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王杨秀清为何在自家的酒宴上惨遭横死?

东王杨秀清为何在自家的酒宴上惨遭横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4/1/17 10:56:45

说起清末太平天国起义的领袖,东王杨秀清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杨秀清简介是什么呢?

杨秀清原名杨嗣龙,和许多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样,杨秀清也曾有过一个忍饥挨饿的穷苦童年。出生于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杨秀清父母早亡,由伯父抚养成人,成年后以种山烧炭为业,一年到头受尽朝廷剥削,却依然衣食不得周全,这些悲惨的遭遇都令他一直对腐败的清朝统治势力有深刻的反感。1843年,洪秀全冯云山在广东创立了拜上帝会,在两广地区传播教义,招收信徒。

三年后,通过冯云山的介绍,杨秀清加入拜上帝会,从此加入到反清斗争的前沿,在一次次革命起义中渐渐发挥主导作用,终于成为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1850年年底,金田起义取得成功,次年二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基为王,号称“天王”,并封杨秀清为军师,正式宣布建立太平天国,对抗清廷。在此期间,杨秀清多次借“天父下凡”名义传教,成功地将农民起义军团结起来,操练成一直作战能力强悍的军队,数次给前来围剿的清军以迎头痛击,其本人也因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而在太平军中获得了较高的威信。

1851年底,天平天国起义如火如荼之际,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授杨秀清东王封号,令其担任太平军统帅,从此,东王杨秀清手握兵权,立刻挥师南下,接连攻取道州、江华、永明等重镇,并一路向江南进发。至1856年,太平军直捣江南大营后,杨秀清集多种权力于一身,已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最高统治者。

杨秀清 天父下凡

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东王杨秀清的发迹与其“天父下凡”的精湛演出是分不开的,因而杨秀清之所以能高居太平天国第二把交易,除了军功卓越之外,还得益于他与生俱来的表演天分及善于蛊惑人心的口才。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所谓“天父下凡”闹剧虽然一度成为其夺权的杀手锏,却也无形中注定了他终将命丧于演艺事业的宿命。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凝聚力很差,士兵自由散漫不服从指挥,战斗力根本谈不上。洪秀全想起自己一早以“天父之子”自居,便私下协同杨秀清导演了一出“天父下凡,代授天意”的戏码,利用部众迷信天父的心理成功达到了团结全军意志的目的,其后,杨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之名说教并传达必胜信念,终于使天平军成为一支军纪严明,作战能力强悍的军队,在多次与清军的交锋中都取得了重大战果。

与此同时,身为“天父”人间体的杨秀清自然也倍受教众拥戴,一跃成为太平天国二号领袖人物,势力与威信均不在洪秀全之下。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盛极一时,很快定都天京。此时洪秀全对东王杨秀清已然心生芥蒂,暗中联络部署,欲将其杀之而后快。杨秀清不知内情,反而愈发跋扈,不仅频繁使用天父传旨的特权排除异己,更在一次“天父下凡”的表演中要求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此事最终成了天京事变的导火索。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1856年9月2日,韦昌辉率部突袭东王府,一举杀死杨秀清。

天京事变杨秀清

天京事变杨秀清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杨秀清在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现在就来看看天京事变中的杨秀清吧。

天京事变是发生在1856年的一场在太平天国领导人之间的一场公开性的内讧和分裂。在定都天京之后,各级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激化,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都各自结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就这样天京事变拉开了序幕。

洪秀全在表面上明明是皇帝,但他是没有实权的,也可以说是空有其名。而真正的权力都是掌握在杨秀清手中的,东王杨秀清掌握着大部分的实权,手握兵权是一个真正的权王,虽然他的称号是东王,但实际的权力远远不止这一些,所以常常以天父之名让洪秀全封他为皇帝。洪秀全听出了杨秀清有篡位之意,并且身边的人告密,说杨秀清想要篡位,于是洪秀全就下令要诛杀杨秀清,命令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回京。

韦昌辉接到命令后,率领3000精兵,包围了东王府,诛杀了杨秀清以及他所有的家人,在天京城内制造了一场大屠杀。对于东王杨秀清和他的家人来说,这是一场在劫难逃的灭顶之灾。于是这位太平天国的杰出领袖,就这样卒不及防的死去了。直到天京事变结束后,天王撤销了对杨秀清企图篡位的罪名,同时也将杨秀清的死忌定为了“东王升天日”。

秀清怎么死的

清末太平天国领袖之一的东王杨秀清怎么死的呢?私以为,与其说是被洪秀全设计杀害,不如说是死于他自己的骄横无度,杨秀清之死,也给现代职场人士敲响了一记警钟——职业场是一群人的江湖,既然是江湖,必然有其既定的潜规则,因而在工作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可太过得意忘形。尊重自己的领导,时刻牢记成功得益于领导给予自己的机会,不与领导争风头,职业生涯方才得以长久。

起初杨秀清不过是萧朝贵府上的一名“食客”,靠着风流倜傥的外表搭上了洪秀全的胞妹洪宣娇才被引荐入拜上帝会。然而不可否认杨秀清是有本事的,不仅善于带兵打仗,还靠着“天父下凡”的精湛演出帮助洪秀全将一众信徒安抚得服服帖帖,可以说太平天国初期的江山,有一半是东王杨秀清打下来的,洪秀全一度也相当赏识他,若不是杨秀清后来的飞扬跋扈,不把“天王”放在眼里,断不会这么快就招来杀身之祸。

最终杨秀清怎么死的呢?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朋友一定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天京事变印象深刻。在杨秀清又一次借“天父下凡”的戏码蛊惑信徒,并公然要求洪秀全将他从“九千岁”晋封为“万岁”之时,洪秀全终于意识到再不处置这位骄横的东王,自己的第一把交椅早晚坐不住了,于是先下手为强,暗中联络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返回天京,准备诛杀杨秀清。

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东王府突遭大军包围,英雄一世的杨秀清在自家的酒宴上惨遭横死。

标签: 东王杨秀清

更多文章

  • 揭秘朱元璋为何要求后世子孙与日本断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众所周知,隋唐中国让日本顶礼膜拜,而对于明中国,日本却立而不拜。明太祖朱元璋登大宝之初,就对日本马上做了一件事——派使臣向日本下国书。希望他们来朝拜新中华之主。但是,使臣到达日本后,令朱元璋惊呆的事发生了。洪武元年,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在沿海要地设置卫所,派兵防守,同时发国书给日本诸国(当时日

  • 张良是韩国人为何不帮韩王反帮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良

    为什么那么多的有才干的人都喜欢跑到刘邦的汉营去,项羽不是很厉害吗,人们为何不去投奔他?张良就是一个例子,他曾经在项羽叔父项梁的帮助下,恢复了韩国,也就是自己的母国,还如愿做了韩国的司徒。为什么最终张良没有去辅佐项羽而是刘邦呢?网络配图张良最初是自己独立起事的,但是可怜他的队伍仅仅只有百人,根本无法和

  • 唐朝奸相李林甫的升官术:懂得如何讨领导喜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林甫

    要时刻记着,拍马是为了骑马。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的知名皇帝,曾经任用过多个知名宰相,如姚崇、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李隆基前期所取得的政绩,与他们的辛勤工作分不开。而促使李隆基从明君转变为昏君的,也是一个知名宰相,这就是“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网络配图他是怎么升官的?李林甫为人奸猾,结交宦官

  • 明成祖朱棣追杀天下尼姑不可告人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成祖朱棣

    尼姑,本是出家修行的佛门女教徒,讲究的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红尘姻缘了断,更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杀,沦入了十八层地狱。而此时的和尚却成为了朝廷的座上客,朝廷不仅对他们宠信有加,而且还封官许愿,让他们成为追杀尼姑的鹰犬。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明

  • 刘寔发迹史:从乞丐奋斗成新朝高官 乱世中活了近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寔发

    刘寔(shí)(220年―310年),字子真,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高唐)人,汉章帝刘炟第五子济北惠王刘寿之后,西晋重臣、学者。少年贫苦,靠卖牛衣为生。然而他好学,手里缠绳,口中诵书。为人知识广博、通晓古今,自身品德清洁,行为没有瑕玷。初以计吏身份进洛阳,调任河南尹丞,后迁任尚书郎、廷尉正、吏部郎,封

  • 关羽失荆州:七大主要因素曝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

    导读:人们常说,关羽失荆州,是因为大意所致。其实荆州之失,责任不全在关羽,更不是大意而失,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七大因素。网络配图一是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战略时,曾提出以益州为根据地,荆州为前哨,外结孙权,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则由荆州出兵,夺取中原。荆州归属关乎刘备

  • 朱元璋用了什么高招让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朱元璋仿《周书·大诰》

  • 项羽封三个秦将为王的做法是否正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从常理来看,这三个人确实是将才,能力肯定是有的,章邯用一群骊山囚徒就能打的周文的五十万农民义军找不到北,并且在关东难逢对手,(在遇到项羽以前)。网络配图其次,这三人都是老秦人,他们来统治秦国,也可以平息秦人的怒火,减少被压迫的感觉,让秦人能同心同力帮自己对付刘邦,让自己可以安枕无忧的衣锦还乡,去做

  • 陈庆之辉煌的战绩 就是这样开始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庆之

    陈庆之作为一名将领,打仗很厉害,但是这样的人物,第一次出征时头发已经白了,人到中年,而出征的主要任务,是做接待工作,接受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的投降。元法僧是鲜卑贵族,投降南朝直接原因是,放弃中央,自己宣布独立,想过过皇帝的瘾,但是又扛不住北魏政府军的疯狂进攻,只能投降南朝。元法僧只是一个地方诸侯,宣布

  • 唐太宗妙言示警尉迟恭,是如何劝诫功臣遵守法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妙言示警尉迟恭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阴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庆善宫举行宴会,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当然,气氛随和不等于随便,排座次就有讲究。当时参与宴会的有同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