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的儿子们为什么不敢和朱标抢太子之位

朱元璋的儿子们为什么不敢和朱标抢太子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55 更新时间:2023/12/13 0:05:58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在太子朱标在世时,没有人敢跟朱标抢太子之位,这是为什么?

朱元璋是官逼民反、农民成功推翻古代王朝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的贫寒、元政府的腐败以及天灾,使得少年的他家破人亡,只能选择出家、流浪。正当他颠沛流离的时候,好友汤和找到了他,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很难说这时的朱元璋是否有着远大的抱负,但明显的是,他除了这一条路别无选择。加入红巾军后,朱元璋靠着果决坚毅,艰苦奋斗一步步成为了红巾军的主要统领之一。多年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元军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或许是他从未想到过的成就。

身为嫡长子,朱元璋对其悉心培养

为了保住自己的这番事业,朱元璋在成为皇帝后励精图治,耗费了一生的精力和时间,总算稳固住了明朝江山。最令朱元璋欣慰的是,他的太子朱标早早就显露出仁君之相,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但命运仿佛在与朱元璋处处为敌,先是朱标患病去世,其后朱棣又从朱允炆手中夺取了帝位,当然这都是后话。回看当时的情况,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朱标无疑是最符合太子标准的人。以至于没有人敢跟他争太子的位置,即使朱棣有野心,也只能努力表现自己,却没有反对过朱标。那么,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何如此稳固?

首先,从封建王朝的礼制传统来说,嫡长子朱标是正统的继承人。自周朝起,中原的封建王朝都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为立储的原则。

除非嫡长子夭折,或者品行极度恶劣,皇帝才会与大臣们商议另立他人。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他的母亲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所以说朱标既符合嫡长子,又符合母亲身份“正统”。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的手下任职,为红巾军的总兵官,朱标的出生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在朱标五岁时,朱元璋请名儒宋濂等人为朱标讲授儒学经典。十岁时,朱元璋称吴王,又立朱标为世子。

朱元璋除了对朱标的学习十分看重外,对他品行的要求也很严格,朱标十三岁时,朱元璋令他回乡祭祖,并派中书省的官员随行保护、监督。临行前,朱元璋对朱标提出了要求,要他“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并令他“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访求父老以知吾创业不易。”

《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对此记载得很详细!这一年冬天,朱元璋又带着朱标来到郊外祭天,并让侍从引领朱标到附近的农民家体验他们的生活。

他指着路边的荆楚教育朱标,“以前的人就是用它来惩罚罪犯,因为它伤人来警戒人们,却不能致命,你要学习古人的仁厚。”称帝后,朱元璋按照惯例将朱标立为太子,选派了许多名臣教育他,可见他对朱标的期望很高。

宅心仁厚,支持者众多

除了出身正统之外,朱标自身也是有着很多优点,并且有着许多支持者。前面说到,朱标很受朱元璋的重视,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之下,长大后的朱标温文尔雅、仁厚善良,颇具儒者风范,没有任何不良的嗜好。

可以说,朱标很可能是一个用“文明”德化之治来治理国家的人,这一点从他作为太子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洪武四年,朱标成婚生子,朱元璋见他有了家室,而且为人处世都成熟了不少,就将一些政务交给他处理。

于是,朱标从此“日临群臣,听断诸司事,以练习国政......”这段时间里,朱标与朱元璋接触的政务几乎一致,朱元璋也会听取朱标的想法和意见,帮助他快速成长。朱元璋北伐残元时,让朱标留守京城、代理监国,他便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想法用作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政绩。同时,尽管朱标知道兄弟对自己的地位有着威胁,但他还是对兄弟友善。

当时秦王、周王等人经常犯错,甚至有时候还会触犯法律,朱元璋十分愤怒,将他们叫来京城治罪。朱标听说后,经常在父亲与弟弟之间调和,保护他们安全返回领地。既有着政绩,而且宅心仁厚,并且身为嫡长子,朱标的身边簇拥着众多的支持者。当朱标与朱元璋的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时,他们充当了说客的角色,苦口婆心地劝朱元璋打消废黜太子的想法。

朱元璋为其扫除障碍

朱标善良,经常劝阻朱元璋处罚大臣,但在朱元璋心中,他依然还是最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同时,朱元璋又担心善良的朱标在即位后,会被开国的这些功臣们利用,威胁到统治地位。为了给儿子扫清障碍,更为了稳固后代江山,朱元璋决心铲除掉野心膨胀的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文臣,以及手握兵权的武将。首先,朱元璋利用淮西和浙东两派的矛盾,借助李善长和胡惟庸之手,铲除了刘伯温、杨宪

随后,她又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胡惟庸,一并铲除了李善长以及他们的势力,共计三万余人受到牵连。蓝玉当时作为朱标的支持者,朱元璋没有对他下手。朱元璋深知朱标不善军事,而蓝玉也是军事奇才,所以他才得以活命。同时,朱元璋还趁着自己精力尚足,多次组织北伐,意图为朱标留下一个安稳的边疆。为了稳妥起见,朱元璋又让朱棣镇守燕地,保卫明朝北方,可谓是为了儿子操碎了心。就在朱元璋为朱标准备好了一切之后,后者却因病去世。

当时,朱标被朱元璋派去西安考察迁都一事,回来不久后就病重,在药石无用的情况下百年死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一度就像被抽去了灵魂一般。出于对朱标的思念,他爱屋及乌地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打算将皇位传给朱允炆。朱允炆如同朱标,也是善良孝顺,朱元璋同样担心朱允炆不能守住江山。

于是,他又进行了三次北伐,最终在第十三次北伐返回途中去世。临终前,朱元璋仍担心朱允炆会受到朱棣等人的威胁,于是他下令严禁朱棣等人来京奔丧,并告诫朱允炆千万不要削蕃,以免激怒朱棣。

值得一提的是,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又制造了蓝玉案,他再次大开杀戒,再次杀掉一万五千多人。通过上述的介绍来看,朱标成为太子不仅是符合祖宗法制,而且还是众望所归,文臣武将都支持他。

朱元璋虽然有着很多儿子,但朱标仍能稳坐太子之位长达二十五年,嫡长子的身份虽然有一定的因素,但他的仁厚、他的政绩才是让朱元璋器重、喜爱,文武百官看好的主要缘由。哪怕是军功显赫的朱棣,都没有朱标的威望,更无法在朱标生前撼动他的地位。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明成祖妃嫔康穆懿恭惠妃吴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妃,朱棣,明成祖

    明成祖妃嫔康穆懿恭惠妃吴氏,名失考,生年不详,蒙古族鞑靼人,明代恭顺伯吴允诚之女。吴允诚本为鞑靼部族,原名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家族为河西大族,居住在亦集乃,出仕元朝,洪武年间来归,被明朝安置在塔滩,永乐三年七月率部归附明朝后,明成祖朱棣赐名吴允诚,后诏其第三女吴氏入宫。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驾崩

  • 朱棣为什么盛宠权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

    在朱棣宠爱的妃子中,有一位来自朝鲜的权氏深得他的宠爱。按照《明史》的说法,权妃“姿质穠粹”,可见,不论是姿色还是仪态,她都极为纯美。此外,权妃善吹玉箫,朱棣极为喜爱,连北征都要带着她随行。关于权妃为何如此得宠的原因,不少人认为这和朱棣的生母有关。其实,朱棣的生母是谁,一直都有争论。甚至,有人认为,朱

  • 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被叫做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女皇帝不多,但放眼世界历史,还是有许多威名显赫的女皇。例如在欧洲大陆,曾经有一位女皇帝,她不仅风流成性,拥有众多情夫,而且冷血无情,十分狂傲,曾叫嚣道:“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她是谁呢?她又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此人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

  • 为什么朱棣统治时期没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名将

    明朝时期,也曾出现过一群百战之师,如擅长谋略的徐达、擅攻者常遇春、擅长奔袭的李文忠等等,但很奇怪,这些名将都是在朱元璋麾下,洪武朝之时,反观他的儿子朱棣的永乐朝时期,却连一个像样的将军都没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朱棣时期名将稀少的原因,其实与他的父亲朱元璋也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朱元璋幼时特别贫穷,

  • 朱棣为什么要杀刘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成祖,朱棣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伯温就是明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但他最终的结局却与他曾经创下的巨大功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伯温最后被朱元璋毒死,而他的儿

  • 朱棣临死前为什么喊夏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成祖,朱棣

    1424年秋天,北方已颇有肃杀之气了。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北征回师,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时一病不起。当时,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半生征战,一世劳苦,让这位老人耗尽精力,油尽灯枯,步入人生的最后时光。朱棣躺在病榻上,环顾左右,突然说了5个字:“夏原吉爱我。”夏原吉是谁?为何令朱棣临死之际还念

  •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II)原名索菲亚·腓特烈·奥古斯特,出生于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公国。15岁时她被选中做俄国未来的皇后。1762年她通过宫廷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成为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在初入俄国宫廷时发现俄国教育落后,彼得一世之后各任沙皇都只知享乐、不爱读书;

  • 朱棣靖难期间为什么被济南城上的一张画像吓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难之役,济南

    明朝的朱棣就曾经为了登上皇位而不择手段。没有成为皇帝,而成了燕王的朱棣内心一直都很不服气自己父亲朱元璋的安排,所以他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背叛当时朝廷的想法,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后来朱棣听闻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听取了齐秦、黄子登的建议,想要进行一系列的削藩行动,而作为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更是

  • 叶卡捷琳娜二世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结婚五年之后,二人尚未生育,这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恼火。女皇把皇储的宫廷女侍卫长召来,说叶卡捷琳娜喜欢骑马,导致不孕,这是侍卫长的过错。女侍卫长明知骑马和不怀孕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大公夫人喜欢骑马也无人能够禁止,而且皇储和大公夫人各有情人也是众所周知,于是只好委婉辩解说,怀孕生孩子都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夺位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761年12月25日,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史称彼得三世。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父亲是奥尔洛夫。孩子降生后几个月后,彼得方才闻讯,马上大发雷霆,下令将叶卡捷琳娜逮捕。但彼得的副官犹豫不决,最后众人一起劝说,彼得临时改变了逮捕叶卡捷琳娜的命令。此后在庆祝同普鲁士签订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