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庄王在内政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楚庄王在内政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12 更新时间:2024/3/11 0:16:2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庄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楚庄王没有得到过周天子的认同,也没有召开会盟集结众诸侯国,但却为陈国讨伐夏征舒,灭陈又复陈,对郑、宋两国国君施以仁义。也就是说,楚庄王行霸主之事,他的霸主地位理应被认可。

楚庄王在位期间,他在楚国内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首先,楚庄王灭权臣,加强了中央集权。

我们都知道,若敖氏家族一直跟随楚王立下不少功劳,他们在军事和内政方面,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他们功绩与势力增长,若敖氏也随之日益傲慢嚣张,与其他宗室大族、乃至王权之间冲突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楚庄王三年,楚庄王开始慢慢削减令尹斗越椒的权力,将令尹的权力分在其他人之手,斗越椒因此怀恨在心,叛乱由此而起。

子文早就看出斗越椒会毁了若敖氏一族,果如其所料。楚庄王九年,斗越椒叛乱,斗越椒两箭失去准头,只射中楚庄王马车。楚庄王假神箭之名,使楚军士气大增,最后平定了这场内乱。

内乱结束后,若敖氏家族无一人幸免,只有子文的孙子克黄——因为当时他出使到齐国,逃过一劫。有人劝他离国远走不要回头,要不然会被楚庄王杀掉。克黄却说“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他决定回国自首并没有逃跑,楚庄王想到过去子文的功劳,因此赦免了克黄,将其改名为“生”,并官复其职。

灭掉权臣斗越椒,使楚庄王的执政更加顺遂,没有了后顾之忧。

其次,楚庄王维持旧有县制。

楚庄王时,申、吕已经是楚国的两个县。子重想要这两个县,申公巫臣认为那边是军事重地,不能私人占有,楚庄王因此拒绝了子重的请求。

后来陈国发生夏氏之乱,楚国将事件的元凶夏姬带回,楚庄王、子反皆曾想要收夏姬为宠,被申公巫臣以女祸的言语劝退,谁也没有料到,申公巫臣密谋多年,最后带着夏姬逃亡晋国。

楚国因为夏氏之乱而讨伐陈国,原本打算将陈国设为楚国的一个县——如此一来,陈国等于是灭亡了。申叔提醒楚庄王以“义”讨伐有罪的人,却将陈国设为一个县,这样的行为是贪图财富,非义。所以,楚庄王重新封立了陈国,迎接陈国太子为陈成公。并从每个乡带一个农奴回楚国住在一起,称为夏州。

楚庄王不封贵戚重臣,因此始终能有效控制地方权力。

再次,楚庄王广开言路,使得下情上达。

齐桓公晋文公喜欢会盟,但楚庄王并没有,他换了一种方式——邀请诸侯喝酒,楚庄王的目的,就是要他们赐予评价和批评,使他可以查知自己的缺失。

由此可见,楚庄王对于谏言是相当重视的。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喜好狩猎,樊姬几番劝过楚庄王都不听,樊姬因此不再吃肉,才终于使楚王改过。樊姬是楚王后宫的一个女人,但她却能以身谏之,关心国家,实在是楚庄王的一大助力。

从次,楚庄王厉行法治。

一、澄清吏治,达成了再也没有盗贼的目标,司马迁云:“吏无奸邪,盗贼不起。”这是孙叔敖为相后的政绩。

二、不别亲疏,断之讼法。丘子推荐孙叔敖为令尹,后来虞丘子的家人犯法,孙叔敖不顾虞丘子有提携之恩,依然按照法律判刑。虞丘子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很高兴,因为他从这件事看出,自己为楚国推荐了一个好人才。孙叔敖不念恩情,忠实地执行法律,而且并不荒废法律的作用。

三、是“国无狱讼”。贾谊云:“昔楚庄王即位,自静三年,以讲得失……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可见楚国对于法律不仅是严格的,而且是彻底地遵守。

最后,楚庄王知人善用、好举用人才。

楚庄王喜欢打猎,臣子认为此时晋国不可以被忽视,希望楚庄王改过。然而楚庄王却是藉由打猎来了解臣子们的性格,以此来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职位。故曰:“苟更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

樊姬是个贤淑的女人,她为楚庄王求了不少美人充实后宫,甚至那些美人还有人身分地位高于她,但她一点都不忌妒。也可以说她是个聪睿的女子,她明白外表不能持久,“以色恃君者,色衰则爱弛”,所以她为楚庄王求美人来表现自己贤德的一面。除了美人外,她还认为虞丘子不够忠心,因为虞丘子并没有为楚国推举任一人才。虞丘子听到后立即推荐了孙叔敖。

综上所述,楚庄王一系列的改革是成功的,而楚国“邲之战”中得胜,只不过是个开端而已,代表的不仅仅是楚国报“城濮之战”之仇成功,还表示楚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有能力可以再次北上了。

标签: 楚庄王春秋

更多文章

  • 光武帝刘秀有十一个儿子,他到底是想立嫡还是立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光武帝刘秀有十一个儿子,据说其中最聪明的是第四子刘阳,为什么说他最聪明呢?史书上给出了两个例子。天下大定之后,为了弄清东汉到底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多少GDP,刘秀下令进行全国经济大普查。接到命令之后,各地的官员就开始行

  • 揭秘:光武帝刘秀是怎么对待功臣和文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纵观中国历史,开国皇帝坐稳江山后,为了加强专制集权统治,往往会对功臣采取“狡兔死,走狗烹”的方法。不过,汉武帝刘秀在这一方面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天下大定之后,刘秀并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杀有功之臣。为了消除骄臣悍将的威胁,他采取

  • 文聘:荆州第一名将,曾两度击败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聘,三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文聘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此人名为文聘,字仲业,是荆州宛人,原本是刘表的麾下。众所周知,刘备自公元201年左右,就前往了荆州依附刘表,并在此经营了七年。在这七年中,他不但厚树恩德,收拢众心,赢得了荆州的民心,还一直在寻访人才。他向名士司马徽问贤,就是最好的佐证。然而彼时早已成为了

  • 高顺:三国被埋没的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高顺,三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高顺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麾下的高顺。高顺,表字不详,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当初他在吕布麾下的时候,不受吕布重用,甚至吕布将剥夺了他的兵权,交给魏续,只在需要行军打仗的时间,才交还给他,他也不生气。《英雄记》记载:“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

  • 明朝兵部尚书熊文灿,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熊文灿,明朝

    对熊文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十年,大明的整个战局日益出现严重危局的现象,自从兵部尚书张凤翼兵败自杀后,环顾整个朝臣,竟然很难选任一位能通晓军事堪当大任的人。不久,他想起了此前回乡守丧的宣大总督为杨嗣昌,于是任命他做兵部尚书,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

  • 光绪为什么不效仿康熙直接动手抓慈禧呢 真相却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光绪

    光绪为什么不抓慈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这样的事情,也许看起来很相似,但是事实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有的是必然的,有的则更应该归因于运气。在这种夺权的游戏当中,或者是如唐太宗李世民,又或是明成祖朱棣,自身的实力本身就不凡,硬杠;或者说是取巧

  • 老佛爷一词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光绪会叫慈禧为亲爸爸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和慈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记得剧中对太后的称呼“老佛爷”,这个称呼其实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慈禧就被人称作老佛爷。不过,老佛爷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用来称呼什么人的?除了这个,光绪还叫慈禧为“亲爸爸”,这就更奇怪了

  • 都姓的起源是哪里?中国和韩国的都姓原来来源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战国,公孙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都姓的起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部《来自星星的你》捧红了现实世界的金秀贤,也为艺术画廊增添了都教授这个人物形象。都教授虽然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可他的名字却是典型的韩国姓名。都姓在韩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姓,在中国则是一个小姓,但是,韩国的都姓来自于中国的都姓,他们拥

  • 郭子仪干过哪些“蠢事”?看似愚蠢其实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干过哪些“蠢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玄宗时期,有一位武将,名叫郭子仪。郭子仪用兵如神身救国20余次,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没有成名前,在朔方节度使麾下当牙将。当时,朔方节度使麾下还有一位牙将,名字叫李光弼。郭子仪与李光弼性格不合,

  • 24岁封万户侯当宰相,邓禹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禹,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邓禹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东汉朝代中,最强的青年就是邓禹。邓禹从小就非常的勤奋好学,据说他在13岁的时候就能够通读诗经,被人称为神童。后来邓禹到长安去学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刘秀。当时刘秀还没有发迹,两人因为性格相投,所以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