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献公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他上位后对秦国有何贡献?

秦献公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他上位后对秦国有何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88 更新时间:2024/1/5 14:10:3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献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完成了秦国的迅速崛起,为大秦帝国的基业奠定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秦国变法事业的先驱者并非一代明君秦孝公以及商鞅,早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秦国就在他的组织下进行变法改革了。与儿子不同,秦献公的即位以及变法并不顺利,甚至是四处碰壁。然而秦献公雄才大略,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近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秦国的事业,做到了仅凭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为后继者树立了伟大的榜样。回国之路各种坎坷、祖国的积贫积弱、变法图强面对的阻碍,且随笔者一道,一睹秦献公是如何披荆斩棘,完成这华丽丽的逆转吧。

一、非复强盛,举步维艰

嬴氏部落在商朝时为贵族,世代辅佐商朝,先祖蜚廉与恶来因为愚忠商纣王而导致嬴秦部落受到周王室打压,起步非常低。但在秦非子、秦庄公、秦襄公等明君的带领下,秦暴霜露、斩荆棘,逐步成为一个身居西方的庞然大物。秦穆公时,秦国参与中原争霸,“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在大批贤臣良将的尽心辅佐下,秦遂“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以至步入春秋强国之列。

然而好景不长,在秦献公死后,秦国事业逐步下滑,哪怕后继者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继续向晋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与楚靠拢,但秦国的事业却与邻居晋国形成强烈的对比:时晋灵公顽劣成性,晋国由卿族把持,秦国打不过;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秦桓公阴攻晋之肋,被晋国卿族之一魏氏的令狐文子大败;后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被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六卿轮番执政,秦国的事业几近崩溃。若不是因为“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六卿轮番执政导致晋国内讧,很有可能秦国就被晋国灭了,但“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早已不复大国之威,甚至被晋国的压制下举步维艰。

二、哀鸿遍野,明君返国

“三家分晋”后,秦国的威胁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岌岌可危。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完成变法强国,以李悝、吴起为左膀右臂,侵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不愿挨打,屡屡攻魏想要夺回西河,被名将吴起打败,没有一次成功,反而是吴起乘胜攻破函谷关,进逼秦都,魏军势如破竹,秦国上下竟无人能敌。在阴晋一战中,秦惠公举全国之力,率领五十万军队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但在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魏武卒面前被一举击溃,战场上哀鸿遍野,秦国上下深以为耻,急切寻求一位能够有所作为,能打败“无敌”的魏武卒的明君。

在秦穆公之后,秦国国君大都没有作为,甚至不是短命、就是被废,国家动荡不安,在正值外患之际,内忧成了几乎压倒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父亲早逝,叔祖父嬴悼子夺得君位,年仅十岁的公子嬴师隰不得不过上流亡他国,背井离乡的生活。在魏强秦弱之际,嬴师隰是目睹了秦国被魏国处处挨打的全过程,但他深知仅凭现在的自己是没办法挽救秦国于水火的,在流亡魏国的二十九年内,嬴师隰过着寄人篱下的卑微生活,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积极学习研究魏国的强国经验,一边密切注视秦国国内的局势,静等回国夺位的时机。秦后惠公十三年(前387),秦后惠公嬴仁去世,仅两岁的秦出公嬴昌即位,国政由其母主把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秦出公嬴昌母亲重用外戚和宦官,还因为赏赐过多而使得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引起了近乎全秦人的不满,在上下一片呼声中,嬴师隰觉得时机已到,决定从魏国返秦。

三、大刀阔斧,逆转困境

魏武侯想要借机扶持一个亲魏的傀儡国君,提出护送嬴师隰回国夺位,但被嬴师隰婉拒,因为秦魏已经互为世仇,若是由魏国送他回去,那秦国将可能永远没有翻身之地,因此决定只身返秦。在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嬴师隰终于夺回了本在三十年前就该属于他国君之位,并决定在秦国效仿魏国的变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秦献公元年(前384),秦献公首先废除了导致秦国人才大量流失的活人殉葬制度在即位第二年,秦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誓夺河西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摆脱旧贵族奴隶主的限制。此外,秦献公还为户籍相伍,颁布了“连坐”制度,在秦献公执政时期,秦国退出诸侯争斗,专心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国人均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洗刷屈辱,国内的旧奴隶主和新地主阶级都渴望得到来自国君的赏赐,秦人对恢复秦穆公嬴任好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

在压抑了数年,秦献公同样等到了第二个时机: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于是秦献公迅速发起战争,在洛阳打败韩、魏两军,受到周天子的赏赐。这一战不仅是这么久以来秦国第一次打败魏国,还一举提升了秦国的国际地位,秦人仿佛看到往昔的荣耀。秦献公与亲人尝到了变强和战争的甜头后,国内上下掀起狂热的请战热潮,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与晋战於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襜霡”,这是秦国取得的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胜利,秦献公本人也被周天子赐予与秦穆公嬴任好一样“伯”的称号,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还占领了庞城。但在秦国国运蒸蒸日上时,秦献公却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说秦献公是秦国昏暗前进道路的引路人一点也没错,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是他忍辱负重,在魏国偷师学艺,造福祖国。他是秦国变法图强的设计师,尽管他的变法并不彻底,国内旧奴隶主势力和新兴地主间矛盾逐步升级,但他及时通过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大胜利,有了东出的资本。最为重要的是,在他的以身作则和熏陶下,其子秦孝公也是变法的维护者和发展者,也有了这对父子的努力,“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标签: 秦献公战国

更多文章

  • 明朝三大才子为什么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解缙,明朝

    在今天,如果我们有人被人称为才子,肯定标志着这个人很有出息,但是,在古代中国,称为才子的人,一旦拥有个性,与“狂”连在一起,则往往命运多舛,特别是明清时代,混迹官场的个性才子,出路非常窄,结局大多悲惨。明朝有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排列第一,其余两位分别是杨慎和徐渭,当然,这两位仅仅是才气接近解

  • 明朝大臣刘子钦在科举考试时,发生过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子钦,明朝

    大家好,说起刘子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404年,南京贡院外的客栈里,来了一位鬼鬼祟祟的中年人,这位中年人是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进入客栈后,径直找到一位叫刘子钦的考生。主考官对刘子钦说:“你这次高中会元,我愿意再帮你一把,让你连中三元!” 没想到,刘子钦却十分不屑地对主考官说:“谢谢

  • 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的丘福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丘福,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丘福。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

  • 为什么说勤妃陈氏是人生赢家?她有着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勤妃,清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勤妃的故事。在后宫之中,王者只有一个:未来的太后。赢家却可以有很多,他们不像太后那般,儿子坐上皇位,自己万人之上,“以天下养之”,却也能够在相对还不错的待遇下安享晚年。例如乾隆朝的庆妃,因为养育过嘉庆即便没得宠,却地位崇高。康

  • 与胡亥不同的是,朱厚照为何没有影响到明朝的气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厚照,胡亥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数百位君王,这其中从来都不缺少一些反面教材,其中正德皇帝朱厚照和秦二世胡亥算是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两位皇帝拥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比如贪玩享乐,以及各种奇思妙想,但不同的是,朱厚照虽贪玩,可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大明王朝的气运。而胡亥就比较惨了,直接把父亲历尽千辛万苦统一的中原拱

  • 愉妃:最早嫁给乾隆妃子之一,背叛乾隆走到了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愉妃,清朝

    对愉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第四位帝王,在位六十年,享年八十九岁。清代,自从后宫制度趋于完善,基本上,在没有特殊情况之下,每三年举行一次选秀活动,满汉蒙八旗家族从13岁,到17岁的少女都要等待被选择。乾隆年间,选秀更加严格,除去适龄女孩

  • 历史揭秘:伍子胥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潮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但在民间,却被人称为“潮神”,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叫他?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传说春秋战国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于是派出文种求和,表示愿意去吴国称臣。此计骗过了夫差,却瞒不过太师

  • 在汉末三国时期,两位名为“张允”的历史人物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允,三国

    众所周知,姓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是别人记住你的第一印象。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举例来说,当时存在三个名为“李丰”的历史人物。其中,

  • 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赵姬的身世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嬴政,秦朝

    嬴政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是赵姬,那她的身世是怎么样的?其中最众说纷纭的便是,这位皇太后的身世了。要知道,史书上并未详细记载其出身和家族甚至连真实名字也无人知晓,只能以“赵失载”称之。由此可见,这位生下千古一帝的女人,她的历史身份却是一大空白。越是未知,越引人探究。后世有史学家,猜测

  •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那么多,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他?明太祖朱元璋,他的一生,称得上是传奇的典范。从放牛娃到九五至尊,朱元璋雄才大略。但是一生传奇的朱元璋,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却令所有的人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