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眼龙”皇帝萧绎有什么成就?他的妃子为什么化妆只化半个脸?

“独眼龙”皇帝萧绎有什么成就?他的妃子为什么化妆只化半个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08 更新时间:2024/1/18 16:31:24

“独眼龙”皇帝萧绎有什么成就?他的妃子为什么化妆只化半个脸?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皇家读书人中,出名的有三家。一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一家是二李:李璟和李煜;还有一家就是四萧:梁武帝萧衍,梁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再就是梁元帝萧绎。

其中的萧绎,又是“四萧”之中的佼佼者,文学成就堪称翘楚。但他又是个亡国之君,导致梁朝灭亡的原因,是他性情的改变。而引起性情改变的诱因,就是年轻时候的一段婚变。

徐昭佩是信武将军徐绲之女,梁元帝萧绎的正妻。公元517年嫁与当时还是湘东王的萧绎,成为湘东王妃。

初为人妻的徐昭佩,这时候应该是一个艳光四射的大美人,否则也不会获得萧绎的欢心,很快的为他生下儿子萧方、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

三曹

但此后不久,他们俩人的婚姻出了问题。

出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所致,还是徐昭佩孤傲冷艳的性格所使然,现在也说不清楚。反正俩人开始闹起矛盾来。

徐昭佩对萧绎的反击方式是冷战,萧绎来她这里,她不给他好脸,不光不给好脸,还只给他半个脸:

“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南史·梁元帝徐妃传》)

萧绎小时候得过病,得病之后眼睛瞎了一只。当萧绎来到她的寝宫,徐昭佩化妆只化半边脸,那意思就是你只有一只眼睛,看东西也就只能看一半,既然你来了,那我只给你半边脸就够了。

萧绎看到她这么讥讽自己,气得破门而出。

半边脸

徐昭佩还生性喜欢喝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只要一来到萧绎的房间,一定会吐在他的衣服里。

像这样的人哪还有做王妃的样,简直就是一个超级辣女呀。后来萧绎再也不到她这里来了。

旁人劝她,她不以为然,觉得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去,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倒也好了。

萧绎他这一疏远倒好,那徐昭佩更是胆大妄为起来,你不是冷落我吗?那好,我就找别人来抚慰我受伤的心灵,给你戴绿帽子!

和尚

她先是和瑶光寺的和尚智远私通,后来又看上美男子贺徽,就把他邀到普贤尼寺,在白角枕上写诗互相赠答。

这样偷偷摸摸的觉得还不过瘾,最后又把萧绎的随从,美少年暨季江揽入怀中。

这时的她已是个中年妇女,但从暨季江的评价来看,她还是很有魅力的:“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暨季江的评价翻译成如今的大白话,柏直的狗虽然老了,但还能够狩猎;漂阳的马虽然老了,但还保留着原本的雄骏;虽然是岁月不饶人,徐王妃也老了,但她的风韵犹存。

私通

后来萧绎爱妾王氏去世,萧绎将王氏的死,完全归咎于徐妃。

因为徐昭佩曾做过这样的事情,被萧绎冷落的小妾,她邀请她们一起交杯共饮;但如果被萧绎宠幸的姬妾有孕了,她便醋劲大发,想办法杀之而后快。

所以萧绎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她的爱妾王氏,是被徐昭佩给害死的。

最后萧绎在忍无可忍之下,逼令她自杀。

徐昭佩自知不能幸免,便投井而死。徐昭佩死后,萧绎令人把她尸体捞出来,再送还给徐家,说是“出妻”。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休妻。

惩罚

据说萧绎后来写的一首《荡妇秋思赋》,就是专门描述徐昭佩淫秽行为的。

可能正是徐昭佩对他生理上的嘲讽,对他感情上的伤害,导致了他后来强烈的自卑心理。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指出,对自卑的补偿可能成为人进取的动力,萧绎就是这种因自卑而补偿性努力的人。

于是他拼命读书,试图通过读书解决内心的自卑,或者是没有安全感的恐慌。

当书越读越多,也得到文人们更多的尊重后,他更是真心的爱上了读书。

他就是这样,竭力塑造一个优秀的、为外界所喜欢的外壳,同时竭力掩饰内心那个自卑、怯懦的真实自我。

城破

后来他博学多才,研究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包容万象。

除去作为文学家、诗人、学者、皇帝、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家;中医可达名医水准;围棋方面写了好几本棋谱研究的专著;姓氏学方面堪称专家,另外还是个玄学高手。

但是做皇帝和研究学问是两码事,做学问,特别是搞艺术,需要感性思维,脑子里要充满想象。但当皇帝需要的是面对现实,要有理想思维,有时候幻想反倒会害了自己。

萧绎最终恰恰就是因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幻想,才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他当皇帝后的第三年,与强大的邻国西魏发生了争斗,在敌人大兵压境,数万军队正团团围住城池之际,萧绎为了显示其文人本色,卖弄儒雅,不忙于组织抵抗,居然还有闲情与臣下一起讲解《老子》。

但这种伪装的镇定,很快被残酷的战争所粉碎。不久江陵城破,萧绎身死国灭。

标签: 南北朝萧绎

更多文章

  • 宋真宗泰山封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场闹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宋真宗

    宋真宗泰山封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场闹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泰山封禅,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千百年来数百位皇帝,也只有六位皇帝完成过泰山封禅,还有武则天在嵩山封禅。不过,这样几位皇帝的封禅中,只有送真实的封禅被人们认为是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这又是为何

  • 楚庄王在内政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庄王,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庄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楚庄王没有得到过周天子的认同,也没有召开会盟集结众诸侯国,但却为陈国讨伐夏征舒,灭陈又复陈,对郑、宋两国国君施以仁义。也就是说,楚庄王行霸主之事,他的霸主地位理应被认可。楚庄王在位期间,他在楚国内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 光武帝刘秀有十一个儿子,他到底是想立嫡还是立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光武帝刘秀有十一个儿子,据说其中最聪明的是第四子刘阳,为什么说他最聪明呢?史书上给出了两个例子。天下大定之后,为了弄清东汉到底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多少GDP,刘秀下令进行全国经济大普查。接到命令之后,各地的官员就开始行

  • 揭秘:光武帝刘秀是怎么对待功臣和文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纵观中国历史,开国皇帝坐稳江山后,为了加强专制集权统治,往往会对功臣采取“狡兔死,走狗烹”的方法。不过,汉武帝刘秀在这一方面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天下大定之后,刘秀并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杀有功之臣。为了消除骄臣悍将的威胁,他采取

  • 文聘:荆州第一名将,曾两度击败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聘,三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文聘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此人名为文聘,字仲业,是荆州宛人,原本是刘表的麾下。众所周知,刘备自公元201年左右,就前往了荆州依附刘表,并在此经营了七年。在这七年中,他不但厚树恩德,收拢众心,赢得了荆州的民心,还一直在寻访人才。他向名士司马徽问贤,就是最好的佐证。然而彼时早已成为了

  • 高顺:三国被埋没的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高顺,三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高顺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麾下的高顺。高顺,表字不详,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当初他在吕布麾下的时候,不受吕布重用,甚至吕布将剥夺了他的兵权,交给魏续,只在需要行军打仗的时间,才交还给他,他也不生气。《英雄记》记载:“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

  • 明朝兵部尚书熊文灿,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熊文灿,明朝

    对熊文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十年,大明的整个战局日益出现严重危局的现象,自从兵部尚书张凤翼兵败自杀后,环顾整个朝臣,竟然很难选任一位能通晓军事堪当大任的人。不久,他想起了此前回乡守丧的宣大总督为杨嗣昌,于是任命他做兵部尚书,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

  • 光绪为什么不效仿康熙直接动手抓慈禧呢 真相却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光绪

    光绪为什么不抓慈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这样的事情,也许看起来很相似,但是事实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有的是必然的,有的则更应该归因于运气。在这种夺权的游戏当中,或者是如唐太宗李世民,又或是明成祖朱棣,自身的实力本身就不凡,硬杠;或者说是取巧

  • 老佛爷一词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光绪会叫慈禧为亲爸爸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和慈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记得剧中对太后的称呼“老佛爷”,这个称呼其实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慈禧就被人称作老佛爷。不过,老佛爷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用来称呼什么人的?除了这个,光绪还叫慈禧为“亲爸爸”,这就更奇怪了

  • 都姓的起源是哪里?中国和韩国的都姓原来来源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战国,公孙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都姓的起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部《来自星星的你》捧红了现实世界的金秀贤,也为艺术画廊增添了都教授这个人物形象。都教授虽然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可他的名字却是典型的韩国姓名。都姓在韩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姓,在中国则是一个小姓,但是,韩国的都姓来自于中国的都姓,他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