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细柳驻军是什么意思?跟周亚夫有什么关系

细柳驻军是什么意思?跟周亚夫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1/10 18:41:0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细柳驻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周亚夫是汉朝的名将,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关于周亚夫,有一个“细柳驻军”的典故。

当初,为了防备匈奴侵犯,周亚夫被汉文帝任命为将军,率兵驻守细柳。

有一天,汉文帝亲自到细柳慰劳军队,先派了使者开道通知。守军却不让使者进营门,说:“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直到汉文帝派遣使者手持符节并下了诏书,周亚夫才命令打开营门。

不过,周亚夫又有命令了,不许汉文帝一行在军营里快马驰骋,自然让汉文帝心里不痛快。等到周亚夫和汉文帝见面之后,周亚夫坚持要用军中礼节和汉文帝见面,手拿兵器,不肯下跪,说自己是戴盔穿甲的军人,不适合行跪拜之礼。

汉文帝见状,脸色更改,也没兴趣慰问士兵了,回过周亚夫的礼就离开了。

后来,这件事被看作是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的美谈,被千古传颂。

不过前秦的名相王猛却认为周亚夫是在沽名钓誉。话说,有一次前秦皇帝苻坚从长安来到前线,王猛暗中拜见苻坚。

苻坚就说了:“过去周亚夫不迎接汉文帝,现在王猛你却丢下军队特地来拜见我,这是为什么呢?”

王猛说:“周亚夫不迎接汉文帝是沽名钓誉,想要表明他自己军纪严明,我其实很看不起他。”

王猛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说周亚夫是沽名钓誉。不过有古人认为,细柳军营和京城长安相距仅仅几十里地,完全不同于边疆要塞,会在瞬息之间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军情。因此,周亚夫没必要故意不迎接汉文帝,更没必要振振有词的说什么为了军纪考虑。

事有轻重缓急,军纪固然要严明,规矩也不能破坏。周亚夫这样的表现,只能说他是高傲自负、沽名钓誉。

标签: 周亚夫汉朝

更多文章

  • 徐晃是什么实力?被曹操称赞为周亚夫在世,位列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晃,三国

    每当一提起徐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之中,是名将辈出的时代,很多人都是求贤若渴,当年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曹操手下也是武将文臣辈出,但是能够得到主公称赞的人却不多,在曹魏,有一位武将,位列五子良将之一,而且还被主公曹操称之为周亚夫在世,还打败过关

  • 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还要饿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亚夫,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亚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景帝刘启,因“文景之治”的辉煌政绩,历来给人留下的都是一代明君的高大形象。殊不知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景帝在一副宽仁爱民的面孔之下,实则藏着的是一套腹黑的帝王心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当年汉高祖刘邦对付韩信、彭越的那一套卸

  • 汉景帝真的是因为一双筷子放弃了名将周亚夫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景帝,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景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代名将周亚夫最后羞愤自杀,很多人都把责任怪在周亚夫自己身上,认为这是周亚夫性格太直,又功高震主。总之,周亚夫被逼自杀,基本上是“咎由自取”的味道。果真是这样吗?咱们先来说说周亚夫怎么会绝食自杀。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他非

  • 晏子:历史上连司马迁甘心为之执鞭的旷世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晏子,历史,奇才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历经十年,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他因此被奉为“千古文章之主”。后世对于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但是,你倘若翻开《史记·管晏列传》,你会发现,就是这样一位旷古绝今的人物,竟然有对一个人物

  • 武王伐纣的历史误读:武王观兵是司马迁编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武王,商纣王,牧野之战,

    《尚书·周书·泰誓序》说:“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孔安园在传“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时说:“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这就是“观兵说”的来源。孔颖达的《正义》重复了

  • 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 为何会牵连司马迁被宫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广,司马迁,匈奴

    司马迁写的《史记》大家也都清楚的,这个可是研究先秦的重要资料,而且司马迁被施以宫刑大家应该也比较了解,这个可以说太没有人性了。但是可能有一个细节你不知道,那就是司马迁被施以宫刑是因为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的缘故。李广,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让大家对于李广这个将军印象很深,什么是李广难封呢?原来在公

  • 历史揭秘: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与《史记》的历史谜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迁,汉武帝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却在历史记载中消失。而司马迁历经十四年编撰而成的《史记》并非一本,而是既有正本,又有副本。那么,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史记》的正本与副本其命运又是怎样的?一、最后的人生轨迹我们先打开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回顾一下司马迁人生中最后几年的活动轨迹。公元前104年,任

  • 解密:秦穆公的英名因何毁于儿子和司马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穆公,司马迁,秦国,

    秦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少有的英明君主。但凡做君王的,英明睿智就容易刚愎自用,雄壮勇武难免残忍暴虐,秦穆公却是个少有的例外。他雄才大略却礼贤下士知错必改,雄壮勇武却宽仁大度常常以德报怨。有史为证:珍惜人才。百里傒是虞国的亡国之臣,被晋献公当做奴隶送给秦国。百里傒逃跑被楚国人拿获。秦穆公素闻百里傒有才能,

  • 他身高不足六尺辅佐昏君 司马迁对他顶礼膜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晏婴

    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敬佩,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能得到史圣司马迁的由衷敬佩,那就更难了。司马迁以其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人格魅力,和求真务实、严谨不苟的治学作风,被历代人们所敬佩。然而,在司马迁的心中也有一位令他感到敬佩和折服的人。他就是春秋末期身高不足六尺的齐国宰相——晏婴。晏婴(?-前500年)

  • 为把刘邦推上神坛 司马迁让刘太公戴上一顶绿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司马迁,刘太公

    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奇色彩。《宋史》和《明史》中就分别记载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出生时都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向世人宣称自己不是“一般人儿”,是当之无愧的“真命天子”。不过,这种为自己出生涂上一种传奇色彩,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