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明明很体恤下属,为何手下人才凋敝?

李广明明很体恤下属,为何手下人才凋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0 更新时间:2023/12/8 17:58: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西汉前中期经"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成功击溃匈奴。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绝世猛将,也在这段时间叱诧风云。不同于司马迁对李广赞不绝口,喜欢历史的朋友都觉得:李广此人生平并无任何大战胜绩。到老也没封王拜侯,这点他肯定是比不过"初出茅庐"的霍去病。其实笔者认为,李广和霍去病这二人,是两种不同将领。并且从这二人带兵风格也能看出,各自对兵法理解有很大不同。

霍去病,是古往今来少有的英才名将。弱冠之年,便和舅舅卫青击退如狼似虎的匈奴,且得到汉武帝刘彻宠爱与信任。漠北之战中,更是做到"封狼居胥"的壮举。反观老将李广,虽然也跟随卫青讨伐匈奴几次,可战绩不提也罢。李广历史上,总共有三次著名的"迷路事件",这三次失误差点让西汉满盘皆输。可从其个人武力上来看,李广常年卫戍边关,甚至不少匈奴听到"飞将军"的名号,都吓得退避三舍。

只能这么说,李广并不是全能型统帅,更多像是一位先锋、猛将。卫青和霍去病则是不出世的帅才,与西汉前辈韩信颇有相似之处。不过李广一生对西汉忠心耿耿,这点也是毋庸置疑。同时,李广和霍去病,这两位老少将领于带兵思想上也有很大不同。《史记》有云,霍去病不与将士同甘共苦。每逢大战将至,便向汉武帝刘彻索要物资,如战马、粮草辎重,一应俱全。此时霍去病于军营中吃小灶,霍家军中普通士兵,每日吃着粗茶淡饭。战役结束之后,霍去病也没给手下这些士兵好脸色。

总之从任何方面来看,霍去病更像是不通人情。(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反观李广"爱兵如子",卫戍边关期间,曾经多次单人匹马前往戈壁腹地,营救落单士兵。李广每逢得了赏赐,便会将这些金银财宝,悉数分给手下士兵。如果从人情味来看,霍去病和李广,一个像是"霸道总裁"不苟言笑,另一位则如大哥长辈一样,凡是给予我们帮助。可即使是这样,李广从军三十载,手下人才凋敝。

反观霍去病所属卫队那可是人满为患,甚至霍去病还多次拉拢匈奴士兵为其效力。元狩二年之后霍去病崭露头角,其手下不小不少得力干将,也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如校尉高不识,司马赵破奴,都是刘彻身边的红人。李广身边,大多还是一些跟随几十年的老将,除此之外李广麾下也并无其他人才。从这几点来看,李广他属于守将,且做事一板一眼,这样并不适合统领千军万马。因为李广行事作风太过心慈手软,讨伐匈奴时比较鲁莽。

霍去病奉行"慈不掌兵",绝不生套硬搬兵书中的谋略。因此霍去病能获得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很难想象,霍去病不过20多岁便能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霍去病也并非对手下不近人情,只是霍去病遵循赏罚分明。"是人才总会发光,不是人才对你再好也没用"。面对匈奴作战时,西汉本就处于劣势,此时霍去病肯定要用强硬的手腕治军。

不然的话每逢大战之际,他哪有那么多精力顾得了手下的安危?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分析,霍去病此举绝无错。李广就是像位长辈一样,对待军中的普通士兵,送上无微不至的关爱。可这样的关爱,有时也是一种溺爱。以至于李广一辈子,虽名垂千古,但也未得到太多好处。

标签: 李广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龙城飞将”是谁?是“飞将军”李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广,汉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广的故事。在古代,“龙城飞将”是将军勇猛和智慧的代名词, 但关于“龙城飞将”到底是谁,却起了争执;很多人都认为“龙城飞将”应该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因为李广的绰号就是“飞将军”,而且这个绰号还是匈奴人起的。但“龙城飞将”真的就

  • 李广的失败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广的故事。匈奴问题由来已久,秦朝实力最强时也只能修长城防守,汉朝不举全国之力根本无法应对。在卫霍之前,汉军与匈奴交战几无胜绩,只能被动防守,更不要说主动出击。衡量一个军队统帅不能单纯靠斩首数量,而是

  • 辛弃疾读《李广传》写下的一首词,读后引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弃疾,宋朝

    "飞将军"李广的事迹我想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都知道李广家族世代练习弓箭,所以他也因为超高的箭术屡立战功,在英勇无敌的李广将军的带领下平定了七国之乱、解救了被叛军围困的梁王。也正是这次营救梁王的战斗使么李广将军站错了队,致使他这下一辈子也没有被封侯,李广难封侯也成为了"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标志。

  • 李广的战绩拿不出手吗?为什么他难以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西汉

    说到李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西汉名将李广,出生于将门世家,长得身材高大,手臂修长,受家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一生中,经历大小战斗七十余次,无不身先士卒,勇猛异常,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唐人王昌龄有诗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

  • 袁绍四大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谁更有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三国

    自从接触三国以来,只有是谈到袁绍手下的谋臣大家都会说田丰,沮授有远见有才能,而逢纪,审配则是误国误君的奸臣。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想把你放在袁绍的角度你也是会重用他们的。先说说田丰吧,这个人一直是被人认为是河北最有见识,最有才能的人,可是这是凭哪点呢?真实的人不像游戏可以用4维来评价能力的高低,而

  • 袁绍当初如果听取了田丰的建议没有开战 袁绍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田丰,袁绍

    对田丰的建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总让人热血沸腾,名将良臣汇聚,谋士智谋百出,战火纷纷。而三国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评价其得失。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第一场两大军阀之间的生死对决,经过多番激烈鏖战最终曹操以火烧乌巢,

  • 袁绍部下的谋臣,揭秘历史上真正的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田丰,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田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田丰,字元浩,出生在古时钜鹿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巨鹿一带,在袁绍手下做事,为人刚正不阿,性格十分的直,就连曹操的部下荀彧也曾说过他性格他过于刚硬,后来,因为他多次极力劝阻袁绍攻打曹操而被囚禁起来,在官渡之战后,被杀害。

  • 桑弘羊的平准法究竟是什么样的 为何会在刘晏手里得到发展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桑弘羊,刘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桑弘羊的平准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桑弘羊的平准法,在刘晏手里是有了很大的发展的。血可叫常平也好,平准也好,这种官营商业活动并非以单纯营利为首要的、唯一的目的,而有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的任务在肩没有忘记前代常平制度建立的初意。刘晏理财,大量的经济收入是来自食盐

  • 桑弘羊:西汉著名的理财专家,如何评价他的经济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桑弘羊,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桑弘羊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桑弘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理财专家和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四十年之久。桑弘羊为汉武帝竭尽全力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

  • 西汉理财专家桑弘羊,最后却被牵扯导致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桑弘羊,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桑弘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桑弘羊,他绝对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历史人物了。但是此人的名声却并不是很大,以至于并没有太多的人认识他。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一心为汉朝的经济发展做打算,那么汉武帝的成就会黯淡很多。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