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唐宋诸位诗人是如何描述清明时节的?

解密:唐宋诸位诗人是如何描述清明时节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4/1/19 6:55:04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 4月5日。

2008年,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其实,在唐宋时期,清明就是法定假日,短的话放假四天,长则七天。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期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早在西周时,人们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曾提及一个齐国人,向妻子吹嘘自己跟有钱有地位的人在一起吃饭,原来却是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已经开始盛行。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颁布敕令,将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于是,扫墓成了社会风俗。

那么,唐宋诗人是如何吟《清明》的呢?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形式多样。但是,杜牧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路上行人欲断魂”,着重写诗人的情感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触景生情,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望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焕然一新的景象,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前抑后扬,相映成趣。这首诗,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巧妙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北宋诗人王禹偁的《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北宋诗人王禹偁笔下的清明显得与众不同:没有花也没有酒的清明节,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像山野荒寺修行的僧人一样,使人觉得冷落萧条。一切对于诗人来说都显得很淡漠,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王禹偁借写清明,写出了过去读书人的贫困生活和苦学精神。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品味着孤独,苦苦地追寻。看似做作而自恋,但这首诗从语言到情绪上的淡泊还是比较到位的。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可以说是清明诗的又一境界和新的高度。

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叹。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形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政治上的坎坷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总之,诗人生动地描绘了万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与杜牧诗不用典故,没有华丽的词藻,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两首诗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标签: 唐宋诗人清明节

更多文章

  • 奴隶出身的郭皇后30岁高龄嫁给曹丕一生无所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丕,郭皇后,郭女王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她的名字很特殊,叫做郭女王,感觉在那个年代能有人敢叫这样的名字简直很有勇气的有木有?所以,今天小编跟各位只说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郭女王名字的来历,第二个问题是她为什么是奴隶出身,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她怎么能一生没有孩子还能成为皇后的!首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她的名字,据说这个

  • 韩侂胄官居宰相为岳飞平反下葬后被斩首送至金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侂胄,宋朝,岳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暴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国所俘,辉煌一时的北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们不思收复中原,却贪图享乐、苟且偷安,过着“今朝有酒

  • 高滔滔四岁入宫皇上独宠 经历三朝终成一代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滔滔,宋朝

    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皇后,宋神宗赵顼生母。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赵祯没有嫡亲子嗣继承大统,便决定把四岁的侄子赵曙(濮王赵允的儿子)接入宫中,由曹皇后培养。这时曹皇后把自己四岁的外甥女高滔滔也接入宫中,也由曹皇后一手栽培。赵曙与高滔滔年纪相同,天天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渐渐产生了感

  • 隋朝风水师萧吉自喻诸葛孔明 却靠拍马屁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吉,隋朝

    隋朝的官办“丝绸之路招商活动”随着杨坚夫妇对太子杨勇的印象越来越差时,杨勇害怕太子地位不保,也十分焦急地想着对策。于是,一次杨勇对父亲杨坚说家里闹鬼,有很多鼠妖。杨坚也很重视,就派当时全国最好的一个风水师去降妖捉鬼,不料却上演了“东宫赶鬼”的闹剧。结果是,杨勇的形象大跌,更加坚定了杨坚废太子的决心。

  • 连清太祖都畏惧的明末名将熊廷弼 死于意气用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熊廷弼,明朝

    明天启五年(1625)八月,在大明王朝的九大边镇上,一颗人头在轮流传视。九边的军官将士看到无不悲苦心寒,士气低落;百姓见到无不深抱不平,扼腕叹息。这个被传守九边饱受巨大冤屈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连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要惧三分的熊蛮子——熊廷弼。浅谈明末辽东名将--熊廷弼面对辽东危局熊廷弼是最早提出坚城据守,

  • 揭秘:清帝逊位后谁最先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帝,溥仪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

  • 历史上两位“极品”“美食家” 竟用这个来招待客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

    人类是进化了的高级生物,有社会纲常、伦理高道德,在人类文明中,吃自己的同伴是一件泯灭天良的糟心事,就算是逼不得已,也是不能为之。一般来说,只有在灾荒、战乱等颗粒绝收、食物匮乏的特殊时期,才会出现一些食人惨象。吃掉自己的同伴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应该是悲怆而又哀伤的。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任何旁观者都说

  • 中国史上最狠毒皇后:隋文帝杨坚妻子独孤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皇后,隋朝,杨坚

    有智慧,巾帼不让须眉。隋朝能够建立,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姓独孤,是西魏、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母家为山东姓崔的门阀世家。独孤氏自幼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受到儒教礼法的教育,言行举止大方得体。杨坚建立隋朝后,独孤氏不贵余力地支持他的事业,内外政事都加以过问,提出的许多见解和

  •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鲜为人知隋名将韩擒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韩擒虎

    隋朝自581年杨坚取代北周,自立为帝开始,至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李渊废隋建唐结束,隋朝仅仅存在存在38年。历史上通称隋唐并称,但昙花一现的隋朝往往被289年国祚的唐朝所掩盖。隋唐之际风云际会,人们往往熟知秦琼、尉迟恭、李靖、李勣等唐初名将,而对隋朝的名将却知之甚少,应读者朋友的要求,小编特

  • 千古第一人!一介书生虞允文竟能大破金兵40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虞允文,宋朝

    1161年10月金国皇帝完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然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坐海船南逃。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江,对江南志在必得。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书生挺身而出,将金军击退,最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