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皇五帝”除了皇帝、炎帝,还有谁?

“三皇五帝”除了皇帝、炎帝,还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01 更新时间:2023/12/20 10:09:20

大家肯定都知道古代的“黄帝”和“炎帝”,就不多说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古代的“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不仅仅是帝王,也是我们的祖先,他们都是因为为人民奉献而坐上了王位的人。身为炎黄子孙,对于自己的祖先还是应该了解一二的。

三皇和五帝具体是谁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帝王世纪》中的说法。三黄主要是以下三位

一 、伏羲

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二、神农

神农称之为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根据《路史》记载:“姜姓其后蚩尤。”说蚩尤其实是神农后裔,根据宋衷注云:“蚩尤,神农臣。”,可见蚩尤和神农也是有关系的。

三、黄帝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颛顼帝喾、舜、大禹。

标签: “三皇五帝”

更多文章

  • 此人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立下汗马功劳,却因反对称帝而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

    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那年荀彧二十九岁。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临危不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不久吕布败走,荀彧又劝说曹操

  • 清朝时期的“首崇满洲”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

    所谓的“首崇满洲”,就是指清朝时期坚持满人第一位的原则,不仅清王朝政权为满人所把控,朝廷内的各大要职也由满人所担任。“首崇满人”政策形成于满清入关以前,据记载最早倡导者为努尔哈赤,他曾推行过“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政策,皇太极即位后,也强调满人占最高统治地位的政策。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曾明确提出“首

  • 那么多大臣中雍正只宠爱他与人,竟说他是满清内外大臣中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鄂尔泰,雍正,清朝

    四十二岁的鄂尔泰写了一首感叹仕途不顺的话:“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此时他任职于康熙时期内务府员外郎,长期得不到提拔已经使他心灰意冷,对自己的仕途已经不再抱有任希望。然而雍正继位后,他的仕途在弯道之中快速晋升,一时之间政治前途柳暗花明,也让他最终成了雍正一朝最受崇信的满族大臣。鄂尔泰,举人出身,从

  • 朱元璋早就料到这个国家是心腹大患,没想到刚过几十年就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倭寇

    由于我国古代国力强盛、文化灿烂,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东亚地区都是以古中国为经济文化中心。周边众多小国,诸如朝鲜、越南等国家渴望得到我国的保护,学习先进的文化,纷纷进贡,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横扫六合,一统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后,朱元璋照例向周边小国下达文书,命他们前来朝

  • 慈禧太后竟然如此儿戏,连状元都是这样选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状元

    中国是没有贵族的,至少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没有了。从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阶层慢慢消失之后,中国历史的贵族就跟着消失了。这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度的出现。事实上正是科举制度消灭了贵族!科举制让每个平民百姓都有一个上升通道,不可能在出现四世三公的家族垄断情况。魏征丞相的儿子不可能再当丞相,张居正的儿子也没可能再当首

  •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居然是天主教徒,竟向罗马教廷求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后金,努尔哈赤

    朱慈炫(1648年-1662年),明昭宗朱由榔第三子、母孝刚王皇后。永历二年(1648年)出生,出生时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并取教名“当定”(今译“君士坦丁”)。这个教名与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相同,永历帝希望借由该皇子的受洗与即位,使大明能如同罗马帝国般,转天主教为国教,复兴帝国。永历五年(1651年

  • 明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朱元璋虽然灭了元朝,但是并没有驱逐蒙古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多民族,

    明朝确实是汉人做皇帝,但是明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跟我们现在是没有区别的,民族平等在明朝是有法律保障的。仔细的读明史就会发现,朱元璋驱逐的大元朝廷,并没有驱逐蒙古人,而蒙古人也一直没有全部离开中原。洪武年间有个比较出名的案件,就是开国功臣朱亮祖陷害致死县令道同,结果被朱元璋将其与长子用皮鞭活活抽死

  • 哪三人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皇帝,为人无可挑剔,据说抹黑都无处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

    谈及历史上的皇帝,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他们高居庙堂之上,掌控生死大权。从秦始皇第一次号称“皇帝”到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2000多年来共计出现过495个皇帝。自古以来,有贤明的君主,也有不少昏君,但今天要讲的却是历史上最完美的三个皇帝,他们或许知名度不及秦皇汉武,但人格魅力却是无可挑剔,一起来看

  • 刘邦出了一个狠招解决了人口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太狠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刘邦,人口问题,早婚,

    自古以来,人口便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尤其在古代,人口数量的多寡便代表了一个朝代的繁荣程度,在冷兵器时代,人口便是战斗力,人口便是话语权,谁的人多,便意味着谁的税赋来源便多,钱财也多。然而古代战乱频繁,在战乱时期,人口衰减严重,故此历朝历代刚建国的时候,如何尽快恢复人口,便成了最紧要的国家大事。西汉

  • 岳飞的面子到底有多强大,宋高宗紧张得连奏章都拿不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岳飞,宋高宗,

    英雄岳飞,连敌国的金兵私底下都喊一声岳爷爷,是来去百万军中不变色,真正的大英雄。然而,这样的大英雄也有紧张、害怕的时候。根据史料记载,岳飞在当面向皇帝奏请时,表情十分窘迫。这位在百万军中都从未变色的千古名将,在天威咫尺下明显表现出了紧张,语调凝滞,读得断断续续,恰好殿中吹来一阵微风,他竟连奏章都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