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清比慈禧还厉害的女人慈安政治韬略峥嵘

晚清比慈禧还厉害的女人慈安政治韬略峥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76 更新时间:2023/12/22 11:18:15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足足地招摇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张龙旗,浩浩荡荡,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自恃有慈禧这个强硬的靠山,置满朝文武于不顾,特别是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朝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然对抗理直气壮的大当家,更不敢对抗煌煌之祖训。小事不在乎,原则绝不让,这就是慈安。

网络配图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在人们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无,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她的垂帘更像慈禧的一个道具,至多也就是个令人同情和可怜的角色。其实,这是个致命的误读。她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当盛年就突兀离世,倘若不是慈安早丧,也许晚清中国的历史将会是另一副面孔。
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16岁入宫即被封为嫔,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宝座,这在整个清代都是十分罕见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慈安无论在姿色、气质,还是修养、人品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从此,慈安就开始了总理后宫、母仪天下的生涯。后宫集聚了众多上品女人,要管理这一群体谈何容易?无风要起三尺浪,平地都会生波澜。历史上被废黜的皇后数不胜数,善始善终者简直凤毛麟角,而慈安却能一直笑到最后。
咸丰帝倜傥不羁,风流多情,要他在哪个女人身上专注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手段过人的慈禧也是一样,唯独皇后慈安是个例外,一直到咸丰皇帝去世都荣宠不衰,其胸怀丘壑人有所不及是显而易见的。史上说她:“素性贞娴”。这个评价当中恐怕就蕴含着答案。身为后宫之首,有着巨大的权力,也有管理好皇家后院的责任。要让这些皇帝的女人“安居乐业”,即便是明争暗斗,也不能鸡飞狗跳;就算“刀光剑影”,也不能硝烟弥漫;更不能终日地震,永无宁日。这就要求皇后有超强的管理水平和卓有成效的处理与众妃嫔、与夫君皇帝复杂关系的能力。光有这些还不够,她还要成为整个后宫和天下女人的榜样。那个时候,讲究妇德,妇言,妇功,特别是对妇德,要求很高。一句话,就是要女人品德高尚,皇帝的女人更要优于普通女人,而皇后,则尤其要加个“更”字,才能心服她人表率天下。而慈安显然是优秀的,“贞”,为“正”、为“定”。意志坚定,固守正道,忠诚不二,劲节凌霜。“娴”为文雅、美好、宁静。没有半点野心,看不出一点妒嫉,只做自己该做的,不越雷池半步。这样的形象会有哪个不服?又有谁会不喜?因此,她一直受到广泛的尊敬,包括皇帝。

网络配图


为了躲避英法侵略军的锋芒,咸丰帝亡命于热河避暑山庄,忧虑烦闷,无法排遣,经常拿太监、宫女等身边人出气。慈安一方面理解和揪心丈夫的内心煎熬,以似水柔情不时地安慰宽解。另一方面对这些无辜的奴仆,想方设法地好言嘉慰。“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宫调停,旋蒙恩眷”。咸丰帝眼见大好河山惨遭涂炭,而又无力改变分毫,无奈之下就以自虐式的自娱得过且过。他亲笔写下“且乐道人”这样四个字让人悬挂在寝殿内。大臣和妃嫔们都知不可如此,但也只是急在心里,无一人敢去自讨没趣。唯独慈安闻知此事后力劝不可,并命人将字取下,皇后的劝谏使皇帝慢慢地冷静下来。
咸丰皇帝年纪不大,但心机深沉,连身边心腹大臣都难以窥知其一二。热河弥留之际,唯独将皇后慈安召到身边,授密旨一道,给她临机处置任何人特别是有可能“恃子不法”的慈禧的最高权力。并给予皇后“御赏”大印,另外,给予皇长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生母慈禧代为掌管)。八个顾命大臣所发任何政令都要请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有效。帝、后之间的信任和知心可见一斑。

网络配图


慈安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的信任,她所提问题,也都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据《国闻备乘》载:“显皇后进曰:‘圣驾脱有不讳,枢府中畴则可倚?’帝引后手,书‘文祥’二字示之。后又言:‘大阿哥幼冲,当典学,安可无付托者?’帝闭目沉吟良久,徐惊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时倭仁被放新疆,为叶尔羌帮办大臣。帝崩,即日发急递召之回京,命授读东宫。文祥领军机,密加倚任。穆宗即位,尊后为慈安,号曰东太后;尊生母为慈禧,号曰西太后。慈安贤明,慈禧警敏饶机智,两宫同心一德。文祥又引用李棠阶而结欢恭亲王奕?,故同治初年之政罔有缺失。慈安崩后数年始更变大臣,又二年始兴园工。”股肱之臣,太子之师,都是政局的基石。慈安一言,即抓住核心,切中要害,其政治头脑和政治韬略峥嵘毕现。

标签: 慈安

更多文章

  • 雍正高薪养廉:推高官场贿赂价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

    雍正一朝吏治好转不仅仅因为高薪养廉。在推行养廉银政策的同时,雍正皇帝也在严厉整饬官场,一年查处的贪官就多达数百。而鼓励廉洁的养廉银,逐渐被官员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官员收入的增加,反而推高了官场贿赂的价码。网络配图雍正即位后,山西巡抚诺岷和布政使高成龄提出将山西每年征收的50万两“耗羡银”悉数上缴国库

  • 李渊为何总偏心?包容老大征兵却厌恶老二能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

    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些人的装备不够。于是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太子府里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 揭秘汉武帝的男宠宣扬皇太后隐私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

    咱是汉人,不否认咱的汉武大帝英明神武。但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是神,是人,他也有缺点,不要神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与尊重。他的男宠有多少不 好说,反正韩嫣是其中一个,明确记载在《佞幸列传》里,跑不掉的。韩嫣和他的关系特别好,甚至当太后要赐死韩嫣时,汉武大帝还开金口为他求情,韩嫣还是死 了,不是汉武帝

  • 奇葩皇帝用处女来炼丹看着皇后被烧死也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皇帝

    王朝300年的历史,除了开国的朱元璋和其子朱棣,剩下的皇帝们,都是各有各的奇葩。像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嘉靖皇帝,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葩皇帝。嘉靖皇帝的奇葩,在于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上。当然自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的皇帝们都想要长生不老的,但这嘉靖不单炼丹求仙,还收集人家十三四岁的处女。别的皇帝修仙练道的

  • 汉武帝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占领整个河西走廊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元狩二年是汉朝取得重大战果的一年,斩杀、俘获近十万匈奴部众,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但付出的代价极其高昂,仅这一年内为此就花费了一百多亿钱《史记》卷30《平准书》。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

  • 历史揭秘:一代君王秦献公竟然不姓秦而姓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献公

    秦献公,嬴姓赵氏,名师隰,又被称为秦元献王或者公子连。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下,秦国才能从秦厉共公开始的朝堂动荡中恢复过来,这为之后继位的秦孝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实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好不夸张地说他是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网络配图但是我们在

  • 外国来的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一度被处以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教士汤若望

    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

  • 乾隆曾为西瓜摊写对联 慈禧夏季最爱吃西瓜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慈禧

    远在明代,南海子(即南苑)中除繁育鸟兽、栽种林木外,还大量种植菜蔬瓜果。到了清代,其种植面积和品种有增无减。从康熙年间开始,苑囿中就辟有瓜园两处,其中西瓜的种植面积最大。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在南苑驻跸时,多次到瓜园里巡视。20多年前还尚存一处瓜园遗迹,位于当时的大兴县红星区太和庄乡屈庄。据传,清康熙

  • 汉武帝后宫揭秘:拥有四大国宝级美女伴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宫

    皇帝大多都是荒淫的,不过最好色的皇帝非汉武帝莫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汉武帝身边拥有四大国宝级的美女。这些美女不仅美貌无比,而且都在历史上有名气,很有典故。第一个美女就是陈阿娇。当年4岁的胶东王刘彘就对身前的小美女阿娇垂涎,当姑母问他阿娇怎么样的时候,小刘彘就很懂事的说:好,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

  • 权臣董卓为什么对第一大谋士李儒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权臣董卓为什么对第一大谋士李儒言听计从

    李儒,又名李孝儒,字文优,三国年间汉少帝的郎中令,权臣董卓手下的第一大谋士,在董卓专权期间,奉命进宫毒害少帝。直至董卓去世以后,李傕攻入长安掌揽大权,他提拔李儒任侍中结果遭到刘协的反对。正史中对于李儒的下场没有交代,至198年曹操击败李傕以后,李儒便下落不明,但三国演义中,李儒被吕布斩于市曹。李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