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观梦中题诗

秦观梦中题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3/12/10 9:42:44

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春天,秦观被贬到处州,被贬后,他的心情抑郁,在一次醉酒之后,他梦到了一幅十分幽美的画面,醒来后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一首颇有韵味的词作,即下面这首《好事近·梦中作》。

这首词在当时便颇有名气,苏轼曾经有题跋赞叹道:“……诵少游事甚详,为予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黄庭坚也写道:“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从词的题目“梦中作”中,我们能够看到全词以梦境为主,先写漫游,后写空中夭矫变幻,最后醉卧古藤阴下,语言精警,意境幽妙,或许是因为现实中经历了太多苦难,才让秦观这位才子十分痛苦,只有借助于梦境,才能得到些许解脱,因此这首词才写得这样生动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美感。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上片写动人的春色,从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到小溪、黄鹂,都是一派优美的春景。开头两句,极具概括力,“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一场春雨过后,小路上清尘浥尽,明媚轻快,而路边的春花正在盛开,带给人绚烂无比、生机勃勃的感觉,春花为山间增添了一片明媚的春光,走在这样的路上,犹如进入到仙境之中。作者开头只用了十一个字,便为我们写出了这样一幅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景象,着实让人感受到美丽。

接着三四句,紧接前面两句的意思,“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这是梦中曲径通幽的佳境,越是走得远,越是景象绮丽,千百只黄鹂,仿佛在小路尽头,等待着词人,从词人描写来看,这应该是一处静寂的佳境,而词人的到来,让这幽静的景象变得热闹了起来,上有黄鹂啼鸣,下有溪水潺潺,再加上雨后、鲜花,这意境其优美!

下片两句,词人从地面飞到了天上,由此可见,这的确是梦中景象,“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只见空中的云朵在词人面前变换着各种形状和动作,犹如龙蛇飞舞,景象十分壮观,清人陆云龙评价为“奇峭”,陈廷焯也说“笔势飞舞”,足见秦观此处,自由奔放的特点,这也是词人在梦中的解脱,因此才有这样纵横捭阖、夭矫飘逸的感觉。

末尾两句,由动到静,收得恰到好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在古藤浓阴的覆盖下,词人酣然入睡,不再过问世间的种种,这看似是一种超脱,实际上却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抗,不过态度是道家的消极避世,而不是儒家的积极入世。当然,句中仍有一种摆脱人间烟火气的感觉,静谧幽绝,美感无限。

另外,关于末尾这两句,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传说”:少游自己因这两句一语成谶,描写的景象遂成为他一生的归宿,据《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秦少游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春路雨添花……’后南迁,久之,北归,逗留于藤州,遂终于瘴江之上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其实,这只是后人附会而已。此词写于绍圣二年春天,距离秦观去世,尚有五年之久,所以说秦观死于藤州之谶语,实则是一种附会的无稽之谈。

秦观这首词,借助梦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浪漫、优美、奇丽的景象,带给我们极美的艺术享受,这在秦观的词作中,是很特别的一首,正如清代周济所评价的,秦观这首词“造语奇警,不似少游寻常手笔”!

标签:

更多文章

  • 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观

    秦观,字少游,宋朝文坛婉约派一代词宗,受到东坡词风的影响,最擅长抒写迁客骚人的孤独寂寞与才子佳人的儿女情长,以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流芳千古,至今为人传唱不息。秦观是苏轼的学生,而他闹得满城风雨的“绯闻女友”就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的名气虽不比哥哥大,但在民间传说中人气却异常的高

  • 李显流放房陵时有哪些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李显

    李显流放房陵与历史上的许多流放者不同,他头上还有一个 “王”的桂冠而不是失国之君或囚犯。同时,这个时期是大唐鼎盛时期,国安民阜,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之武则天并没有对李显 “制约甚急”,所以李显在房陵的物质生活是 “别宫”式的,这从 《房县志》中收录的贡生汪魁儒的词赋

  • 李显当皇帝后为什么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武则天

    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

  • 李显为什么被立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

  • 唐中宗李显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唐中宗李显逝世,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

  • 柳永自称白衣卿相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永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白衣卿相”一词出自其诗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在其另一首《西江月》中也有出现。据说宰相吕夷简六十大寿的时候,派人向柳永讨词作。柳永写了二首,一首为《千秋岁》(泰阶平了),一首是《西江月》:“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疋绡字难偿

  • 柳永墓址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由于官方正史《宋史》中没有柳永的传记,当时文人学士的诗文集里也没有关于柳永的记载,所以连柳永的生卒年限都没有定论。传闻各异,要下一个定论,就更难了。这也是词人的悲哀!但换一种想法:这也是词人的一种荣幸,让更多地方的人记住他、关心他!幸与不幸竟在一念之间!据明万历《镇江府志》卷三六附记,直到王安礼知润

  • 柳永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早年经历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柳永出生于其父柳宜任所费县。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东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

  • 清朝的铁帽子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铁帽子王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是一种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甚至无需降等!清朝历史上一共分封了12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因开而封”即在清国开国之初立下显著战功。四位“因固而封”指在清朝中后期因稳固大清江山而收到恩封。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前八位王,他们分别是:一,睿亲王多尔

  • 清朝会败在慈禧手里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慈禧这个女人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好名声,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却是清朝不可抹去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爱面子,慈禧宁愿花大价钱来办自己晚年的生日宴会,也不愿多花一分一厘在自己国家的海洋军舰上,这样的行为又怎么不导致军队打败仗,中国在国际上受其他国家打压呢。而且慈禧思想狭隘,见识不足,总认为外国人只是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