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宪宗朱见深宠爱的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明宪宗朱见深宠爱的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1/19 11:29:02

明宪宗朱见深身边的万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奸妃”。她相貌平凡,体格壮硕,比朱见深大十多岁,却获得了朱见深的专宠,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祸乱宫闱。不仅如此,在后世史家的记载中,万贵妃还有一件更大的罪行:大肆戕害“龙种”,差点令朱见深绝嗣。她自己难以生育,也不让别的妃子生育,常常用药使别的妃子流产。

网络配图

她的魔爪同样伸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纪氏的头上,在得知纪氏怀孕后,她就派人去暗害纪氏和朱祐樘。幸好,宫女及太监们良知未泯,否认纪氏怀孕一事,并守住了朱祐樘还活着的秘密,他们守口如瓶,甚至连宪宗皇帝本人都不知道他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在以宦官张敏为代表的太监宫女们的保护下,明孝宗得以顺利成长,最终躲过一劫。后来,张敏在为朱见深梳头时透露了此事,朱祐樘随即被立为太子,而张敏却因此得罪了万贵妃,不得不自杀身亡。

但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明宪宗真的不知道这个儿子的存在吗?其实稍加思考就能察觉,仅凭一群太监宫女和一个废后,竟能在宫中藏住一个大活人长达数年之久,这事实在太匪夷所思,因此,明朝人对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尹文和在《直琐缀录》中写道:纪后怀孕之后,明宪宗把她安置在安乐堂,秘密派人照顾她和孩子(“纪后有娠,上令托病处安乐堂,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谨护。”)。也就是说,明宪宗朱见深打一开始就知道纪氏怀孕产子一事,只是不愿伤了万贵妃的心,才谎称她已流产,并亲自授意太监们好好照顾纪氏和朱祐樘。整件事都在朱见深的掌控之下,直到时机成熟,他才将朱祐樘立为太子,昭告天下。既然万贵妃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她又怎么可能再去谋害朱祐樘呢?

网络配图

《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也觉得有关记载颇多自相矛盾之处,“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他同样认为宪宗朱见深是知道真相的,只是“虑伤万妃之心”,才对此事秘而不宣。因此万贵妃并未谋害过朱祐樘,唯有真相大白后涉嫌毒害纪氏一事,还算比较有可能。但对于此事朱祐樘即位后并没有继续追查下去,那么,真相也就不得而知了。

就连在孝宗朱祐樘身世公布一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太监张敏,事实上他的结局也并非《明史》所说的被逼自杀。《玉堂丛语》中提到,张敏曾经在路上遇到怀恩,被怀恩痛骂了一顿,归家后便“愤恨而死”。按照这种说法,张敏是因为与另一位太监怀恩的矛盾而死,而非死于万贵妃之手。张敏是金门人,据《金门县志》记载,张敏向来很受宪宗皇帝信任,“成化二十一年,敏疾,帝遣太医诊视。讣闻,震悼。”可见朱见深自从张敏得病后就一直在关心他的病情。且张敏的病革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根本不像是自杀暴死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他死在成化二十一年,而非如《明史》所言,死在成化十一年。

无论以上哪一种说法成立,张敏之死都与万贵妃毫无关系,这也侧面证明《明史》的记载并不靠谱。

更有趣的是,《明史》的记载本身也存在两个重大的漏洞。

首先,当万贵妃指示张敏去毒杀朱祐樘时,张敏大惊失色的说:“皇上还没有孩子,怎么能杀害这个婴儿”,于是没有下手。但事实上此时应当是成化六年,朱见深的次子朱祐极还未夭折,张敏怎么可能说出“上未有子”这种话来?这是个很明显的问题。

网络配图

第二个漏洞,出在“孝宗皇帝吃了万贵妃下的药,因此生来头上就缺少一块头发”(“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这个说法里。因为按照《明史》自己的说法,万贵妃虽然多次派人向朱祐樘下毒,但那些宫女太监都没有从命,反而竭力保护朱祐樘,那么,朱祐樘又怎么会服下万贵妃下的毒药呢?

这样逻辑上破绽百出的故事,却被堂而皇之的载入正史,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万贵妃莫大的偏见使然。万贵妃虽然有诸多错处,干了不少坏事,却也并非十恶不赦之徒。只是由于传统史观对妃嫔的种种偏见,才令万贵妃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邪恶,不应该把一切罪责都推诿给她,直到如今,泼在她头上的污水,也该稍稍退散了吧。

标签:

更多文章

  • 晚清比慈禧还厉害的女人慈安政治韬略峥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慈安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足足地招摇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张龙旗,浩浩荡荡,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自恃有慈禧这个强硬的靠山,置满朝文武于不顾,特别是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朝野上下,

  • 雍正高薪养廉:推高官场贿赂价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

    雍正一朝吏治好转不仅仅因为高薪养廉。在推行养廉银政策的同时,雍正皇帝也在严厉整饬官场,一年查处的贪官就多达数百。而鼓励廉洁的养廉银,逐渐被官员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官员收入的增加,反而推高了官场贿赂的价码。网络配图雍正即位后,山西巡抚诺岷和布政使高成龄提出将山西每年征收的50万两“耗羡银”悉数上缴国库

  • 李渊为何总偏心?包容老大征兵却厌恶老二能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

    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些人的装备不够。于是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太子府里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 揭秘汉武帝的男宠宣扬皇太后隐私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

    咱是汉人,不否认咱的汉武大帝英明神武。但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是神,是人,他也有缺点,不要神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与尊重。他的男宠有多少不 好说,反正韩嫣是其中一个,明确记载在《佞幸列传》里,跑不掉的。韩嫣和他的关系特别好,甚至当太后要赐死韩嫣时,汉武大帝还开金口为他求情,韩嫣还是死 了,不是汉武帝

  • 奇葩皇帝用处女来炼丹看着皇后被烧死也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皇帝

    王朝300年的历史,除了开国的朱元璋和其子朱棣,剩下的皇帝们,都是各有各的奇葩。像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嘉靖皇帝,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葩皇帝。嘉靖皇帝的奇葩,在于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上。当然自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的皇帝们都想要长生不老的,但这嘉靖不单炼丹求仙,还收集人家十三四岁的处女。别的皇帝修仙练道的

  • 汉武帝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占领整个河西走廊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元狩二年是汉朝取得重大战果的一年,斩杀、俘获近十万匈奴部众,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但付出的代价极其高昂,仅这一年内为此就花费了一百多亿钱《史记》卷30《平准书》。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

  • 历史揭秘:一代君王秦献公竟然不姓秦而姓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献公

    秦献公,嬴姓赵氏,名师隰,又被称为秦元献王或者公子连。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下,秦国才能从秦厉共公开始的朝堂动荡中恢复过来,这为之后继位的秦孝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实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好不夸张地说他是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网络配图但是我们在

  • 外国来的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一度被处以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教士汤若望

    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

  • 乾隆曾为西瓜摊写对联 慈禧夏季最爱吃西瓜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慈禧

    远在明代,南海子(即南苑)中除繁育鸟兽、栽种林木外,还大量种植菜蔬瓜果。到了清代,其种植面积和品种有增无减。从康熙年间开始,苑囿中就辟有瓜园两处,其中西瓜的种植面积最大。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在南苑驻跸时,多次到瓜园里巡视。20多年前还尚存一处瓜园遗迹,位于当时的大兴县红星区太和庄乡屈庄。据传,清康熙

  • 汉武帝后宫揭秘:拥有四大国宝级美女伴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宫

    皇帝大多都是荒淫的,不过最好色的皇帝非汉武帝莫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汉武帝身边拥有四大国宝级的美女。这些美女不仅美貌无比,而且都在历史上有名气,很有典故。第一个美女就是陈阿娇。当年4岁的胶东王刘彘就对身前的小美女阿娇垂涎,当姑母问他阿娇怎么样的时候,小刘彘就很懂事的说:好,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