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精通权术的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败于宦官赵高?

揭秘:精通权术的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败于宦官赵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4/2/16 8:05:24

李斯是历史上很令人迷惑的人物。李斯的成功,有着如此夺目的光辉。但李斯在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之处,却不是他的成功,而是他的失败。李斯的失败,两千年之后,还令人浩叹。他是当时最有名的政治哲学家荀子的高徒,也算是在当代大师那里拿到了政治哲学博士学位,但最后却败于一个宦官之手。

作为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他奋斗达到了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如果秦始皇因为统一六国而被称为“千古一帝”的话,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也毫无愧色。秦始皇对他基本是言听计从。就君臣际遇和取得的成就来说,可算得国史第一。功高而未震主,秦始皇直到死都没有怀疑过他,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李斯对少主还有拥立之功,但二世皇帝居然会怀疑他谋反,最后居然相信他谋反,少主继位一年,拥立的功臣就身败族夷,也是史上罕见。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算得上是一个大政治家,但很多时候,他的作为又跟最无耻的政客差不多。李斯的才学、手腕,都是历史上第一流的,他的没有好下场,也在历史上有其特别的代表性。李斯为什么会败于赵高?如果我们了解了以下几点,对这个问题就不再会感到不可理解。第一, 李斯没有把赵高作为敌手,而赵高把李斯当做了敌手。第二, 赵高掌握了跟皇帝的联络权,李斯想见皇帝一面都难,更谈不上在皇帝面前剖白自己,揭发别人了。第三, 还有一个不是那么不重要的原因:赵高用威逼利诱的方式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而李斯始终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

在始皇时期,李斯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最高一级,不可能再升高了。而赵高,虽然身份是宦官,品质是小人,也怀有升官掌权直至位极人臣的心思。这也不能说是错误。李斯要保,赵高要争,要斗,这个李斯是知道的。李斯不知道的是,赵高的野心,并不像李斯估计的那样小。也就是说,李斯低估了赵高。赵高的最终目的,至少是独揽朝廷大权。这样子的赵高,李斯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斯“知己不知彼”。李斯之所以在沙丘与赵高合作,是信服了赵高的分析。他把蒙恬作为最重要的对手,联合赵高,矫诏除掉扶苏与蒙恬。这样,李斯就以为,在大秦帝国政界,自己就没有分量足够的对手了。

李斯肯定自以为这个想法不错。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功劳和才能,还有谁比自己更强呢?至于皇帝,是自己矫诏拥立的,肯定会感谢自己、信任自己、倚靠自己。长保富贵,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李斯恰恰错了,而且错得很彻底。在政治上,昨天的盟友很可能是今天的敌手。赵高跟李斯结盟,拥立二世成功之后,马上就把李斯当成了最大的敌手。从李斯这边来说,秦始皇在沙丘死去的时候,如果他主动想到了赵高劝说他的那些理由,为自身长保富贵打算,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联合赵高,矫诏拥立胡亥。拥立胡亥成功之后,应该立即着手剪除赵高的势力,甚至在肉体上消灭赵高。但李斯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这样想。

他在被动中接受了赵高的阴谋。历史不是“李斯联合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恰恰相反,历史是“赵高联合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从此之后,李斯就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没有主动做过一件大事。李斯知道自己已然跟赵高成为最主要的政治敌手之后,仍然小看赵高。他觉得自己以丞相之尊兼有拥立之功,对付个把赵高,是绰绰有余,根本就没把对方放在眼里。以至于一次次错失机会,直到最后局面再也无法逆转,事情已无法收拾的时候,他才跟皇帝说赵高要谋反。其实这也是诬告,李斯并没有掌握任何赵高谋反的证据。李斯这也是急了乱咬。如果他脑筋还清醒的话,就知道这么说根本就没用。

标签: 秦朝李斯赵高

更多文章

  • 清朝苦难天子:光绪儿时饥饿难耐偷吃太监食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皇帝,光绪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寅时,即公元1875年1月13 日凌晨五点钟左右,这是黎明前最寒冷的时刻,载湉在奶妈的怀抱中乘坐十六人抬的大轿,穿过重重宫门,进了紫禁城,在养心殿前落轿。两宫皇太后一宿没睡,一边流泪,一边等着嗣子的到来。此时的小载湉又进入了梦乡,太监掀开包裹孩子的小被子的一角,慈安、慈禧看到一

  • 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盖千秋:留下最多的却是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秦始皇,皇帝

    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中央帝国,应该说为中国的统一、为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制度的建立开了先河。正是有了秦始皇的创举,才使后世的帝王有了皇帝的称谓和尊严,更有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和地位。按理说中国历代凡是当上皇帝的人都应该感谢秦始皇才对,因为是秦始皇的创举才使他们成为大权独揽、

  • 好色宰相冯延已为何从爱吃鸡肉变成害怕老母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延已,李后主

    冯延已非常爱吃鸡肉,不惜花重金,养了个养鸡场,只为了吃鸡肉。有一日,冯延已病了,医生们都束手无策,李后主与冯延已是好友。因此,请了周太医去帮忙看病,周太医果然是医术高明,将冯延已医治好了。受了如此的恩情,冯延已将周太医送到门口。可是这时,周太医的妻子小乔因为听说周太医在此,就抱着孩子来接周太医。而冯

  • 诸葛亮不仅有计谋也有颜值 竟用美男计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

    说起三国,不得不说的就是诸葛亮。他被世人称为“卧龙”,他是智慧的化身,是一位谋士智圣。诸葛亮熟读孙子兵法,一生用计无数。三十六计,我们见过他使用过多种计谋,可唯独没见过美男计,是因为他颜值不够吗?不是,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故事。我们只知道诸葛亮的妻子是才女,也是丑女。而诸葛亮也是一个公认的大帅哥,他身

  • 宋高宗赵构简介 盛年主动禅位的南宋第一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皇帝,宋高宗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

  • 解密:宋代变法名臣王安石为何会一直刁难苏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轼,王安石,变法,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说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故事,其中有一则这样的: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结果,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诗的诗稿: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以学识而自负,他认为王安石这两句诗有问题,因为 “黄花”就是菊花,

  • 揭秘:宋仁宗为何能创造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宋仁宗,皇帝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

  • 郑珙用酒救了一个国家 为什么最后却把自己喝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珙,五代十国

    中国社会,一直都是一个喝酒的社会,关系陌生的人,只要坐在酒桌上,几杯酒下肚,大家自然话就多了起来,关系也自然就会慢慢熟络起来。毫不避讳地来讲,在中国办事,喝酒吃饭是必须的,这已经成了中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官场上更是如此,位居高位的人,身后又多少人跟在他后边,想要请他喝酒吃饭,好找他帮忙,所以一些高官

  •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林则徐女婿?实为胡编乱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左宗棠,林则徐,清朝,

    “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个连襟叫曾国藩。曾国藩有个儿子叫曾纪鸿,他的女婿叫梁启超。梁启超生了个儿子叫梁思成,梁思成娶了个老婆叫林徽因,有个单恋林徽因的人叫徐志摩。曾国藩女儿嫁给了宰相陈宝箴,抱了个孙子叫陈寅恪。陈寅恪的儿子过继给了曾国藩的曾孙女,生了个娃叫叶剑英……叶剑英的老婆是曾宪植,曾国藩

  • 奇葩上吊皇帝: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皇帝,历史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历史悠远,不缺笑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传承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典故传说。帝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在常人眼中,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宫妃嫔成千上万,恣意玩弄;朝中大臣黎民百姓,尽在掌控。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皇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帝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