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主父偃和东方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主父偃和东方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54 更新时间:2024/3/11 6:20:19

历史上的每个皇帝,当他们坐上皇位之后,通常都会削弱自己周围那些大臣们的势力,以求自己能够在皇位上坐得安稳。推恩令就是当时西汉时期由汉武帝颁发出来的,推恩令的起草者却是主父偃。当时,就是由主父偃上谏给汉武帝的,汉武帝听了主父偃所说的推恩令的内容之后,就觉得这项法令对自己很有好处,能够防止在朝野之内那些有势力的大臣们叛变。

推恩令颁布之后,也确实使得汉武帝他的权势地位得到了巩固。对于主父偃所说的这个推恩令的内容,相信大家对其也都特别的感兴趣。里面的内容是主父偃对武帝说,以前在朝野之内的大臣们,他们的势力都不大,那么所拥有的城池财富也并不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的朝野大臣们的权利都很大。

在财富方面,每个大臣们也都是非常的富裕。如果我们不将他们的势力消弱一些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有些人出现野心发生叛变,不如将这些侯将相们他们的财产进行划分,不要让他们的子孙们都特别的有财富,不能只让这些大臣们的家中的嫡长子,才有权利能够继承家族当中的财富。

父亲死后可以把自己的财富分给其他儿子,也就是对家族中的其他兄弟晓以恩惠,这样不仅可以削弱他们的势力,同时那也会让这些大臣们觉得是一种恩赐。那么武帝一听就觉得非常的有道理,于是就向天下诸侯下令颁发了这一旨意。

主父偃和东方朔

提到大汉历史,特别是大汉鼎盛时期,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人们通常就都会想起两大谋臣,两大支柱,是他们带来了大汉朝的繁华,是他们的呕心沥血,让汉武帝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何许人?他们正是主父偃和东方朔。

初略一看,两人的相似之处实在太多,都是文臣,尤其善长计谋,不善武力,伺奉的都是同一人,武帝刘彻,他们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无以能比的贡献,汉武帝对他们的离去深感遗憾,百姓为失去他们深为悲伤。

但细细分析,两者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出现的时期,人物性格,人物做事风格,人物的结局都是各不相同。

首先,他们出现的时期不同,东方朔出现在汉武帝还未登基为帝的时间段,那时的刘彻还是一介毛头小伙,冲动缺心眼,满满的都是缺点。主父偃出现时,刘彻已经是汉武帝了,也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将窦太后扳倒,成功收回了属于皇帝的权利,汉朝万事待兴,正需要有能之才,汉武帝多么希望能再有一个东方朔陪在身边,帮他出谋划策,这时候主父偃便出现在刘彻的眼前了。

其次,他们的性格和做事风格也是大为不同的。东方朔更将偏向文人学士风一些,一身白衣,能掐会算,文学造诣也是十分高超的,出口便能吟诗作赋。主父偃则以谋臣形象深入人心。

最后,东方朔的结局是美好的,功成身退归于山林,而主父偃为了能够推动汉朝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两者对比下,东方朔更超高,主父偃更悲烈。

主父偃怎么死的

今天我们探讨的历史是汉武帝时期的故事,汉武帝时期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人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名字叫做主父偃。这个主父偃是山东人,在汉武帝发现他以后把他带到身边,汉武帝把他封为武帝顾问。这个人得到汉武帝的欣赏,但是欣赏归欣赏。很多人并不了解为什么主父偃会死得那么惨。主父偃怎么死的呢?

由于主父偃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在朝廷当官的时候,由于树立了非常多敌人,而在那个时候恰巧齐王刘次昌自杀了,这个时候汉武帝以为是主父偃逼刘次昌自杀的。这个时候由于主父偃在朝廷内外树立了非常多的劲敌。所以说根本没有人替他说好话,而且他的劲敌赵王也从中说他的坏话,而且赵王一直在撺掇着汉武帝把主父偃灭了三族,事情到此结束。

其实在这里需要说一个话外题,在主父偃当时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汉武帝其实想要原谅他,但是由于朝廷上众臣的舆论压力,而且小人一直在煽风点火,所以说这主父偃这样难得的人才因此而灭了三族之人。

现在由于很多人经常会看电视剧,所以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会感觉这主父偃这个人死得特别不值得。但是无论值得或者是不值得,历史始终是历史,我们只能来选择了解它,并不能改变它。所以说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对于主父偃这怎么死的是印象十分深刻的。

标签: 主父偃和东方朔

更多文章

  • 明宪宗朱见深宠爱的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明宪宗朱见深身边的万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奸妃”。她相貌平凡,体格壮硕,比朱见深大十多岁,却获得了朱见深的专宠,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祸乱宫闱。不仅如此,在后世史家的记载中,万贵妃还有一件更大的罪行:大肆戕害“龙种”,差点令朱见深绝嗣。她自己难以生育,也不让别的妃子生育,常常用药使别的妃子流产。网络配图

  • 晚清比慈禧还厉害的女人慈安政治韬略峥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慈安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足足地招摇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张龙旗,浩浩荡荡,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自恃有慈禧这个强硬的靠山,置满朝文武于不顾,特别是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朝野上下,

  • 雍正高薪养廉:推高官场贿赂价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

    雍正一朝吏治好转不仅仅因为高薪养廉。在推行养廉银政策的同时,雍正皇帝也在严厉整饬官场,一年查处的贪官就多达数百。而鼓励廉洁的养廉银,逐渐被官员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官员收入的增加,反而推高了官场贿赂的价码。网络配图雍正即位后,山西巡抚诺岷和布政使高成龄提出将山西每年征收的50万两“耗羡银”悉数上缴国库

  • 李渊为何总偏心?包容老大征兵却厌恶老二能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

    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些人的装备不够。于是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太子府里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 揭秘汉武帝的男宠宣扬皇太后隐私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

    咱是汉人,不否认咱的汉武大帝英明神武。但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是神,是人,他也有缺点,不要神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与尊重。他的男宠有多少不 好说,反正韩嫣是其中一个,明确记载在《佞幸列传》里,跑不掉的。韩嫣和他的关系特别好,甚至当太后要赐死韩嫣时,汉武大帝还开金口为他求情,韩嫣还是死 了,不是汉武帝

  • 奇葩皇帝用处女来炼丹看着皇后被烧死也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皇帝

    王朝300年的历史,除了开国的朱元璋和其子朱棣,剩下的皇帝们,都是各有各的奇葩。像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嘉靖皇帝,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葩皇帝。嘉靖皇帝的奇葩,在于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上。当然自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的皇帝们都想要长生不老的,但这嘉靖不单炼丹求仙,还收集人家十三四岁的处女。别的皇帝修仙练道的

  • 汉武帝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占领整个河西走廊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元狩二年是汉朝取得重大战果的一年,斩杀、俘获近十万匈奴部众,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但付出的代价极其高昂,仅这一年内为此就花费了一百多亿钱《史记》卷30《平准书》。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

  • 历史揭秘:一代君王秦献公竟然不姓秦而姓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献公

    秦献公,嬴姓赵氏,名师隰,又被称为秦元献王或者公子连。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下,秦国才能从秦厉共公开始的朝堂动荡中恢复过来,这为之后继位的秦孝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实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好不夸张地说他是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网络配图但是我们在

  • 外国来的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一度被处以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教士汤若望

    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

  • 乾隆曾为西瓜摊写对联 慈禧夏季最爱吃西瓜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慈禧

    远在明代,南海子(即南苑)中除繁育鸟兽、栽种林木外,还大量种植菜蔬瓜果。到了清代,其种植面积和品种有增无减。从康熙年间开始,苑囿中就辟有瓜园两处,其中西瓜的种植面积最大。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在南苑驻跸时,多次到瓜园里巡视。20多年前还尚存一处瓜园遗迹,位于当时的大兴县红星区太和庄乡屈庄。据传,清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