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真实可靠吗?揭秘历史上的三大骗局?

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真实可靠吗?揭秘历史上的三大骗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55 更新时间:2024/1/14 16:01:2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三大骗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该如何去辨别历史事件的真伪?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初步疑问。而如今我们眼见《史记》上所记载的关于公叔痤在临死之前与商鞅之间的对话;再看瞻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与爱妻虞姬之间的对话,我们经常会想,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本人与这段历史相隔多年,却又是如何做到“亲临现场”一般的呢?

而这就牵扯到史学家的个人品行问题,是如董狐一般秉笔直书,还是要为了苟安求存,曲意逢迎。历史作为过去发生的客观存在,它的再次展现总会掺杂着作者的个人情感。因此,最真实的历史已经不可能被还原了。但是追本溯源,通过考究史料、实物我们总能甄别一二,辨别什么是真的,什么是骗局。而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便有三个著名的骗局,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信以为真。

第一个:烽火戏诸侯

在《史记》中记载,周幽王因为要博美人褒姒一笑,便置军国大事于不顾,多次点燃报警的烽火,来博美人欢心,却不料犬戎发兵,最终也导致了西周灭亡。而美人褒姒与周幽王也在历史上留下了红颜祸水与亡国之君的名号。

但是事实上,根据最近出土的《清华简系年》中记载,在西周灭亡之前,便已经存在了两次的“二王并立”,一次是周幽王与周平王,另一次便是周携王与周平王,而西周的灭亡则是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由此西周灭亡。褒姒的红颜祸水自然也就是欲加之罪。

第二个: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作为秦始皇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件事情,在西汉汉武帝确立了“独尊儒术”之后,便广为流传。而焚书坑儒的恶行,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千古一帝,虽然此事起因乃是秦始皇为追究长生不老,但是在“焚书”之中,秦始皇焚的只是私藏的儒家等各家经典,而不是全部;而且对于农牧和医学类的书籍,则是全部保留的。至于“坑儒”,则就更属于大汉王朝对儒家宣传的需要了,比我们早的史学家司马光则认为是“屠术士”,而被杀的人数则为“四百六十七人”而已。

这与某些王朝因为“兔死狗烹”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第三:康乾盛世

在康熙年间至乾隆帝时期,一百多年间,清朝人口增长急速,原产南美洲的甘薯等农作物进入中国,耕地也达到了顶峰。似乎康乾盛世的威名实至名归,但在1793年,马噶尔尼访华时,乾隆帝自诩天朝上国的治下,在马噶尔尼的游记《马噶尔尼游记》中记载他的见闻却是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内陆经济崩溃,百姓赤贫的形象。即便是乾隆朝的人均粮食产量也比不过汉唐,而作为横向对比就在乾隆帝目空一切之时,华盛顿还在筹划着如何建设美国,西方也一步步的迈进近代社会。

标签: 清朝康乾盛世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将刘邦写的那么不堪 后世皇帝为什么一点意见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迁,刘邦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迁和刘邦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刘邦确实不是一个很光辉的形象。一是无赖。在吕太公的酒席上,为了骗吃骗喝,他就开始耍赖。后来让他押运囚徒,他看守不力,竟然把囚徒全部给放了。二是好色。不管是攻下秦朝的咸阳宫,还是攻下项羽的彭城,第一件事

  • 汉文帝的三个儿子为什么被杀 司马迁又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汉文帝

    对汉文帝杀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汉武帝的三个嫡子在汉武帝登基前后死亡的原因,就要从诸吕之乱说起。诸吕之乱,是西汉前期,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诛杀吕氏的政变行为。刘邦之死改变了汉初的政治格局,刘邦死后,十六岁的刘盈继承皇位,皇帝年幼,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吕

  • 司马迁为什么将刘邦和项羽写成这样 汉武帝为什么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项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项羽形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中的刘邦形象,肯定不是酒色之徒,项羽也不全是阳光。这就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他笔下的人物既饱含个人的情感色彩,同时又不失真实性,怎么解读,全凭读者个人把握。自古读《史记》者,虽不全然赞同司马迁的立场,但是无人不为其中的精

  • 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秦始皇里边的结构的 其实也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迁,秦始皇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迁和秦始皇皇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他能取得一手资料罢了。很多从《史记》文本中找答案,我就从时间线来说说吧。首先,秦始皇什么时候修的始皇陵?是从他年轻的时候,他刚即位成为秦王不久,也就是公元前246年。

  • 司马迁有什么家世背景?祖先司马错曾与张仪辩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迁,家世背景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直系八世祖先是战国中后期秦国著名的武

  • 司马迁《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迁,《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

  • 司马迁的《史记》是由谁命名的?《史记》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迁,《史记》

    《史记》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书过程名称来由《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

  • 司马迁是怎么知道赵高三人篡位之事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迁,汉朝

    司马迁是怎么知道赵高三人篡位之事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始皇去世,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秦始皇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秦朝的天下走势,便也因为这一场惊天的宫廷政变发生了改变,秦朝悲催的二世而亡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这件事是三人合谋的

  • 司马迁笔下的聂政是怎样的?历史上真实的聂政真的是这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聂政,战国

    聂政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前言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也经历了无数次朝代的变迁,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而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是不断流逝的,而人们的记忆又是有限的,因此便出现了一些记录历史的人,他们用自己

  • 霍去病正直壮年却突然暴毙 司马迁对此为何只字不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霍去病

    很多人都不了解霍去病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霍去病,这是一个神秘的名字。一个骁勇善战的天才武将,一代军神,却在最壮年的时候突然暴毙,是巧合?是天意?还是另有说法?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死亡都只用了一个“卒”字就交代了,而过程一字未提,也许冥冥中真相被某种原因掩盖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