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仁宗为何能创造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时代?

揭秘:宋仁宗为何能创造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4/2/12 10:29:53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宋仁宗之后,当王安石变法失败,宋神宗赵顼又恢复了祖父宋仁宗赵祯温和的改良做法时,辽国君主急忙召集将领,说:“不许再去边界惹事了,宋朝又回到了仁宗的路上”。

直到700年后,自我感觉甚为良好、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干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其祖父康熙,另外两个就是唐太宗和宋仁宗了。宋仁宗是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明君圣主,他是北宋第四个皇帝,也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做了42年。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言所说的“造极”的“赵宋之世”,主要是指宋仁宗统治时期。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又都活跃在仁宗时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都出现于仁宗时代。宋仁宗为何能创史上最繁荣时代?这与他胸怀仁义、宽厚待人的行事风格有关。

苏辙是大文豪苏轼的胞弟,他们哥俩与其父苏洵,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有了三席。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在这次晋级进士的考试中,年轻气盛、心忧天下的苏辙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当时的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建议对之严厉制裁。宋仁宗却很淡定地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

血气方刚的苏辙仅仅依据道听途说,便在科举考试中“妄议”朝政,且矛头直指皇帝,即便是在“康干盛世”,也难逃其被灭九族的命运。宋仁宗的宽容心胸,由此可见一斑。宋仁宗对读书人的宽容,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当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干坤”。成都太守一看,吓出一身冷汗,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缚送京城,请朝廷制裁之。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条,对这个口出不逊、有“煽动造反”之嫌的读书人,即使不按“谋大逆”严惩,起码也得按“危害国家安全”治罪。

谁知宋仁宗对这样的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就事论事地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于是,这个读书人被授予了司户参军的职位。纵观数千年历史,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宽容苏辙的事,或许有人能做到,但宽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只有宋仁宗做到了。这说明宋仁宗很理性,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对“煽动造反”的,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是非,分清是真要造反,还是发牢骚。然后做出符合事实的判断,做出明智的决定。

当时,朝鲜半岛封建王朝高丽岁岁向北宋进贡。有一次,使者回来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教训高丽。宋仁宗说:这只是高丽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没有去诉诸于武力。宋仁宗不光对人仁慈宽厚,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史书中记录了他大量严于律己的故事。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的就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宋仁宗回宫后,风风火火地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快倒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

宋仁宗回答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我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对属下能如此细致入微之体恤,委实不易。宋仁宗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变法,因为只有变法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才能富国强兵。可是做了长期准备工作的“庆历变法”很快就失败了,他并没有灰心,在侬智高入侵广南州郡之时,他又突破人事制度,力排众议,破格任用士兵出身的大将狄青为统帅,平定了侬智高之乱。在他去世的两年前,他又重用王安石,任为知制诰,酝酿再来一次规模更大的变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知识分子在创造精神财富的时候,特别需要精神上的宽松,仁宗时代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上特别宽松的时代,所以文学艺术事业都很发达。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又都活跃在仁宗时代。在仁宗晚期,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相继为相,欧阳修参加政事,包拯为枢密院副使,司马光知谏院,王安石知制诰,真正称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满朝。这样的盛况,历代只有宋代才有,宋代只有仁宗时代才有。

标签: 宋朝宋仁宗皇帝

更多文章

  • 郑珙用酒救了一个国家 为什么最后却把自己喝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珙,五代十国

    中国社会,一直都是一个喝酒的社会,关系陌生的人,只要坐在酒桌上,几杯酒下肚,大家自然话就多了起来,关系也自然就会慢慢熟络起来。毫不避讳地来讲,在中国办事,喝酒吃饭是必须的,这已经成了中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官场上更是如此,位居高位的人,身后又多少人跟在他后边,想要请他喝酒吃饭,好找他帮忙,所以一些高官

  •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林则徐女婿?实为胡编乱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左宗棠,林则徐,清朝,

    “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个连襟叫曾国藩。曾国藩有个儿子叫曾纪鸿,他的女婿叫梁启超。梁启超生了个儿子叫梁思成,梁思成娶了个老婆叫林徽因,有个单恋林徽因的人叫徐志摩。曾国藩女儿嫁给了宰相陈宝箴,抱了个孙子叫陈寅恪。陈寅恪的儿子过继给了曾国藩的曾孙女,生了个娃叫叶剑英……叶剑英的老婆是曾宪植,曾国藩

  • 奇葩上吊皇帝: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皇帝,历史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历史悠远,不缺笑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传承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典故传说。帝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在常人眼中,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宫妃嫔成千上万,恣意玩弄;朝中大臣黎民百姓,尽在掌控。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皇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帝只有一

  • 东晋为何不用祖逖?一代名将致力北伐 忧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晋朝,名将,祖逖

    大兴四年(321年),晋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但无远见,无助于北伐,而且自己既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却突然由如此从容不逼的文臣统领,心中甚为不快。同时,祖逖忧虑权臣王敦和宠臣刘隗对立,内乱将会爆发,北伐难成,因而忧愤成疾。祖逖虽然

  • 晋景帝司马师简介:控制曹魏政权的旷世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晋朝,司马师

    司马师(208——255年),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太祖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他继承父亲的权力,废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的大军。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

  • 梁武帝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敲竹杠"也是一把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武帝,皇室,和尚,

    梁武帝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功武艺都不错,运气也不错,在位时间竟长达48年。他曾四次出家又还俗,这在历代皇帝里绝无仅有。为了钱,他在佞臣左光禄大夫朱异的合作下,发明了“敲竹杠”:借出家再还俗来勒索大臣。据史书记载,梁武帝先后于527年、529年、546年和547年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装模作

  • "造词帝"司马迁:《史记》最早提到"中国人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迁,史记,史学家,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

  • 创意无限的赵匡胤:为整肃朝堂纪律发明长翅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赵光义,宋朝,

    赵匡胤因“杯酒释兵权”而为大家熟知。但罕为人知的是,当时流行的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长翅帽也是这位皇帝的发明。话说有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谦恭。寇准感到

  • 才子金圣叹为何屡试不第 他的试卷写满囧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圣叹,才子,科举,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为人诙谐幽默,学问渊博,作文不拘一格,但因为他恃才傲物,在试卷上嬉笑怒骂,所以每次科举考试都是名落孙山。他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

  • 揭秘:大脚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那些女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后,马皇后

    自古以来后宫美女如云,但大多因为“爱情”分配不均、皇后“管理”不善,导致后宫常常起火,宫里内斗严重,甚至伤害杀戮不断。我们常说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为母仪天下、贤惠善良的贤内助。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那些女人的?说起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确有皇帝自身宠爱不公的因素,但更多是皇后的后宫驾驭技巧低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