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弘曕为什么叫“圆明园阿哥”?弘历很喜欢他却为何又把他吓死?

弘曕为什么叫“圆明园阿哥”?弘历很喜欢他却为何又把他吓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80 更新时间:2024/1/15 12:42:06

弘曕为什么叫“圆明园阿哥”?弘历很喜欢他却为又把他吓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雍正最小的皇子弘曕由于生在圆明园中,因此他的乳名就叫“圆明园阿哥”。乾隆皇帝弘历对这个弟弟非喜爱。可是,由于弘瞻跪在弘历曾经跪的地方上,弘历便削夺了弘瞻一切职爵,最终把弘瞻吓死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弘历为什么要这样小题大做呢?

(弘曕剧照)

弘曕的生母刘氏是个汉人,她是管领刘满的女儿。雍正七年,她以答应的身份入侍宫中,由于她“秉性柔嘉……益懋谦怀”,得到了雍正的喜爱,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又先后晋升为常在和贵人。

其实,雍正是个事业心特别强的皇帝,对女色一不以为意。据史书记载,有时甚至一月他才踏进后宫一步。再加上后宫一向是满洲八旗贵族女子的天下,汉人女子往往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刘氏能得到雍正的垂怜,这自然十分幸运。

不过,刘氏的福分还不止于此。

雍正十一年,刘氏诞下了皇六子弘曕。这年,雍正已是53岁的年纪。老来得子,自然对弘曕疼爱有加,刘氏也因育嗣有功得封为谦嫔。

然而谁也没想到雍正十三年,“仍照常办事”的雍正突然驾崩。在一片慌乱中,皇四子弘历得继大统,成为清朝的第6位皇帝。

此时,雍正留于世上的皇子,也只剩下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皇六子弘曕了。

对于弘历来说,弘昼虽然只比他小1岁,但是个行为荒唐的人。

而弘曕才3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又特别天真活泼。因此,弘历对他更喜爱,亲自为他挑选了大儒沈德潜做他的老师。

弘曕聪明好学,再加上又是名师指点,他的学业进步很快,在诗词上更是“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

弘曕博学多识,自然让身为皇帝哥哥的弘历倍感欣慰。

(弘历剧照)

弘历作为皇帝,很希望皇弟们能帮他分担政务。显然弘昼是没有可能了,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弘曕身上,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国之梁柱。

为了培养弘曕的政务能力,弘历早早就把管理武英殿、八旗护军营等事务交托给他,待他熟悉后,又令他督管造办处事务。

不仅如此,当果亲王去世后,由于果亲王的爵位没有人承袭,弘历又把弘曕过继给果亲王,以袭承爵位。

说起来,果亲王在世时兢兢业业,深得雍正和弘历信任,因此得赐双俸。比起其他亲王来,果亲王的家产自然要丰厚许多。

弘曕年纪轻轻,便轻而易举得到了万贯家财,按弘历的意思是想他过得更加舒坦一点。但弘曕偏偏是个财迷,他平时生活颇为节俭,所获得的俸禄都拿回来藏在家里。但他犹嫌不够,仗着自己是皇帝宠爱的弟弟,四处疯狂敛财,开煤窑,夺民地,让地方官托卖贵重物品以牟取暴利……

弘历认为弘曕这样做,不仅有失身份,还有受贿之嫌,于是暗中便派人查访。结果发现,弘曕经常托地方官员购置蟒袍、古玩、优伶等,且每次支付的钱远远不足他得到的物品的价值。

除此外,弘历还发现有些想升官的人走弘曕的路子,而他也上下周旋,甚至还私下把名单给军机大臣,嘱咐他们务必选用。

这种种行径,让弘历大为吃惊。他没想到弘曕不光毫无顾忌的贪财,并且还敢干预朝政。

其实让弘历更为难过的是,他发现他虽然处处为弘曕做打算,但弘曕却对他没有兄弟之爱。

有一次,弘历住在圆明园中的“九洲清宴”,夜里突然走火。当时诸王都纷纷赶来救火,反而住得最近的弘曕却最迟出现。他来后,亦不关心弘历是否安全,而是和诸王嘻嘻哈哈,像无事人一样。

弘历看在眼里,心里非常寒心,于是便对他的不满,又增了几分。

(弘昼剧照)

思来想去,弘历决定要好好敲打一下弘曕,让他吃点亏,也好改改他的坏毛病。

于是,在弘曕生母谦妃的寿辰时,本来按例应该赏赐宝玩等,但弘历偏偏没有这样做。

弘曕因此愤愤不平,几次在弘历面前出言挖苦。

弘历也不着恼,只是淡淡地说,你所得丰厚,但你一向对你的生母刻薄小气,不仅不孝敬她,还常常从她那里索要财物,你身为人子,怎么能这样呢!

谁知弘曕不仅不收敛,反而言谈间,流露出对弘历的怨憎之意。

于是弘历便决计再好好惩戒他一下。

弘昼和弘曕给崇庆太后请安。两人请安后,留下来陪崇庆太后说话。结果两人本跪坐在较远之处,说到高兴处,竟向前挪了几步。他们所挪的地方,偏偏是弘历平时跪坐的地方。

本来这也不算大事,但乾隆却大发脾气,并以“仪节借妄”的罪名,严厉地惩罚了他们俩。特别是弘曕,不光所有职务免除,还把他从亲王降为了贝勒,除此外罚银一万两。

一向恃宠而骄的弘曕,哪里经爱过这样严厉的惩罚,惊惧不安中竟一病不起。

弘历听闻后,心急如焚,一边遣医问药,一边亲临视疾,当他来到弘曕床前,已病入膏肓的弘曕已无法下床。但他强撑起来不断以头捣在被褥上,向弘历谢罪。

弘历看着非常难过,心里不由懊悔不已,于是赶紧恢复了他的爵位和职务,可是这一切都为时已晚,弘曕不久还是一病呜呼了。

标签: 清朝弘曕

更多文章

  • 揭秘:晋国著名外交家吕省是怎么说服秦穆公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省,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晋“韩原之战”,秦穆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晋惠公不仅兵败,还被俘虏了。秦穆公经过深思熟虑,加上秦穆姬以死相要挟,最终还是决定放晋惠公夷吾回国。然而,此时秦穆公的心中对此仍有所顾虑,万一晋惠公回国之后,让晋国的国力恢复了,

  • 董卓麾下五虎将是谁 为什么吕布只能排在最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东汉

    还不知道:董卓麾下五虎将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皇权衰弱,宦官干政,大将军何进计谋消灭十常侍,邀请董卓带兵进洛阳。但是,当董卓赶到的时候,何进和十常侍互相残杀,已经都死了。京城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董卓带兵控制了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权倾朝野

  • 清初的三藩之乱是怎么平定的?三位藩王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吴三桂,耿精忠

    清初的三藩之乱是怎么平定的?三位藩王结局如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决定撤掉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的藩王身份,导致爆发了三藩之乱。此后康熙皇帝先集中兵力对付平西王吴三桂,然后招抚尚可喜和耿精忠,目的是为了将吴三桂给孤立。吴三桂兵力毕竟不是清军的对手,最后是

  • 揭秘:魏延真的被诸葛亮设计谋害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的石像会跪在魏延的墓前,这个是一种猜测,魏延的墓现居于汉中市北门外两公里的石马乡,会叫这个名,是因为在魏延墓外有两个下跪的石马,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马岱;相传还有一个文官石像,那个跪着的文官手中拿着汉中地图,并且向魏

  • 田蚡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田蚡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田蚡

    田蚡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田蚡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应该对田蚡这个人物有些印象吧。剧中的主角自然就是汉武帝,而田蚡则是汉武帝的舅舅,但是,为什么他和汉武帝母亲王娡王皇后却是两个不同的姓呢?他们既然是亲姐弟,为何却是两个姓?田蚡当时身为丞相,他最终

  • 苏麻喇姑和康熙是什么关系?为何康熙对她这么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和康熙是什么关系?为何康熙对她这么特殊?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苏麻喇姑,对于熟悉清朝历史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是清朝康熙大帝在位时期的一位宫廷奇人,特别是关于她和康熙皇帝的关系更是引发无数人的联想。苏麻喇姑蒙古人原名“苏茉儿”后来改名“苏麻喇”,苏麻喇姑这个名

  • 孝庄死后康熙为什么不给她下葬?孝庄的临终遗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孝庄太后

    孝庄死后康熙为什么不给她下葬?孝庄的临终遗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孝庄太后,本名孛儿只斤·布木布泰,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早年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生下了爱新觉罗·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在顺治帝死后,她一心辅佐爱新觉罗·玄烨,让满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

  • 张丽华:陈后主的宠妃,出身贫寒但倾国倾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丽华,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丽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皇帝后宫的红颜祸水里,应该有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的一席之地。张丽华的亮点不仅在于她的绝代美貌,还在于她的头发。后人提起张丽华,总爱说发长七尺的张丽华。美丽长发成了张丽华的特征了。张丽华头发长七尺,浓黑如漆,光可鉴人

  • 才女徐惠:机智写下一诗给皇帝,被宠成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惠,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或许是唐诗宋词的无形熏染,每每提及唐宋女子,脑海便俨然生出了一种醉盈盈的臆想,想她是如何眼角眉梢夹带秀气,想她是如何朱唇皓齿梨花带雨。王昌龄曾有句子:“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飘飘然,如水墨诗意走出来一般,脚步细细,手臂轻轻

  • 揭秘:才貌双绝的班婕妤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班婕妤,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班婕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团扇又称宫扇、纨扇,起源于商代,最早用于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直到西汉时期,扇子才被用来取凉。我们通常所说的团扇指的是一轮明月形的扇子,实际上这种扇子又称“合欢扇”,是西汉时期妃嫔仕女的饰品。在班婕妤之后,团扇就被当做红颜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