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清照三瘦词人的由来

李清照三瘦词人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3/12/30 0:52:37

自古以来,优秀的人墨客都会赢得后世的雅称别号。比如,以写梅花出名的林逋,被称作“梅妻鹤子”。以写“影”闻名的张先,被称作“张三影”。当然,还有我们的千古第一才女,宋代话题女李清照,她被称为“三瘦词人”。

“三瘦词人”这个雅称是指李清照喜欢写词时用“瘦”字,来形容花容人貌,使词作生动而形象。可是,你知道李清照是因为哪三首词而获此雅号的吗?

一瘦:《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这首词写于其少女时期,词中既有人物,又不乏场景描写,更难得的是还有人物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如梦令》借词人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而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惜花伤春的感受,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这首词是李清照传世的不朽之作。词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谓是传神之笔,流传度甚广。2019年甚至还有以这句词为剧目的电视剧成为了现象级的爆款。

“绿肥红瘦”一语,以“绿”指代叶子,以“红”指代鲜花,写出两种颜色的对比,色彩鲜明。而“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的样子,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瘦”字则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零稀少,一肥一瘦写出了叶子和花朵在风雨之中不同的两种状态,对比鲜明。

李清照不愧是词作高手。本来普普通通,稀松平常的四个字,在她笔下,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我们更不妨由这四个字引发出想象:“红瘦”不正是暗示着春天的悄然消失吗?而“绿肥”不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所以说,这四个字,既有词人惜春之情,又暗含了对充满生机的夏天的向往。

二瘦:《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可谓美得令人心醉。这首词作于崇宁二年的重阳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远在他乡,李清照在重阳节,眼看着其他人一家团圆,而她自己只能独自一人守着闺房,不禁黯然神伤,于是写下这首《醉花阴》,寄给了丈夫,希望丈夫明白自己的心意。

说起重阳节的诗词,不得不提到唐朝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原本以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已经是描写重阳节诗作中的天花板了。珠玉在前,没想到数百年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另辟蹊径,以居人身份,怀念远游他乡的丈夫赵明诚,写下这首《醉花阴》,毫不逊色于王维。

通读全词,无一字提及词人念远怀人,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一种孤独寂寞、凄凉惆怅之感。读罢全词,从词境中走出一位因思念丈夫而憔悴瘦损的女子。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位因思念远行的丈夫,而长吁短叹面容憔悴的少妇,感受到她淡淡的哀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写得尤为精妙。秋天的菊花(黄花)的花瓣细长而纤弱,在那一片浅浅的黄昏中,在那一阵阵萧瑟的秋风中,菊花摇曳飘零,惹人怜爱。词人将此情此景观照到自身,想起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清瘦憔悴,比菊花更甚。

这就是李清照的高明之处。她不直接写情,写相思,而是借着写西风,写黄花,将人与花作对比,蕴藉含蓄、余韵隽永。

三瘦:《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笔者第一次读到李清照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还是学生时代,当时就觉得这首词写得很美。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醉花阴》一样都是李清照婚后写给丈夫赵明诚的。这首词没有一句直接表达的句子,而是委婉含蓄的表达,一唱三叹,充分体现了一个女性词人的细腻和深情。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首先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她自己呢?却是因为伤心离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一个“瘦”字,写尽了新婚不久,李清照受尽的别离之苦。

笔者喜欢李清照的词,也恰恰是从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开始的!同样写新婚离别,已经有了《醉花阴》这么隽永意境深刻的表达,李清照还能再次挑战自己,借用“武陵人远”、“烟锁秦楼”的典故,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又写出了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夫妻情深意真,跃然纸上!

这三首词无不体现出李清照超高水准的词作水平,用字精准,用词精练,意境悠远。大家喜欢李清照的哪一首词呢?

标签: 李清照

更多文章

  • 李清照的父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李格非(约1045年—约1105年),字文叔,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北宋文学家,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

  • 李清照的外祖父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李清照外祖到底是谁?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外祖有二种说法,一是御史中丞王拱辰,二是宰相王珪。史书上留下的二种说法自相矛盾,让后人难以辨别,直到上世纪在河南出土一块墓碑,才算解开了李清照的身世真相,由此还可

  • 李清照不写岳飞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段非常令人痛心的历史了,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比如爱国将领岳飞,爱国诗人李清照。李清照写过很多诗词,也展现了她的一生,而就在南迁的时候,她赞扬了项羽,但是与她同一时期的岳飞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她的作品中呢?她当时难道是不知道有岳飞这个人吗,他

  • 建安七子中喜欢驴叫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安七子

    引子——他:位列“建安七子,平生最爱听驴叫,容貌长得最丑,但其文学成就却是最高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安七子中的这个人物吧!《王粲传》中记载:“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皆惊”。丑到吓人该是有多丑,但也许是一身才华调亮了容貌的对比度,才让人们对这个又小又矮的男孩颇为失望。不仅如此,

  • 年羹尧犯的大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年羹尧(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之人,进士出身,官升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年羹尧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那么为何年羹尧位极人臣反而最后被雍正帝下令自裁而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 吴中四士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到吴中四士,或许很多朋友不是很熟悉,也可能最了解的也就是贺知章或张若虚了。吴中四士指的就是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这四位在吴中的诗人。在唐朝初年,盛唐时期,吴中指的就是如今的江浙一带,所以这四位就是当初盛唐时期江浙一带著名的诗人。其中贺知章和张若虚事著名的诗人。张旭则是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诗人

  • 雍正用年羹尧做大将军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

    雍正登基以后,开始对国家的朝政整改,雍正把帮助他登上皇位的钨思道选择不再重用,而且像高毋庸这样的家臣也是没有了音信,其实这一幕小编觉得很像一句话,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韵味,而且现在的老十三也是处于颓废状态!不管理朝廷的事情,一直都是憋在家里面,而且雍正也是多次去找老十三,希望可以老十三出来和自己

  •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日常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爱重长孙皇后,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毫不避讳。经常向长孙皇后询问朝中赏罚之事,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李世民却一定要和她讨论,再三询问,长孙皇后无奈之下决定不理踩丈夫,以沉默应对,对此李世民对妻子也毫无办法。《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长孙皇后性仁孝

  • 长孙皇后为什么复谥文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复谥,长孙皇后

    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第一位一字本谥加一字从夫谥的自光烈皇后阴丽华起(光武帝先去世,儿子汉明帝刘庄时期永平年上谥)。一直到唐高祖妻子窦氏,之前所有皇后只有单字本谥,在丈夫死后才可加系皇帝丈夫谥号中一字,所谓“从谥”。如唐高祖即位的时候,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谥

  • 唐太宗宠爱长孙皇后的儿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女皆为长孙皇后所出或收养。即便最是冰冷客观的史书里,也依然能感受到那一腔由对妻子切切之情演化而来的拳拳父爱。翻开史书,唐太宗对长孙皇后儿女的宠爱比比皆是。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对于长子太宗夫妇寄予了厚望。 在李承乾年幼时就给他找了侍读,又让陆德明,孔颖达教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