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狂喝十斗而不醉 三国时期酒量最大的人是谁

狂喝十斗而不醉 三国时期酒量最大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2/11 7:07:25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满宠的事迹与正史大体相当,为刘晔所荐,后来跟吕虔一起投靠了曹操,为军中从事。

到汉献帝东归时,满宠劝说杨奉将徐晃来投。曹操与袁绍交战时,满宠协助夏侯惇镇守汝南,以防刘表。关羽围樊城,时大水至,满宠劝曹仁固守,以待援军,不可弃城而走。曹操采纳司马懿建议,令满宠为使节去游说东吴袭取关羽后方。周鲂定计赚曹休,满宠为前将军,属贾逵,后兵败。蜀汉第六次伐魏,孙吴亦分兵三路伐魏,满宠设计偷袭,火烧吴军粮草战具,大败之。这基本是三国里满宠的主要事迹,不过满宠还有一个故事估计知道的网友并不多。那就是满宠的酒量,据说是三国酒王。那这位酒王到底能喝多少酒,又有什么故事呢?

网络配图

曹公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因为醉酒,才让曹公的生活丰富多彩。你看青梅煮酒论英雄,让曹操看清了刘备的本来面目,也正是饮酒才让曹操才华横溢,睥睨天下。事实上三国时期曹操并不是酒量最大的一个人,倒是手下的文臣满宠却能独享这份殊荣。

满宠是个人物,字伯宁,十八岁的时候,曾经做过郡县的督邮。谈到督邮,你别误会,此督邮,可不是三爷张飞鞭打的害民贼。督邮是个官职,史料记载:官名。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其实也就是市区一把手委派的属吏。尽管满宠当时的年龄较小,可是仍然能把这项工作干的很好,充分说明了满宠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当时县里有个叫李朔的人,非常野蛮,太守派满宠前去主持公道,李朔一听说满宠到来,居然吓得连胜称罪,不再作威作福。还有个叫张苞的也是县里的督邮,和满宠平级,经常收受别人贿赂,鱼肉乡民,干预县里办案,满宠得知,就让自己的手下罗列张苞的罪行,让狱吏把他抓到监狱里受审。哪知道这张苞上面有人,耿直的满宠怒不可遏,于是辞官不干,隐居家乡。

网络配图

曹操占据兖州,听说满宠很有本事,又喜欢饮酒,千里用九酿春酒把他迎进自己的营寨。这九酿春酒其实就是古井贡酒的前身,色香味俱全,口味纯正。由于满宠执法如山,曹操就让满宠在自己手下做事,监督自己的行为。曹操后来奉迎天子的时候,任命满宠做许都的长官。当时曹操的堂弟曹洪有人犯法,满宠把他送进监狱,有人委托曹操的夫人卞氏前去说情,满宠不为所动,曹洪大怒,并且禀告给曹操,曹操让人给满宠捎信,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哪里知道满宠早已把作恶的人给杀了。曹操听说后赞不绝口说道:主持法律的就应该像你那样执法如山,我今天才看到你的行为!当时曹操想置太尉杨彪于死地,因此让满宠设法处理杨彪,荀彧、孔融等人都认为杨彪必死无疑,可是后来满宠却把他给放了,并且说:杨彪此人四海有美好的名声,如果罪不至死,把他给杀了,一定会大失民望,为了明公着想,我把他给放了。曹操知道满宠这样做的目的,很感激满宠,于是曹操手下的大臣更加尊重满宠,认为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网络配图

满宠晚年,很受曹操父子宠爱,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大臣王陵嫉妒满宠,就诬告满宠年龄太大,酗酒无度,容易坏事。魏文帝曹丕也很不放心,就把满宠找来,当面夸赞他的功劳,后来让他喝酒,结果发现满宠喝了一石(就是十斗),却头脑清晰,没有胡言乱语的行为,于是更加认为满宠是个人才,就让他继续在朝廷上效力,而且官职做得更大。

标签: 满宠

更多文章

  • 他是大秦战刀的锋芒 却有人说他贪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感觉有点激动,我曾经想拿王翦和白起比一下高低,作为一个比较喜欢战神的我不太想去在生活或者其他方面去比较将军,所以我只是从战场上的表现来分析了他俩的优秀之处,最后也难下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评价,我感觉称呼他俩为大秦荡平六国的刀锋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了。在战国这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诸侯国互相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史上最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刘邦从泗水亭厂到开国帝王,不难看出此人的野心。刘邦一生其实是个非典型政客形象,其内里和流氓政客并无二致,用心术空手套白狼的事,他可没少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的政治野心是怎么达成的。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泗水亭长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一国之君。他的帝王之路走的

  •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为何如此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其中就有苏轼。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抵制和抗议。推行变法前,苏轼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太为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走不长久。网络配图苏轼为何发对王安石变法?1069年,苏轼

  • 张居正之死:张居正为何死后被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居正

    说起张居正之死,小编想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官居首辅中死的最惨的一个,没有之一,这个最惨不是说他的死因而是张居正死后居然被鞭尸,一般能被处以这种刑罚的无一不是大奸大恶之一,又仰或是与皇上的意见相左,可是张居正不是,他以国事为己事,为国尽忠职守,那么,想知道张居正为何死后被鞭尸吗?且听小编为您娓娓道来。张

  • 揭秘:为什么三国的这位皇帝不常被提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

    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被关注的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将士和智慧超群的谋士。相比来说皇帝就关注的比较少了。只是对刘备,孙权,曹丕了解的多。尤其是下面这位皇帝,他在三国里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网络配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魏文帝曹丕病故,魏明帝曹叡刚即皇位的时候。那时候明

  • 清朝十二位皇帝葬在哪:原来皇帝都是风水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十二位皇帝葬在哪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发迹,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一直到1912年清帝被迫退位,一共持续了约276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们生前发生的事儿,被如今的清宫剧传的是神乎其神,比如最近热播的某剧,康熙皇帝和纳兰性德之间的故事,简直虚构的毫无下线。不过,皇帝们死后的事儿却是没什么

  • 张飞的一场战地姻缘 让几大豪门都成了亲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

    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左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任命关羽、张飞为中郎将,相当于师长或旅长,表面上对他们挺客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但其实是把他们软禁了起来。表面温和平静的刘备其实一向不是省油的灯,在许县他暗中参加了董承策划的政变,这件事还有行动,刘备又找机会离开了许县,带兵到了徐州,表面是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虚溜拍马酷吏恶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网络配图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

  • 顺治皇帝驾崩后为何要董鄂妃的堂妹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治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顺治最钟爱的董鄂妃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在其去世后的那年冬天,顺治也在悲痛中突染天花,没过多久也不治身亡。顺治弥留之际,大学士王熙奉命赶到皇帝病榻旁撰写遗诏。在其自撰《年谱》中,王熙自称所写遗诏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顺治十八年正月初

  • 揭秘:三国吕布见面刘备的全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布

    刘备很会演戏,既然要欢迎吕布,那戏就要做足。刘备出城三十里迎接吕布,和吕布并驾齐驱进入徐州城,客客气气谈话,仿佛是多年好友一般,完全不提当初在虎牢关前的一场生死大战。在宴会上,吕布还是一贯的以自我为中心,嚣张跋扈。吕布口中虽然说,自己此次是前来投靠刘备,但是却摆出自己的两大功劳。其一,杀掉董卓,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