说他逃亡并削发为僧藏匿起来了。那么,明明还有十万多军队和半数的地盘,建文帝为何不坚持在南方抗击呢?首先是朱允炆没有指挥才能。如果朱允炆有见识,那么他应该知道七国之乱和“诛晁错,清君侧”的历史典故。当初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