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清朝大臣

清朝大臣

  • 曾左李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谁的官职最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0:47:47阅读:3861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合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当大清王朝摇摇欲坠之时,是他们挺身而出,凭借着惊人的才能与忠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有《治学

  • 揭秘:哪位大臣去世晋武帝哭到泪水在脸上结冰?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23:57:29阅读:4691

    公元278年,羊祜病逝。朝野闻之,无不大恸。据载,晋武帝披麻戴孝扶棺痛哭,泪水在脸上都结了冰。荆襄各地,一片哭声。东吴的戍边将士,也都暗中垂泪。羊祜生前,喜游岘山,襄阳各界便在山上为他建庙和立碑,按时祭祀。从众、跟风,似乎是多数人的习惯。以为这才是明智,即便犯了错,也不至于怎么样,法不责众嘛!可是西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向大臣下跪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1 21:24:28阅读:1561

    中国古代皇帝都是唯我独尊的,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谁敢不听皇帝的话,轻者贬官流放,重者人头落地,全家处斩。不过也有比较强势的,比如有些臣子居然敢携天子以令将诸侯,向曹操一样。宋朝有个大臣名叫贾似道,也是一个权臣,蛮横到皇帝为了用他,竟然当着朝臣的面向他下跪,请他留下来。难道贾似道有王佐之才,

  • 肃顺曾建议咸丰赐死慈禧太后 为啥什么都没干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9 19:10:18阅读:3410

    咸丰皇帝特别倚重满族新贵肃顺,而才华横溢,又很有手段的肃顺也确实帮助咸丰处理了很多难事。作为咸丰帝的手下,以肃顺为首的皇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宫一族,在咸丰活着的时候就矛盾重重。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平息,清廷内部又生变故。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咸丰帝的遗孀那拉氏联手恭亲王奕,暗中筹划并

  • 索额图的罪过明明比明珠大 康熙先收拾的为何是明珠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4:42:41阅读:44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索额图和明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事实上这两个奸臣并没有想过要推翻清朝,他们只是对权利的欲望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一直勾结自己的同党,试图壮大自己的朝堂势力。其实两个人的举动康熙心里和明镜似的,之所以没有整治两个人是因为希望他两个人互相制裁。在后来的时候随着康熙的

  • 刘墉作为清朝有名的大臣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8 18:25:12阅读:19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墉为何终其一生进不了军机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墉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与其父刘统勋被誉为“父子宰相”。他在民间的人气更高,素有“宰相刘罗锅”的称谓。然而正史上的刘墉,却与人们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放眼乾隆一朝,刘墉始终处于第二梯队,与

  • 清朝帝师后人把180多件国宝无偿捐美国,为祖国捐赠时却漫天要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0:49:11阅读:4153

    在清朝晚期,因为国家政府的贫弱,整个中国都陷入了外国帝国主义的支配,在这个时间段中出现了很多文物被抢夺的事情,而当时一些有能力的家族不忍心这些文物被蹂躏,于是便将其收集起来,为中华文明保留一丝光明。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大大的缓解,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很多爱国的商人花费巨资将曾经被抢夺的

  • 早起不吃饭,人人口含参片,清朝大臣们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的举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2:59:53阅读:3093

    现在的人们都习惯了繁华的夜生活,无论是朝九晚六的白领亦或是辛苦的小时工。在工作一天之后,用各种娱乐方式释放疲惫,追寻快乐。而晚睡则意味着晚起,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睡晚起,经常会错过早餐。那现在是这样,古代呢?古代没有太多的夜生活,也只能早睡早起,想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定是十分健康的。然而

  • 大臣上朝:唐朝坐,宋朝站,清朝跪,是文明的进步还是退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2:19:11阅读:2398

    想必孔子这个大家各位应该都很熟悉,他主张以礼安国,古代的朝廷也有很多地方礼节是得到他的建议。比如像古代上朝退朝时都要叩拜皇帝以示尊敬,否则就是亵渎礼数,对皇帝不敬。在我们看古代电视剧时,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一个细节,在明、清剧中,大臣上朝时都是下跪,口呼万岁,而在宋时,大臣都是弯腰行礼,免了跪礼;在宋朝

  • 清朝一顿残忍的午饭:8位大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已人头落地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9:22:15阅读:2041

    而在清朝后期时,就有这么一次声势浩大、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起义的初心是“建立起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但因为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以及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最终还是失败了。镇压这次起义的各路势力中,功劳最大的便是淮军的领导者李鸿章,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一次,他在进攻太平

  • 清朝时期大臣们上朝前,为何不敢吃早饭,而是要含一片人参?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44:06阅读:485

    在现代人眼中,古代的官员都清闲得很,动不动就微服私访或者到深山寻仙访友,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古人讲究早起,一般在鸡鸣的时候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对于古代的那些巡抚道台们来说,往往天还没亮就要赶到衙门报道了。而且,相对于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京官来说,地方官虽然天不亮就去衙门很辛苦,但是与京官一比,这些其实

  • 清朝官员写了本书,在国内被抵制批评,却被洋人刻上华盛顿纪念碑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4:39:13阅读:2918

    在为了纪念美国首位总统乔治·华盛顿而特意建造的华盛顿纪念碑上,镶嵌了188块纪念石,其中还有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段碑文,其实是来自我国清朝晚期的一部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的文

  • 清朝官员跪见皇帝,为何要甩两下袖子?原因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2:09:45阅读:989

    因为不论什么环境下,他们都得骑马去外面打猎,把箭射箭更是下意识的动作,这就要求他们的衣服设计一定得使他们做起这套动作来十分的方便,所以他们的服装和汉人相比起来还是特别的。这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袖口设计。明代以前的游牧民族他们衣服的袖口都属于箭袖,看名字就知道和使箭大有关系。但也有叫窄袖的,从这我们就

  • 清朝的官员既不效忠于皇帝,也不服务于百姓,他们到底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8:52:06阅读:1858

    读得万卷书货于帝王家,清代文人读书的第一目的为的是什么?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的是封妻荫子,为的是光耀门第,为的是金钱、美女和权势。用今天的话说,清代的官员一个个都是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所有王朝中,清朝的官员最具特色。清朝的官员打破了历史上所有王朝的道德极限,他们将官和官场文化发

  • 他祖上是清朝大官,上百件古董无偿捐给美国,祖国想买却被拒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4:25:22阅读:2737

    他祖上是清朝大官,上百件古董无偿捐给美国,祖国想买却被拒绝说到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若不是在清朝末年,一些西方列强就像强盗一样冲进了我国,毁坏了我国很多古老的建筑物以及文物,并且还将一些文物带回到了他们的国家的话,中国现如今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将至少实现如今的一半以

  • 为什么清朝的大臣都很顺从,明朝的大臣却不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9 18:29:15阅读:2946

    明朝末年的士大夫们被农民军祸害惨了,所谓鱼烂河决,天下崩毁,所有的人伦秩序都被推翻,不管贫富贵贱,都遭受了一场末世浩劫。那些侥幸逃生的士大夫们,痛定思痛,认为是人们的思想乱了,天下到底还是需要一个强势的权力核心。尽管清王朝杀戮无算,可是毕竟恢复了秩序,人们能安生的过日子。所以,这些士大夫他们从心底里

  • 为什么清朝有的官员向皇帝自称奴才,有的自称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7 2:14:37阅读:1189

    按照我们普遍的理解,这二者的差别也是不小的,奴才感觉就是那种服侍主人的下人,而臣则是有着品级的官员。但是在满清,对于奴才与臣这两个自称的理解真的是这样的吗? 清朝是满族人做皇帝的时期,而这个民族地位高的主人是很少的,剩下的人都是为这些少数人打工的家奴。在满清建立后,他们这些奴才便跟随着自家主人走进

  • 大臣们为何在汉朝是坐着,宋朝站着,清朝就是跪着?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9:44:22阅读:704

    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坐着的,如果有比较年老的大臣,那么这个大臣甚至还可以躺在椅子之上。在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时的刘邦不得已再恢复了分封制。这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刘邦的各位兄弟,以及大臣纷纷在封地当中做小帝王。因为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已经彻底地说明了,只

  • 清朝官员上朝时,为何不吃早饭,而是在嘴里含一片人参?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8:55:55阅读:1631

    确实这样的场景算是古代“朝廷”的一个缩影,但是大多数情况这样的场景只会在有大事发生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有专人向皇帝进行禀报。风格不同的四种朝会不过有一个朝代就十分特殊,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制度——朝会制度。当时规定,凡是参加朝会的官员都需要穿戴整体,在宫殿内部与皇帝共商国家大事。而清朝的朝会大致可以分为四

  • 李鸿章的三眼花翎有多珍贵?满清200年来仅7人获得,和珅都没资格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32:14阅读:3752

    联任命汝等为官,是要汝等为百姓牟福,如有贪污受贿或横行不法之行,当摘了头上顶戴,取下花翎。”想必大家都经常有听到类似的台词,那就会有很多人好奇了,花翎是什么呢?顶戴花翎的由来在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清朝官员的帽子上面会插一根羽毛,而这所谓的羽毛就是花翎,花翎是以孔雀的尾羽制成,因此也称作孔雀翎。蓝翎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