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三国最好的外交家 诸葛亮的得力手下!

他是三国最好的外交家 诸葛亮的得力手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3/12/6 12:40:13

《三国演义》的精彩不单单体现在人物描写和武力计谋之间的比拼上,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比如第八十六回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可以引发我们关于国家统一的思考。之前刘备为了报关羽张飞被害之仇,挑起一场跟吴国的大战,不仅破坏了统一战线,还导致自己一败涂地。

网络配图

刘备去世后,长子刘禅当政,丞相诸葛亮为了稳定蜀国,必须要继续恢复原先的统一战线。与此同时,吴国的孙权这时候也面临着国家元气大伤的情况,和刘备这么一打,也想求稳定,也同意搞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北方的魏国。于是诸葛亮就派特别会说话,非常擅长搞外交的邓芝出使东吴。尽管孙权一度对他进行威胁,甚至拿油锅吓唬,但邓芝依旧不慌不忙,与东吴达成协议,重回统一战线。

网络配图

当时孙权问邓芝:“倘若吴蜀两国同心灭掉了魏国,得到的天下太平后,二主分治,岂不乐乎?。”邓芝闻言,义正词严地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意思就是说,统一是我们的核心观念,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不能不统一,因为大一统是我们共同的理念。他接着说道:“如果灭掉魏国,我还不知道谁能够当政。但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战争方息。”言外之意就是谁的德行好,谁能推行仁政德治,能够让老百姓喜欢,自然就是谁当天下皇帝。其实邓芝充分证明了蜀国有诸葛亮这样的贤臣,又有刘备留下的仁德遗产,大可以以仁德治天下。

网络配图

孙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如是耶!”于是厚赠邓芝还蜀,自此吴蜀通好。邓芝的水平在于把底线说给了孙权------国家肯定要统一,而所谓的统一,完全以仁政德治做标杆。就像当年打跑小日本后,国民党要划江而治,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我党肯定不会答应,打出长江解放全中国是人心所向,大家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标签: 邓芝

更多文章

  •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还是死的最憋屈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景公

    晋景公是我国春秋时代的著名君主,他本姓姬,名字叫做姬獳,他是晋文公的孙子,是晋成公的儿子。在公元前599年的时候继承了自己父亲晋成公的位置,成为了当时晋国的君主,晋景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晋景公在治理国家上有很强的能力,他曾经和当时强大的楚国争霸,但是最终因为不敌而失败。晋景公在位的时候晋国的国力

  • 为何赤壁一战后谋臣蒋干就踪影难寻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干

    三国蒋干,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人物,九江(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期的蒋干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蒋干成了非常有名的人。那么,三国蒋干的故事有哪些?赤壁之战之前蒋干曾做过曹操的说客,试图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带领的北方士兵并不擅长打水战,所以幸亏有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作

  • 主父偃和东方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主父偃和东方朔

    历史上的每个皇帝,当他们坐上皇位之后,通常都会削弱自己周围那些大臣们的势力,以求自己能够在皇位上坐得安稳。推恩令就是当时西汉时期由汉武帝颁发出来的,推恩令的起草者却是主父偃。当时,就是由主父偃上谏给汉武帝的,汉武帝听了主父偃所说的推恩令的内容之后,就觉得这项法令对自己很有好处,能够防止在朝野之内那些

  • 明宪宗朱见深宠爱的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明宪宗朱见深身边的万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奸妃”。她相貌平凡,体格壮硕,比朱见深大十多岁,却获得了朱见深的专宠,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祸乱宫闱。不仅如此,在后世史家的记载中,万贵妃还有一件更大的罪行:大肆戕害“龙种”,差点令朱见深绝嗣。她自己难以生育,也不让别的妃子生育,常常用药使别的妃子流产。网络配图

  • 晚清比慈禧还厉害的女人慈安政治韬略峥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慈安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足足地招摇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张龙旗,浩浩荡荡,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自恃有慈禧这个强硬的靠山,置满朝文武于不顾,特别是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朝野上下,

  • 雍正高薪养廉:推高官场贿赂价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

    雍正一朝吏治好转不仅仅因为高薪养廉。在推行养廉银政策的同时,雍正皇帝也在严厉整饬官场,一年查处的贪官就多达数百。而鼓励廉洁的养廉银,逐渐被官员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官员收入的增加,反而推高了官场贿赂的价码。网络配图雍正即位后,山西巡抚诺岷和布政使高成龄提出将山西每年征收的50万两“耗羡银”悉数上缴国库

  • 李渊为何总偏心?包容老大征兵却厌恶老二能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

    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些人的装备不够。于是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太子府里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 揭秘汉武帝的男宠宣扬皇太后隐私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

    咱是汉人,不否认咱的汉武大帝英明神武。但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是神,是人,他也有缺点,不要神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与尊重。他的男宠有多少不 好说,反正韩嫣是其中一个,明确记载在《佞幸列传》里,跑不掉的。韩嫣和他的关系特别好,甚至当太后要赐死韩嫣时,汉武大帝还开金口为他求情,韩嫣还是死 了,不是汉武帝

  • 奇葩皇帝用处女来炼丹看着皇后被烧死也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皇帝

    王朝300年的历史,除了开国的朱元璋和其子朱棣,剩下的皇帝们,都是各有各的奇葩。像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嘉靖皇帝,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葩皇帝。嘉靖皇帝的奇葩,在于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上。当然自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的皇帝们都想要长生不老的,但这嘉靖不单炼丹求仙,还收集人家十三四岁的处女。别的皇帝修仙练道的

  • 汉武帝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占领整个河西走廊斩杀俘获十万匈奴军 付出多少昂贵代价?元狩二年是汉朝取得重大战果的一年,斩杀、俘获近十万匈奴部众,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但付出的代价极其高昂,仅这一年内为此就花费了一百多亿钱《史记》卷30《平准书》。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