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顺利称帝 磨叽10年之久

孙权为顺利称帝 磨叽10年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14 更新时间:2024/1/19 17:11:16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了10年之久

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装了10年的“孙子”。

孙权向曹操阿谀奉承

陈寿的《三国志》中评价孙权是“有勾践之奇”。但他与勾践不同的是,勾践10多年卧薪尝胆,是因为已被吴王夫差打成“吊丝”,不装也是“孙子”。而孙权却是赚得钵满盆满、红光满面的时候,弯下了腰,屈膝向曹操称臣。

219年-221年,孙权在公安呆了两年多。

整座城市的上空,洋溢着大胜后愉悦的气氛,但很快,被从蜀方涌来的一层一层复仇乌云覆盖、压迫,让孙权呼吸困难。他一面深筑墙、广积粮,一面加大了对曹操阿谀奉承的力度。

孙权向曹操上书,劝他做皇帝,称自己愿意俯首帖耳,做个温顺的臣子。曹操当然清楚做皇帝会成为万箭穿心的靶子,特意把孙权的上书向大臣展示,说:孙权要把我往火上烤啊。

当然孙权也有实质性的内容,第一是派人进贡,送了大量财物珍宝;第二是边境开放,交易互通,这一点很危险,因为要防止强大敌人的和平演变;第三,把俘获曹操的军队客客气气地送还。

曹操见孙权这么谄媚,心花怒放,以朝廷的名义封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这是什么意思呢?

网络配图

当时东汉的武官最高级别为大将军、骠骑将军,如果把大将军比作现在元帅的话,那骠骑将军就基本类似于现在的大将。

“节”,天子授予的权力凭证,相当于尚方宝剑,掌握生杀大权。有三个级别,分别是使持节、持节、假节。使持节有权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有权杀平民;假节有权杀违犯军令的人。假节意思是临时持有,在这三个级别中是最低的,但已经是很高的荣誉。

荆州牧,就是荆州的行政军事一把手。以前刘备自封为荆州牧,这次曹操实际上宣称不承认刘备的地位。

曹丕继续称臣

220年,也就是关羽被杀的第二年,曹操死了。儿子曹丕继位,不久代汉称帝。孙权向曹操称臣,东吴老百姓勉强能接受,等到再向曹丕称臣,上上下下相见时都恨不得以袖掩面:丢不起人啊。

一句口头语:老子闯天下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这一年孙权39岁,曹丕34岁,虽然只大了5岁。但孙权做江东一把手已经20年,曹丕做太子才3年左右。但孙权依然拉得下老脸,继续投降,继续送礼。

曹丕给的荣誉更高:第一,由骠骑将军升为大将军;第二、假节变成持节。第三、除了荆州牧,加封督领交州(现广东广西一带)。此外,又封吴王,加九锡。汉魏一般只有同宗才能封王,曹丕已把孙权当作亲兄弟了。九锡指九种礼器,比如车马、衣服、弓矢等等,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表示是最高的礼遇

网络配图

孙权的笑容更灿烂了,把于禁也放回。于禁在关羽水淹七军时被俘,但关羽并没有杀他。后来于禁被孙权获得,孙权当作尊贵客人招待,他料到有一天会用到这个重要的筹码。

刘备复仇,被东吴大败

公元221年到229年,孙权把行政中心从公安迁到武昌(今湖北鄂州),因为刘备真正动手了。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不久,亲率6万人(一说只有四五万人)征讨东吴,孙权率领5万人抗敌,任陆逊为大都督。双方夷陵对峙,史称夷陵之战,陆逊坚守不出半年左右,222年6月-8月,绝地大反击,“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惨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走。刘备元气大伤,无颜回蜀,不久在白帝城忧愤而死。

这一战,如同一局“掼蛋”结束,新的一轮从2开始。大患蜀方已除,孙权对魏的热情瞬间降至零度以下,直接挥挥手,说声拜拜。

孙权变脸速度太快,超出了曹丕接受能力。曹丕愤怒之下,还想再试探,要求孙权的儿子做人质。孙权对天发誓,说:一定送过去。但孩子太小,您再耐心等等。

从此再无消息。曹丕知道被耍,气得分三路大军伐吴,孙权也派出三路军抵抗,双方有得有失,谁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曹丕咽不下这口气,过了两年,再次出手。他老爸对孙权都束手无策,曹丕纯粹是自取其辱。

网络配图

226年,屡受打击的曹丕死了,年仅40岁。儿子曹叡继位,史称魏明帝。

229年5月,孙权在武昌即皇帝位。这一年他48岁,已统治吴国30年。同时大赏功臣,陆逊等授大将军等。但孙权在武昌呆的时间并不长,只有4个月左右,就迁都建业。

标签: 曹操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中国人口从6000万降到2100万竟因这个最愚蠢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

    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不多,因为这样的名号要求皇帝不仅要有文韬武略,还要有真正的功绩,而汉武帝就是其中一个。在他统治的时期,整个社会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良好趋势。在他儿子、孙子统治时期,中国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口翻了一番!根据西汉末期大约在公元前6年的一次人口普查记

  • 揭秘:中国历史记载的四大著名叛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叛将

    导读: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小人因反复无常而遭人痛恨。如果,一个小人拥有了权力那就更加可怕了,他们所造成的灾难甚至会影响到历史的进程。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样危害甚大的四大叛将。一、英布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英布出身寒微,曾和郦山的

  • 贪官和珅的马屁艺术:清朝巨贪是怎样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贪官和珅的马屁艺术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等。他是清朝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过巨,被国人视为巨贪,后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一生读书甚多,清史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精通四书五经,他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虽然,后来信奉现实主义,不过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而且,四大名著之

  • 乾隆晚年时官场腐败乱象:不腐败就难以建功立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晚年时官场腐败乱象

    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默许官员在一定程度下贪污的,因为“低薪制”的设计使官员不可能不靠灰色收入来生活。事实上,传统财政制度中可钻的空子太多,贪污对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在大部分时候,贪污之所以能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在

  • 李世民亲自砸掉爱臣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唐太宗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他们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在历史上为人广为传诵。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他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配图魏征是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

  • 史上第一美男潘安真实的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潘安

    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是个超级大帅哥。潘岳是河南人,这确实让外省的一些人感到意外,让河南人感到兴奋。河南历史上曾盛产美女,《诗经·郑风》有诗:“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美女像彩云那样绵连不绝,美丽多姿。潘岳的出现,佐证了河南也不乏美男子。作为美男子的符号,潘岳颠覆了河南人厚重而略带土气的形

  • 清朝大臣直疏皇帝的“三习一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大臣

    清人孙家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乾隆帝弘历初登龙椅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当时身为左都御史的孙家淦以其年轻气盛,初持国柄,特上《三习一弊疏》,进行劝戒。此疏后来广为流传,孙家淦也政声愈隆,更令朝野各阶层人士敬重。网络配图孙家淦在疏中说,君主有“三习”,不可不慎戒之。何谓“三习”?一是君主

  • 三国里最厉害的人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三国中被忽视的最厉害的谋士——李儒。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网络配图一般说到三国著名的谋士,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的名字,其实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比如李儒。李儒,字文正。正史记载是汉少帝时的郎中令,在董卓专政

  • 南明臣子假殉国 骗好友自尽后竟抬尸降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观生,梁鍙,李成栋

    核心提示:旁边的苏观生认定这位好友已自杀殉国,提笔在墙上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然后上吊自杀殉节。梁鍙听得真切,马上冲进屋指挥仆人扛着苏观生尸体向清军投降,声言有献“伪大学士”之功,并深获李成栋嘉奖。网络配图隆武帝“御驾亲征”之前,留下自己的四弟朱聿粤在福州留守。公元1646年(隆武二年)8月福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发财靠的都是哪些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真的是太有钱了,真的是太爱财了。他敛财的手段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太高明了。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清朝的利益了。应该说,嘉庆杀他,不冤照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