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即位后能善待废太子一家 雍正为什么要幽禁他俩

雍正即位后能善待废太子一家 雍正为什么要幽禁他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1/22 17:57:19

雍正和大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因为废太子有个好儿子弘皙当靠山,但是大哥胤禔没有。

雍正即位后,善待废太子一家,其实主要的是善待弘皙,因此爱屋及乌,整个废太子一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可对于废太子本身,雍正的对待方式和对待皇长子胤禔是一样的,也属于幽禁。

为什么会幽禁他俩?

因为这是康熙的遗命,康熙当年就做了决定,把谋害兄弟、丧心病狂的胤禔圈禁起来,而另一个,废太子胤礽也是这样,胤礽虽然是康熙最爱的儿子,但是康熙当了六十年皇帝,那个一开始聪慧、贤良、忠君爱父的太子早就熬得精神分裂,而且康熙越想越气,觉得胤礽从十几岁开始就不尊重父亲,于是废了两次胤礽,也是以圈禁终生的遗诏传给了雍正。

在同时期的朝鲜的《朝鲜李朝实录》中,对康熙的遗诏就有这么记载:

“废太子允礽、皇长子允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允礽的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

这是康熙的遗命,他早就下定决心圈禁这两个儿子,所以对于雍正来讲,他只能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办,不管他是偏大哥还是废太子,在处理方式上,雍正都必须按照康熙的意思来。可康熙也说了,终禁他俩终身,但也要丰其衣食,这就意味着,康熙提醒了雍正,别想着杀害兄弟。

所以再坏坏不过监禁,再好也不可能再出来朝堂,雍正从没赦免两位哥哥的说法和道理,其实所谓“赦免”,是因为雍正优待了废太子的儿子,弘皙的假象。

而胤礽和胤禔在雍正时代的待遇区别,根源就是在于弘皙。

胤礽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康熙和赫舍里氏的感情很深厚,自然也是最爱这个胤礽。所以胤礽后来当太子,毫无悬念,在康熙朝,前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存在什么“夺嫡”的问题,夺嫡是康熙后来自己搞出来的。而胤礽的孩子,也受到康熙的宠爱,出生就住在宫里,这个孩子就是弘皙。

总说乾隆皇帝是康最爱的孙子,但其实不是,弘皙自幼被康熙养在宫中,喜欢得不得了,弘皙都成年很久了,乾隆才刚出生。即便后来胤礽被废,被囚禁,弘皙也依然深受康熙喜爱,乾隆只和康熙住过一年的时间,但是弘皙却是将近三十年,所以康熙的遗命里,有一条特别点明了,雍正一定要厚待弘皙,要给弘皙封王。

雍正即位后,立马给侄子封了郡王。

雍正很守信用,该关两位哥哥就一直关,但是也给钱给饭,说不上虐待,该给侄子封王就封王,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好,弘皙数次都是直接称呼雍正为“皇父”,可见二人的关系多好,雍正对他多好。

康熙当年让人修建郑各家庄,为的就是让子子孙孙能够去住,他还想过,让弘皙带着胤礽去住。当雍正即位,雍正继承了康熙的遗志,给侄子弘皙安排了一大堆保镖、保姆,带着胤礽一家子都搬到了郑各家庄,如此让人一看,待遇反差之大,好似被囚禁的胤礽不是弘皙的父亲似的。

胤礽在雍正二年去世,但是他生前恢复到了当年那个睿智、心胸宽广的太子爷的状态,他没有太多抱怨,唯独要求弘皙好好和雍正相处,弘皙既在康熙朝受宠,到了雍正朝也是一样,但凡有活动,雍正肯定会把侄子找过来,而乾隆皇帝当时才十几岁,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或许乾隆登基后对堂兄弘皙的清算,就有那么一点“吃醋”的成分在其中。

因为弘皙的关系,加上胤礽临终前的确够老实了,雍正或许也感念这个哥哥以前还是人很好的,于是给他追封了理亲王。最重要的是,胤礽说到底都是康熙最钟爱的儿子,雍正虽然被指为继承人,可是对于康熙来讲,最适合当皇帝的,并不是他最喜欢的儿子,这就是帝皇的无奈,雍正自然也理解。

正如雍正喜欢福慧,但是早早就把乾隆立为储君,清朝到了康熙和雍正这一段,感情和政治已经分得很开了,而雍正对待废太子胤礽是政治,后来才是感情。

雍正六年,弘皙袭爵理亲王。

终雍正一朝,胤礽一脉都过得好得不行。

那么再说说雍正的老大哥,胤禔。

虽然是庶子,但是年龄大,能帮康熙分担事,这就是胤禔最大的优势。随着康熙对胤礽的不满的积累,胤禔看到了机会,但是胤禔也太狠了,他完全错误判断了康熙的内心,当着康熙的面提出帮康熙把胤礽弄死,这可把康熙气坏了,知道了胤禔居然是这么个心狠手辣的人。

胤禔当年夺嫡那可是大热门,随着胤礽被废,立贤不立嫡就成为了潜规则,除了老八广受大家好评,有着强硬的竞争力,胤禔是另一位皇位最强争夺者,而老四胤禛则是完全看不出来有可能成为皇帝的机会。

但是几位兄弟们都作死啊,胤禔搞邪术镇压、诅咒胤礽,这件事被老三举报给了康熙,对于康熙而言,这就真的不能忍了,因为太过狠毒了。胤礽后来的确疯疯癫癫,信佛的康熙直接就把这件事和胤禔联系了起来,于是胤禔的郡王被废,在康熙朝就被囚禁了起来。

毫不夸张地讲,如此狠辣,处死都不为过。

可康熙也知道,说到底几兄弟斗得你死我活,都得赖他,九子夺嫡的残酷不在于彼此能力的高低而令人淘汰,而是康熙因为命太长,不得不卷起这场兄弟内斗,来缓解他们对权力的渴望,从而稳定自己的统治,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转移矛盾。

所以胤禔被幽禁到死,这是他的命运,康熙决定的。

雍正也乖乖地照做,不过胤禔没有像弘皙一样的“小保护神”,雍正不可能无缘无故找一个胤禔的后代出来强行宠爱,犯不着,而且雍正和胤禔的感情没那么好。

胤禔当年可是对太子下死手的狠人,你说雍正作为他的兄弟,就根本不可能对这种兄弟狠辣的人有什么好感,或者说,但凡是个正常的兄弟,都不可能对这种手足相残的人有什么好感。

因此,胤禔一家子没有被善待,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话说回来了,胤禔之所以看起来“惨”,还是和他活得太久有关系。胤禔是在雍正十二年才去世的,这就只比雍正快了一年,对比起来,胤禔要比胤礽被多关了十年,胤禔一生被囚禁了整整二十六年,不管怎么说出这个事,都是觉得他老惨了。

可实际上,胤禔真的不惨,整个九子夺嫡里,就是他一个人杀心最重,这就和一群人玩游戏,小打小闹,但是就有一个小朋友带着真刀真枪来掺和,这就太过违反人伦了。应该说的是,雍正能够不另外找他麻烦,给他丰厚的衣食到死,这都是太讲道义了。

当年的夺嫡隐患,雍正只能用“囚禁”的办法来消除暗流,有的人觉得雍正太过“凶残”,这其实真的就误解他了,雍正也有好兄弟,那就是胤祥,雍正和胤禔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感情和政治分明,这或许也是康熙最后决定让雍正登基的根本原因吧。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姜维北伐差点成功 最后失败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北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姜维北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一共记述了姜维九次北伐,并称之为“九伐中原”,其实历史上姜维北伐的次数远远不止九次。虽然他频繁发动北伐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徒耗民力造成国内矛盾重重,还让自己陷入了危局当中。不过对曹魏来说,姜维发动的战争也并非一

  • 袁绍是四世三公,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绍,三国

    说起袁绍,都知道他家是“四世三公”,可很多人都不清楚到底是多大的官?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袁绍出生在汝南袁氏家中,可是袁绍是庶出,导致家中地位比较低,要说起袁家,可是他家祖上却十分了得,袁家祖上袁良开始就被推举,然后进入仕途,而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就是跟祖父袁良学习,受到熏陶,长

  • 乐进有何功绩,凭借什么挤进五子良将第二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乐进,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乐进。陈寿《三国志》: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以上是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传记合在一起,对他们五人的总评价,后被世人称之为“五子良将”。关于这五人的排名,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

  • 司马衷智力低下却被选为太子 司马炎就没有看出这儿子智力有问题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炎,司马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炎选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我们对做皇帝标准的认知上,能力是作为这个人是否能做皇帝,以及能否做好皇帝位首要的评判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智慧方面。如果皇帝没脑子的话,那是真的没救了。不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难免会有特殊,比如晋朝的时候,

  • 康熙和孝庄之间的关系如何 康熙对这个祖母好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孝庄

    还不知道:康熙和孝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由于自幼就得不到父爱母爱,康熙晚年曾经很感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所以康熙算得上是被孝庄看着长大的,因此康熙还是很敬重这位祖母的。康熙多次对人表态过自己对祖母的态度,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没有祖母的关心和爱护

  • 杨涟临终前为何会说出读书无用”的嘱托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涟,明朝

    说到杨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杨涟惨遭魏忠贤迫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儿子留下了“往后万莫再读书,当以我为戒”的遗言。都知道,杨涟乃是晚明最有学识的知识分子,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学富五车的人,给儿子留下了“读书无用”的嘱托呢?想要在明朝入仕,博取崇高的地位,读书是必经之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期间,曾规定太

  • 明朝最“短命”的皇后是谁?当了一个月就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废后,明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史上,曾出现过难以计数的皇后,她们看似出尊入贵、风光无限,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论,其地位、权势和所受恩宠无不是得自于皇帝,一旦得罪丈夫,很可能便会“打翻在地”,再无出头之日。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其中,作为明朝最“短命”皇后的吴废后,堪称典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 刘表起点最高,结果却沦为笑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表,汉朝

    起点最高的刘表,为啥在三国沦为了笑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名称八俊、威镇九州”,但却“虚名无实”,《三国演义》中的刘表几乎成了草包的代名词。在一度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手握先发优势的他却坐看曹操一步步做大,最终肆意欺辱自己“若豚犬耳”的儿子们。因此,

  • 慈禧年轻时有哪些经历?她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妃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慈禧

    这对十七个满洲姑娘来说也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她们都是有权戴红珊瑚顶珠的大臣的女儿。整个北京城的人都知道,咸丰要选妃子了。这十七个姑娘的父母情绪十分激动,因为如果他们的女儿被选中了,这对母亲来说将是极大的光荣,而对这个幸运姑娘的父亲来说,则意味着权力和威望。对姑娘本身,则可能意味着幸福。所以圣旨中点名的

  • 明肃皇后是谁?为何她的历史评价颇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刘娥

    当阳市前往玉泉寺的途中,从已公岭右拐上一条山道,有一个地方叫“碾子湾”。山岗上松林满布,山谷里粳稻盈畴,这个冲又叫“学田冲”。说起这个学田冲的来历,还与宋代明肃皇后、与玉泉寺的复兴、与宋代学田制度的创立大有关系。明肃皇后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常与汉之吕太后、唐之武则天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