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没有开疆拓土的宋仁宗 为何被后人尊为千古仁君

没有开疆拓土的宋仁宗 为何被后人尊为千古仁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60 更新时间:2024/2/8 16:14:48

代有个制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意思是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以宰相、御史为代表的行政、司法系统的讨论,皇帝不能独断专行。宋仁宗一直敬畏着这种法度。

网络配图

仁宗很喜欢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佐想做宣徽使(类似于皇家总管),张贵妃给仁宗吹吹枕边风。仁宗本来就是个糯米团子,很好讲话,立即满口答应。可仁宗的决定在“廷议”(类似于内阁部长会议)时没有通过。过了段时间,张贵妃故态复萌,仁宗也再次答应。那天临上朝,张贵妃送皇帝到殿上,抚着他的背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皇上说:“得!得!”

果然下圣旨任命张尧佐做宣徽使,谁知包拯坚决反对,说这个动议不是早就否决了吗?皇上您怎么可能推倒前议?“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最后仁宗只好收回成命。回到内廷,张贵妃前来拜谢,皇帝举袖拭面,埋怨道:“你只管要宣徽使,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宋仁宗看重自守之道,与其性格比较懦弱有关。仁宗是真宗第六子,从小长在深宫,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世面,加上真宗前面的儿子大都夭折,对这个儿子看得特别重,非溺爱,宋仁宗自小比较老实。不过,最重要的还在于宋仁宗对国家前途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在仁宗看来,个人的一些事能否办成不是特别要紧,真正要紧的是不能办错天下大事,让国家陷入危境。宋仁宗曾说:“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

网络配图

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南宋陈亮《中兴论》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某次,有人劝宋仁宗独断专行,宋仁宗如此回答:“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这两段话的意思其实差不多,都是说皇帝办错事比较难改,臣下办错事相对易改,还是讲“宪度”、尊重“廷议”制度为佳。

皇帝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极有作为,让一个时代打上了个人的鲜明印记,这是雄才大略型的,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等;一种是像宋仁宗这样,自己没有多少作为,却讲究自守之道,放手发动别人去作为,结果,皇帝也当得像模像样。

网络配图

仁宗朝,北宋的经济化获得较大发展,史家将其称为“仁宗盛治”。仁宗驾崩时,“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钱哭于大内之前”。消息传到洛阳,市民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使整个城市“天日无光”。讣告送至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拉着来使的手大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还说要为宋仁宗设“衣冠冢”,足以说明宋仁宗在当时的威望之高。

宋仁宗的自守,不是无能,在某种意义上,它暗合了古人所说的“无为而治”

标签: 宋仁宗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刘备为什么不让张飞做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大将,此人和许褚马超都有对手戏。武艺高强,号称五虎上将之一。不过刘备并不让做侍卫,而是让赵云做了自己的侍卫长。那么刘备为何不让张飞做侍卫?网络配图其一,张飞有大将之才。张飞绝对不是演义中的人物,只知道莽莽撞撞,动辄用柳条鞭子打人。此人有时也很会用兵,当年长坂坡大战,刘备乃派张飞去断后

  • 李自成破城在即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兵分两路,直扑北京:其一路山西,经太原、宁武、大同、宣化等地,趋居庸关;另一路出河南,经卫辉、彰德诸府,入河北,经邢台、河间,趋保定。约定会师于北京。崇祯心忧如焚,对诸臣不无抱怨地叹气说:“你们怎么不知道为朕分忧

  • 李自成的屈辱事:两度被妻子背叛,闯王变绿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的屈辱事

    在王宝强婚变这件事上,广大网民声援王宝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和宋二人违背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传统道德。俗话说,万恶淫为首,不管是说出天大的花来,婚内出轨就是违反对于家庭的承诺,对于婚姻的承诺,这不只是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也是对现代婚姻家庭的赤裸裸的背叛。再把时间拉回到古代,咱聊一聊历史上的一位绿帽子王。

  • 灭吴两大名将:一个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预

    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直,所以基本上靠边站。杜预从小就是令人恐怖的学霸,什么书都看,政治、经济、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工程等无所不通,笑傲文理工,类似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别人送他外号叫“杜武库”,意思就是他像个仓库

  • 顺治问大清何时灭亡 他说了两句话后来全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顺治

    清朝的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面对声势浩大的汉人反清热潮,顺治对满清统治中原一点底都没有。他曾经暗示满臣,如果在中原站不住脚,还回到盛京去。正因为顺治对大清统治忧心忡忡,所以每遇高人便问大清国运,想知道大清何时灭亡。结果,一个大喇嘛说了两句话,后来全部应验了。网络配图《清稗类钞》是清代掌

  • 宫廷趣闻:康熙的“;外教”;都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

    在皇宫西北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北堂在今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既有南堂,为什么还要建北堂呢?这要从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及传教士之间的故事说起。康熙一朝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年间来华的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五人最为重要。网络配图白晋(JoachimBouve

  • 遗憾!刘备在白门楼为何不招降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三国武将中,与关羽关系比较好的魏国名将,就是张辽和徐晃。尤其是张辽,和关羽还有渊源。当吕布白门楼被绞死的时候,张辽曾经大骂曹操,曹操要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亲

  • 三国关兴张苞:同是名将之子皆是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兴张苞

    关兴张苞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其中,关兴是名将关羽的儿子,张苞则是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长子。两人从小便是好朋友,好兄弟,并且关兴张苞还曾经结义。同时,关兴张苞也因为父亲关羽和张飞的关系,两人并称为“小关张”。关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关兴也是一位和关

  • 揭秘:一代名将狄青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狄青

    北宋著名的两位名将狄青和岳飞最后的结局都十分凄惨,俩人都被冤屈致死。众所周知,岳飞被秦桧扣上了“莫须有”的帽子,最终被赐死。网络配图那么,狄青怎么死的呢?后人总结狄青之死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北宋政治环境来说,北宋朝廷重文轻武,虽然狄青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还是比不上一纸文凭的重要性。范仲

  • 著名宰相刘墉和和珅纪晓岚之间的渊源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宰相刘墉

    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刘墉这个人物家喻户晓,而在剧中刘墉的形象也是深得人心,乾隆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又很无奈。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