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献愍太子朱慈烺有何结局?献愍太子朱慈烺简介

献愍太子朱慈烺有何结局?献愍太子朱慈烺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49 更新时间:2024/1/1 21:48:22

亡国皇帝的日子不好过,亡国的太子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献愍太子朱慈烺就是一个亡国太子。

朱慈烺,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儿子,朱由检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崇祯帝。朱慈烺是崇祯帝的长子,母亲是崇祯的皇后庄烈愍皇后。崇祯二年,周皇后为崇祯帝生下他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朱慈烺。第二年,朱慈烺就被封为太子。

明朝晚期,外有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军犯上作乱,国家处于外忧内患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堪,需要皇帝处理的政务也堆积如山。崇祯帝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从继位起就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扭转明朝的颓势。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这位皇帝都将他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处理政务上。甚至因为政务的原因,无心女色,很少踏足后宫。

国事的繁忙,夺去了崇祯帝全部的注意力,因此自然而然会忽略家庭。朱慈烺虽然是崇祯帝的长子,并且还是被寄予众望的太子,但是因为政务繁忙的原因,很少会关心到自己的这个儿子。甚至通过史籍记载的推断,在朱慈烺两岁到八岁之间,他应该一直都是住在钟粹宫里的。

在战争不断,国土陆续失守的时间里,大明的太子长大八岁了。这一年,崇祯帝开始为他选择东宫侍班讲读官。崇祯帝虽然很少关心到太子身上,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关心自己的太子。他再三思索,几经考虑,最终命令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王铎、屈可伸侍班;礼部侍郎方逢年,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曾志讲读;编修胡守恒、杨士聪校书。

这一长串的名优,都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名臣。将如此多的良才聚集到朱慈烺的身边,由此可见崇祯帝对他的重视。

尽管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太子充满了期望,但是历史的车轮跑的太快,还不及太子真正开始涉及政事,明朝就已经灭亡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南京监国,不久因北京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都自缢殉国,太子朱慈烺结局成迷,流传下来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周皇后自杀前将朱慈烺送到母家躲避,但是周父怕这个外孙连累自己 ,后来便将他献给了李自成。

第二种说法是周皇后本来想将朱慈烺送到朱纯臣家里躲避,但还不及行动,李自成已经抢先攻破北京城,将太子擒获。李自成封朱慈烺为宋王,后来兵败吴三桂,吴三桂找到朱慈烺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后来清军入京的时候,吴三桂希望立朱慈烺为明帝,但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此后吴三桂挟持朱慈烺到山西,朱慈烺于陕西宁家湾被杀。

第三种说法,被李自成杀死。南太子案发生后,督师史可法在一件给弘光帝的奏疏中说提到传言太子为贼所害。

陈洪范也说:“臣遍访北来诸人,佥谓流贼闻清兵将至,先杀皇太子,挟二王马上偕行迎战。永平失利,二王亦受害。”

不管是哪一种下落,朱慈烺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想来也是,作为前明太子,在国破家亡之时,哪儿还有他的容身之地。而史书对其如此少的记载,既说明了此子作为亡国太子的悲哀,也说明了动乱时期的事不由人。

标签: 太子朱慈烺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是怎样评价朱由榔的?朱由榔又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由榔,明朝,历史

    永历帝朱由榔,生于公元1623年,去世于公元1662年,为南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南明最后一位即位的皇帝,总共在位十六年。明崇祯皇帝自缢之后,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因而虽然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扎脚,但是由各方豪强拥立的皇帝朝廷却层出不穷。朱由榔因为是明神宗之孙,明光宗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是明神宗的直

  • “独孤求败”,“三国”最后的单挑之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鸯,三国

    一提到三国,就会想起“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除此以外还很多名号:蜀汉的“五虎上将”、曹魏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英”、吕布的“八健将”、袁绍的“河北双雄”等。然而诸将里面大多是靠集体作战,真正“万人敌”的屈指可数。就连赵云(子龙)“单骑救主”的事正史里面都没有明确记载。

  • 曹操一个官三代的奋斗史 实现了国家一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官三代,奋斗史

    曹操说起曹操,大家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个放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角色,但是,历史上的曹操其人是否真如罗贯中笔下那样阴狠毒辣,一无是处呢?当然事实并非如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受到“尊刘贬曹”思想影响,加之文学作品夸大的成分才将曹操的形象过分黑化。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战乱

  • “两代帝师”温葆深为何无谥?左宗棠代递遗折惹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温葆深,帝师,

    若提起“两代帝师”,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翁同龢。其实,我们南京也曾出过一位“两代帝师”——温葆深。温葆深,又名肇洋、葆淳,字明叔。不少文章都将其名误作“温葆琛”。要知道,温葆深的兄长叫温肇江,他们这一辈在取名时是有讲究的,不管中间字是什么,末字都必须带三点水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将温葆深之名误读了。温

  • 历史上谥号为“武”的帝王 谁的武力指数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刘裕,刘彻,姬发,曹操

    用一两个字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该做法称为“谥”,发肇于西周。也就是说,西周之后,除秦始皇父子外(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废止不行),历代帝王都会有一个谥号。这些谥号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古人说

  •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 分天下为36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李斯,分天下为36郡

    郡、县为春秋战国至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前期,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在国内一些地方设县;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郡的面积虽比县大,但因地处偏远,行政建制一般比县为低。战国时,各诸侯国在边地分设郡、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郡”字,从邑、君声。君本义为至尊,奉守军令以行君政

  • 小三武惠妃 居然只是唐玄宗手中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惠妃,李隆基,王皇后

    唐玄宗李隆基的身边,有一个陪伴了自己二十年的老婆,王氏,她来自大家族,到了父亲那一辈,却只是一个吃公款的世家子弟,正因为没有势力和身份清白,被李旦看中,给李隆基当了媳妇。虽然嫁给了皇族,但是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因为李隆基的奶奶,是千百年来唯一的女皇帝,为了权力,将她们看的很紧,在一次事故后,更被关了禁

  • 三国东吴大将朱治:默默无闻的三代老臣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朱治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中平五年(188年),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周朝、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许将领步骑,往徐州帮助陶谦讨伐

  • 张鲁是如何雄踞汉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鲁,汉中

    张鲁是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在张陵死后,张鲁父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于益州牧刘焉家。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的关系得到信任。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

  • 隋朝皇帝杨广的墓穴今在何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广,隋朝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正是因为他隋朝才会灭亡,他的父亲将皇位继承给他的时候隋朝发展的相当好,但是他在位的十几年期间并没有好好管理国家,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的灭亡,杨广也在灭国的时候死亡了。杨广墓在他死后曾经被重新修缮过一次,这是因为作为一代君王他没有经过修缮的墓地难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