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贞观第一贤臣魏征其实家财万贯富得流油?

贞观第一贤臣魏征其实家财万贯富得流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4/1/23 5:35:05

魏征一生节俭,生活清贫,宅无正寝,素褥布被,这是人们对他的一贯印象。其实,作为朝廷重臣,魏征除了工资高外,隐性收入也是相当惊人的。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他的外快大多靠的是进谏的硬功夫。

武德九年(626年),右仆射封德彝上奏要征招未满18岁的壮男当兵,太宗同意。敕令传出,魏征反对,不肯签署。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魏征以此举可能造成失信于民为由,制止唐太宗征兵,为此得到一只金瓮。这是魏征进谏尝到的第一份甜头,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了。

网络配图

贞观元年(627年),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岭南部落首领冯盎谋反,太宗命令大举讨伐。魏征分析后,认为冯盎反叛尚未成形,不宜兴师动众,建议太宗派使臣前往安抚。十月,太宗派人持旌节往岭南慰问冯盎,冯盎则让他的儿子随使臣返回朝廷。这一次,魏征得到绢帛500匹。

贞观六年,长乐公主要出嫁,太宗以公主是皇后亲生,敕令陪送很多。魏征以汉明帝分封皇子采邑时,不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为例,劝说太宗长乐公主的陪送不能高于长公主。太宗觉得有理,告知皇后,皇后大喜,派宦官去魏征家中,赏赐钱200万,绢400匹。

网络配图

除了进谏之外,魏征下半盘棋也能得到不菲的好处。皇后所生公主满月时,太宗宴请群臣,命魏征赌围棋。魏征才走数十子,太宗就说:“你赢了!”遂赐上乘马一匹,并金装鞍辔勒,赐绢千匹。

另外,魏征通过编书作文,也得到一些辛苦钱。他缮写戴氏礼并为其注解,得物一千匹。为《隋史》作绪论,为《梁》《陈》《齐》各为总论,史成。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赐物两千段。

网络配图

据不完全统计,魏征得到的赏赐中,仅绢一项大约有5600匹,是当时二品官员112年的工资收入。另外的奖励中,十斤的金相当于100万钱,加之得到的现钱35万,说魏征腰缠万贯,一点不为过。

从史料记载看,魏征没有拒绝过太宗的赏赐,也没有做过什么公益事业。他的家庭支出也很简单,除了养活一妻四子外,似乎没有太多开支。那魏征为何不敢放手花呢?因为魏征干的大多是“咬人”的活儿,着实也得罪了一批人。如果在经济上再出风头,必定成为群起而攻的对象,这也许是魏征低调消费的主要原因。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崇祯帝误中反间计 袁崇焕西市被分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崇祯

    西市,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解释为明代刑场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专为处决官吏之用。明朝末年杨士聪撰写的《甲申核真略》中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也"。还有两本书,一本叫《旧京遗事》,一本叫《明季北略》,也同样记载了西四牌楼时称"西市"的说法,还记载了行刑时的一些情况。这段

  • 中国历史上最致命的腐败:​王莽​自杀式腐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

    何为腐败?腐败分为思想腐败和行为腐败,一般多指官员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由作风不正进而产生的结党营私、寻私枉法、颠倒黑白等各种犯罪。也可利用出身背景,政治地位、经济权利、熟人关系进行贪污枉法,吃喝享乐。腐败有遗传倾向,历来就有。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利益。包括经济犯罪、

  • 解密贪官和珅一生做的最糊涂的事不是太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

    提起和珅,人们首先会想到贪,然而和珅终其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不是太贪,而是没想到“乾隆死了我怎么办”。他明白的知道,乾隆就是他的一把铁杆保护伞,只要有乾隆在,他就不会倒台。他还知道,只要自己不和乾隆争权,乾隆就不会下决心搞掉他。然而,乾隆不可能长生不老,一旦他死了呢?这也是和珅一生做的最糊涂的事。

  • 古代皇帝批奏折写什么?雍正帝竟是段子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康熙皇帝批阅奏折文笔简洁他的儿子雍正也是笔风清奇,一起来感受一下。最有名的莫过于此句↓【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皇家霸道总裁版向大臣表白好好跟着朕干,日后保你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相信朕,妥妥的~故宫还为此句推出了专门的创意工艺扇回复年羹尧的奏

  • 洪承畴为何反对招抚农民军?明政府无粮养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承畴

    陕西农民起义正蓬勃兴起的时候,洪承畴来到陕西做官。万历以来,陕西、山西一带灾荒连年,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史书记述当时秦晋灾情,就有民“食土”的现象。到崇祯初年,由于连年干旱无雨,百姓无以为食,只好争食山间蓬草籽。十月以后,草籽食完,只好剥树皮吃。至年终,树皮也都食光了。不得已只好掘山里一种叫青

  • 朱瞻基事件的教训: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瞻基

    早些年初中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很有趣的文言文《促织》,文中提到了一位爱斗蛐蛐的皇帝,当年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只觉得他是一个不务正业、不靠谱的坏皇帝。但随着知识地不断增长,后来知道,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年少时很优秀,不但聪明伶俐,还被朱棣认为“类己”,应该说他的残

  • ​解密​:​历史​上的各朝皇帝们是如何炒作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

    古代的一些皇帝很会炒作,通用的手法就是制造一些神奇的“符瑞征兆”神化自己,为获得并巩固“真命天子”的地位服务,编织五花八门的谎言,愚弄老百姓。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宋朝第一任皇帝。赵匡胤出身于武将世家,公元927年,小赵在洛阳夹马营中呱呱落地。他从小就喜爱习武,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乱世,他的背景和特长对于攀

  • 洪承畴被俘后降清另解:怕被崇祯皇帝“问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洪承畴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知人善用——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知人善用”的第一步是“知人”。知道人才的分量

  • 孝宗皇帝只有一个老婆?但结局却是悲惨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皇后

    芈月传终于播完了,有人说,芈月传应该改名,叫做,我的好姐妹抢了我老公。问题是能不抢么,哪个朝代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都围着皇帝邀宠呢。这是几千年的一夫多妻,皇权至高的结果。要说也有例外,明朝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就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把裤裆扎紧

  • 他跑到国外当国王 朱元璋竟悬赏50万捉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朱棣做了皇帝后,为了宣扬国威,派郑和下西洋。于是郑和率领这支有208艘船,近三万人的舰队起航了。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除了耀武扬威外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剿灭当时最大的海盗,使得东南亚海域从此平静。而这个最大的海盗就是广东潮州人陈祖义。网络配图要说陈祖义也算牛人一个,带着全家当海盗不说,几年下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