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人口从6000万降到2100万竟因这个最愚蠢皇帝

中国人口从6000万降到2100万竟因这个最愚蠢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40 更新时间:2024/1/7 8:03:47

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不多,因为这样的名号要求皇帝不仅要有文韬武略,还要有真正的功绩,而汉武帝就是其中一个。在他统治的时期,整个社会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良好趋势。在他儿子、孙子统治时期,中国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口翻了一番!根据西汉末期大约在公元前6年的一次人口普查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当年的人口大约有5900万,再加上一些没有被记录在册的“黑户口”,那么人口能超过6000万。

网络配图

当时的社会医疗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所以人口的发展能够很好地表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毫无疑问西汉末年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可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的历史发展真的是按照这句话来进行的,在西汉200多年的和平之后,天下又一次陷入了乱世。

有英明能干的皇帝,自然就有懦弱无能的皇帝,差不多是从汉元帝开始,政治越来越腐朽、赋税越来越繁重,再加上天公不作美,频发自然灾害,所以农民对汉朝的怨气越来越深,开始爆发了多规模的农民起义。此时的汉皇室却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遏制事情的发展,可是就算他们想行动,也是有心无力,因为当时外戚干政的现象十分厉害,皇帝势弱,太后氏的娘家势力却很大,篡位的,就是太后的娘家侄子,王莽

令人诧异的是,篡位乱政的王莽在当时世人的心里却不算是乱臣贼子,因为登上皇位之前的王莽确实给了普通百姓好处,所以他的造反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甚至一些刘家的人都支持他。王莽此人极善收拢民心,在瘟疫横行之时,皇室对此不闻不问,王莽却大力组织人力对一些露天的死尸进行埋葬,对死亡人数超过六口的家庭他还会发放葬钱,鼓励人们埋葬死人,防止瘟疫进一步蔓延。有什么地方大面积出现了瘟疫,他还会设立一些类似于现在的救助站之类的地方,帮助老百姓治疗疾病,久而久之,百姓之中口口传颂他的善行,认为他是一个贤能的人。王莽就这么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为自己拉拢了民心。

网络配图

时机成熟之后,公元9年,王莽就登上了王位,国号为“新”,可是老百姓真正的苦日子就要到来了!

王莽想当一个统治者真的是想疯了,他继位之后进行大规模的“改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的权利,却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比如他规定所有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意思就是所有的农民都是给皇帝服务的,这就让农民丧失了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他还不允许商人拥有万钱以上的资产,一旦超过这个数目超过的财产就要被没收充公,这样让商人的经商活动丧失了意义,商贸活动也受到了巨大打击。不仅如此,王莽还发起了一系列战争。

可悲的是,王莽并不懂战争,甚至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他让来自北方的军队前往西南作战,可结果是大部分士兵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最后引发了瘟疫,多么可笑啊,士兵死于战争的不多,大部分死在了瘟疫上!如此惨痛的教训之后王莽还不收敛,继续征调民兵和军队前去作战,结果仍然是悲惨的。战争是他主动挑起的,军队是他自己调派的,这样的结果又能怪谁呢?

更悲催的是,疫病传到了都城,根据记载公元23年当时一场瘟疫死伤惨重,长安城内尸臭弥漫!原本他那些荒谬的政策就让国内人心惶惶,再加上肆虐的疫病,农民再一次造反了······其实谁不愿意过安稳的日子呢?这真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网络配图

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十余年,造成的祸乱却很严重,甚至推翻了西汉用200多年的历史造就的辉煌。

民怨沸腾之时,刘秀顺势而起,最后建立了东汉,在东汉建立20多年以后政府又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可是人口才2100万人,只占西汉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厉害的一次人口损失了。

造成这么大的人口损失,原因却不是战争,而是苛政和糊涂的统治者间接导致的瘟疫,这足以见得一个国家的领导决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历史记载的四大著名叛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叛将

    导读: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小人因反复无常而遭人痛恨。如果,一个小人拥有了权力那就更加可怕了,他们所造成的灾难甚至会影响到历史的进程。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样危害甚大的四大叛将。一、英布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英布出身寒微,曾和郦山的

  • 贪官和珅的马屁艺术:清朝巨贪是怎样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贪官和珅的马屁艺术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等。他是清朝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过巨,被国人视为巨贪,后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一生读书甚多,清史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精通四书五经,他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虽然,后来信奉现实主义,不过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而且,四大名著之

  • 乾隆晚年时官场腐败乱象:不腐败就难以建功立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晚年时官场腐败乱象

    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默许官员在一定程度下贪污的,因为“低薪制”的设计使官员不可能不靠灰色收入来生活。事实上,传统财政制度中可钻的空子太多,贪污对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在大部分时候,贪污之所以能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在

  • 李世民亲自砸掉爱臣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唐太宗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他们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在历史上为人广为传诵。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他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配图魏征是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

  • 史上第一美男潘安真实的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潘安

    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是个超级大帅哥。潘岳是河南人,这确实让外省的一些人感到意外,让河南人感到兴奋。河南历史上曾盛产美女,《诗经·郑风》有诗:“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美女像彩云那样绵连不绝,美丽多姿。潘岳的出现,佐证了河南也不乏美男子。作为美男子的符号,潘岳颠覆了河南人厚重而略带土气的形

  • 清朝大臣直疏皇帝的“三习一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大臣

    清人孙家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乾隆帝弘历初登龙椅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当时身为左都御史的孙家淦以其年轻气盛,初持国柄,特上《三习一弊疏》,进行劝戒。此疏后来广为流传,孙家淦也政声愈隆,更令朝野各阶层人士敬重。网络配图孙家淦在疏中说,君主有“三习”,不可不慎戒之。何谓“三习”?一是君主

  • 三国里最厉害的人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三国中被忽视的最厉害的谋士——李儒。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网络配图一般说到三国著名的谋士,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的名字,其实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比如李儒。李儒,字文正。正史记载是汉少帝时的郎中令,在董卓专政

  • 南明臣子假殉国 骗好友自尽后竟抬尸降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观生,梁鍙,李成栋

    核心提示:旁边的苏观生认定这位好友已自杀殉国,提笔在墙上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然后上吊自杀殉节。梁鍙听得真切,马上冲进屋指挥仆人扛着苏观生尸体向清军投降,声言有献“伪大学士”之功,并深获李成栋嘉奖。网络配图隆武帝“御驾亲征”之前,留下自己的四弟朱聿粤在福州留守。公元1646年(隆武二年)8月福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发财靠的都是哪些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真的是太有钱了,真的是太爱财了。他敛财的手段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太高明了。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清朝的利益了。应该说,嘉庆杀他,不冤照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

  •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为何二人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广,冯唐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李广资料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