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哪朝的亡国之君结局最好?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上哪朝的亡国之君结局最好?为什么这么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3/12/15 1:39:32

纵观各朝历史,皇帝一直是个高危职业,而亡国之君更是高危中的高危,下场基本都很惨,但是也有极特殊的例外,今天我们就说说历史上哪朝的亡国之君结局最好。

要说亡国之君中结局最好的,非曹奂莫属。曹奂,魏武帝曹操之孙,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0年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弑杀,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帝。曹奂名为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无权,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就是司马氏的傀儡,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篡夺曹魏政权,魏国灭亡,西晋建立。

但刚刚建立的西晋却危机四伏,此时虽然三国中的魏蜀两国已归司马氏,但东吴政权尚在,始终威胁着西晋,再者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父辈司马师、司马昭在为其铺平建国道路上,屠杀了大量的曹魏宗族、大臣,魏蜀两地人心恐慌不安。司马炎基于当时的现状,采取了怀柔政策,以巩固政权稳定人心,而曹奂就成为了其中最幸运的人。

魏国灭亡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的待遇。从此曹奂便在陈留封国享受荣华富贵,直到302年去世,享年58岁,朝廷为他上谥号元皇帝。曹奂死后,曹家陈留王这个爵位从西晋延续到东晋,东晋灭亡后,司马氏都倒台了,陈留王这个爵位还在延续…又历经南朝宋、齐两朝,传国214年之久。

标签: 曹奂

更多文章

  • 历史辜负了乾隆,还是乾隆错过了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工业革命

    18世纪是奠定现当代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一个世纪:欧洲迎来了被称为“双元革命”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叛乱,奇迹般的战胜了强大的宗主国军队,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及国家模式。人们普遍认为,18世纪也是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的一个世纪。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康乾盛世,

  • 清朝时,东北丢了一百多平方公里土地,为啥多尔衮要负主要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多尔衮

    清朝末年,沙俄趁着清政府腐败无能,侵占了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其实,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应该怪多尔衮。这些土地是清末时期丢的,多尔衮又是清初的人物,为啥要承担这个责任呢?主要是他实行了一个政策。(多尔衮)清朝能够统治整个中国,与多尔衮是分不开的。皇太极死后,顺治登基,但是他年龄太小,所以清朝的实际掌

  • 三国里的隐藏神将,接连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孙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徐荣

    许多人都不太清楚徐荣是谁,又如何能够称得上神将二字?而一些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或许会嗤之一笑,想着一个被夏侯惇几回合就斩于马下的三流武将,也能称得上神将?不知是不是罗贯中对徐荣有什么偏见,以至于将他写的如此不堪。然而演义终究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上的徐荣或许不够有名,但他的战绩,却绝对称得上三国时期

  • 廉颇叛变之后,为什么一直百战百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廉颇

    廉颇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其在赵国身经百战而未尝一败,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个很能打的将领。其在晚年因为不受重用而逃出赵国后。先后来到魏国、楚国,而且也都有任其为将领,尤其是楚国,专门把廉颇从魏国接到寿春,但是从史籍记载来看,老廉颇在两国并没有建立任何战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身经百战的老

  • 他是大唐陌刀高手,号称第一猛将,可惜遭受意外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757年9月,长安城西,香积寺北,沣河河畔。安禄山的帐下猛将,封爵北平王的李归仁带领十万叛军列阵于沣河北岸,其部不乏精锐的幽燕骑兵,他们这次迎战的便是前来收复长安的唐肃宗的长子,当时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封爵广平王,后来即位被称为唐代宗的李豫。李豫所部,是当时唐肃宗平叛的精锐,郭子仪为副帅统领中军,李

  • 为什么在唐朝之后,长安便不再成为国家的首都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长安

    宋朝承接五代,而五代从后梁朱温开始,就把都城定在开封,因为开封当时是他的地盘,便于控制。此后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也都和后梁一样,把都城放在开封,并没有迁往洛阳或者是长安。宋朝开国时,接替了后周的政治遗产,其中也就包括定都在开封这一项。到宋太祖赵匡胤基本上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大体上完成统一大业之后

  • 清朝哪个人被称作“烈宦”?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寇连材

    宦官作为六根不全的刑余之人,历代以来都受到人们的侧目歧视,更罔顾一些专权干政,遭人痛恨的权监了。然而在晚清,有一位宦官刚烈直谏,并招致了杀身之祸,其死后受到当时的政治家梁启超的极力讴歌,被称为“烈宦”,其报国之忠,令人钦佩。这个人就是宦

  • 雍正皇帝器重的张廷玉,为什么会被乾隆赶回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廷玉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这么几位汉族官员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包括范文程、张廷玉、李鸿章等等。其中,张廷玉是唯一能够享受进入太庙的汉族官员。在康熙、雍正时期,这两位皇帝对张廷玉都很器重。尤其是雍正皇帝,对张廷玉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封。但是到了乾隆皇

  • 明朝严嵩为什么会变成奸臣?当时政治有多黑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严嵩,明朝

    严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严嵩被纳入到《明史》的《奸臣传》之中,成为六大奸臣之一。但是其实在严嵩初入官场的时候,其并没有直接变坏成为一个奸臣。在严嵩最早进入官场的时候,他其实也是想成为一个诤臣的。严嵩在年轻的时候,其实对于当时明朝政府官场的腐败以及厂卫机构是非常排斥的。在严嵩24岁的时候,春风得意成

  • 萧何清廉一生为什么晚年会强卖民田,自毁清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评价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再深入分析一下,张良在汉朝建国后已经不管事,韩信在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基本处于一种被“限制居住”状态;萧何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