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三十年不理朝政?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三十年不理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27 更新时间:2024/2/8 16:14:52

导读:作为一代帝王,上朝理政是其分内之事。可是在明朝的万历皇帝却三十年不理朝政,这是为何呢?有人说是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也有人说他是染上鸦片烟瘾等等。但更多的人认为,万历是因为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才不愿出宫门,不理朝政的。究竟历史真相如何呢?

网络配图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可是万历皇帝刚主持朝政才十四年居然开始不上朝,从此之后的三十年里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万历皇帝16岁的时候,太后、大臣们便给他选择王氏和刘氏作为皇后和昭妃,然而叛逆的万历根本不喜欢这样强加的婚姻,更不喜欢皇后和昭妃,于是对这两个妻子十分冷淡。

万历20岁时,偶然临幸一王姓宫女,后得长子朱常洛。在当时,正宫皇后没有生出嫡长子的情况下,按惯例朱常洛应该立为太子。可是后来,万历遇到了自己心中的红颜知已,一生最爱的女人郑贵妃。郑氏本是一个宫女,因容貌秀美,机智聪明得皇帝的喜爱,很快被封为贵妃。两人相互封为知己,朝夕相伴,简直一刻也不能分离。四年后,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万历皇帝爱屋及乌,对刚出生的孩子表现了极大的宠爱,直接将郑贵妃晋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此同时想将朱常洵立为太子。

网络配图

万历这一想法遭到群臣的反对,大家认为废长立幼是不合宗法礼制的,为了社稷,坚持要立皇长子为太子。群臣的反对令万历招架不迭,只好极力镇压。于是把户科给事姜应麟等强烈反对的大臣都贬了官、问了罪。后来慈圣太后知道了便对其进行质问。于是万历就将册立太子的事推迟,采取“拖”的方法。

为立太子的事情,万历和他的全体朝臣相对抗,谁也压服不了谁。这让万历大伤脑筋,也大为恼火。后来万历采取不上朝的方法,同他的大臣们消极对抗。幸而官僚体制还起作用,就是没有皇帝,内阁及部府仍然照常工作。有事陈奏上去,皇帝不批,就等于默认,便照章办理。谁再说立太子的事,他就“留中”,让疏文自动作废,外间就无法知道真相了。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万历怕自己一旦殡天,朝纲大乱,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于是不得册立朱常洛为太子,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终于结束了。

网络配图

然而有两点万历仍然值得肯定,其一万历皇帝并没有因大臣与之作对甚至漫骂皇帝贵妃而杀掉一人,是相当宽仁的。其二不上朝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国家大小事情都是万历处理的,大的比如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明、日的壬辰战争一直在万历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就其深层次的原因来讲,万历皇帝不上朝的主要原因是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万历觉得自己的皇权受到了压抑,于是用消极的方式来对抗。

标签: 万历皇帝

更多文章

  • 没有开疆拓土的宋仁宗 为何被后人尊为千古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

    宋代有个制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意思是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以宰相、御史为代表的行政、司法系统的讨论,皇帝不能独断专行。宋仁宗一直敬畏着这种法度。网络配图仁宗很喜欢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想做宣徽使(类似于皇家总管),张贵妃给仁宗吹吹枕边风。仁宗本来就是个糯米团子,很好讲话,立即满口答

  • 揭秘三国刘备为什么不让张飞做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大将,此人和许褚马超都有对手戏。武艺高强,号称五虎上将之一。不过刘备并不让做侍卫,而是让赵云做了自己的侍卫长。那么刘备为何不让张飞做侍卫?网络配图其一,张飞有大将之才。张飞绝对不是演义中的人物,只知道莽莽撞撞,动辄用柳条鞭子打人。此人有时也很会用兵,当年长坂坡大战,刘备乃派张飞去断后

  • 李自成破城在即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兵分两路,直扑北京:其一路山西,经太原、宁武、大同、宣化等地,趋居庸关;另一路出河南,经卫辉、彰德诸府,入河北,经邢台、河间,趋保定。约定会师于北京。崇祯心忧如焚,对诸臣不无抱怨地叹气说:“你们怎么不知道为朕分忧

  • 李自成的屈辱事:两度被妻子背叛,闯王变绿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的屈辱事

    在王宝强婚变这件事上,广大网民声援王宝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和宋二人违背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传统道德。俗话说,万恶淫为首,不管是说出天大的花来,婚内出轨就是违反对于家庭的承诺,对于婚姻的承诺,这不只是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也是对现代婚姻家庭的赤裸裸的背叛。再把时间拉回到古代,咱聊一聊历史上的一位绿帽子王。

  • 灭吴两大名将:一个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预

    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直,所以基本上靠边站。杜预从小就是令人恐怖的学霸,什么书都看,政治、经济、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工程等无所不通,笑傲文理工,类似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别人送他外号叫“杜武库”,意思就是他像个仓库

  • 顺治问大清何时灭亡 他说了两句话后来全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顺治

    清朝的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面对声势浩大的汉人反清热潮,顺治对满清统治中原一点底都没有。他曾经暗示满臣,如果在中原站不住脚,还回到盛京去。正因为顺治对大清统治忧心忡忡,所以每遇高人便问大清国运,想知道大清何时灭亡。结果,一个大喇嘛说了两句话,后来全部应验了。网络配图《清稗类钞》是清代掌

  • 宫廷趣闻:康熙的“;外教”;都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

    在皇宫西北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北堂在今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既有南堂,为什么还要建北堂呢?这要从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及传教士之间的故事说起。康熙一朝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年间来华的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五人最为重要。网络配图白晋(JoachimBouve

  • 遗憾!刘备在白门楼为何不招降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三国武将中,与关羽关系比较好的魏国名将,就是张辽和徐晃。尤其是张辽,和关羽还有渊源。当吕布白门楼被绞死的时候,张辽曾经大骂曹操,曹操要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亲

  • 三国关兴张苞:同是名将之子皆是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兴张苞

    关兴张苞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其中,关兴是名将关羽的儿子,张苞则是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长子。两人从小便是好朋友,好兄弟,并且关兴张苞还曾经结义。同时,关兴张苞也因为父亲关羽和张飞的关系,两人并称为“小关张”。关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关兴也是一位和关

  • 揭秘:一代名将狄青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狄青

    北宋著名的两位名将狄青和岳飞最后的结局都十分凄惨,俩人都被冤屈致死。众所周知,岳飞被秦桧扣上了“莫须有”的帽子,最终被赐死。网络配图那么,狄青怎么死的呢?后人总结狄青之死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北宋政治环境来说,北宋朝廷重文轻武,虽然狄青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还是比不上一纸文凭的重要性。范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