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慎夫人是谁?历史上的慎夫人是怎样一位女子

慎夫人是谁?历史上的慎夫人是怎样一位女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4/1/27 12:17:38

前177年,秋高气爽,长安郊外的御花园上林苑繁花似锦,触动了汉帝的游兴,他带着窦皇后、慎夫人乘辇同往上林苑游幸,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由于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在宫中与皇后并起并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中郎将袁盎见了,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不肯入下席就坐。汉文帝也怒气冲天,拉着慎夫人乘辇回宫。这次上林之行,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袁盎是刚正不阿的直臣,他乘文帝稍息怒气,便进谏说:“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二字乎?”(《史记·袁盎传》)文帝一听“人彘”二字,则心惊胆跳。他把袁盎的话告诉慎夫人,慎夫人也息怒,并赐给袁盎金五十斤。

又有一次,文帝偕慎夫人乘辇出宫游幸,在霸陵桥上远眺。文帝指着新丰驿道,对慎夫人说;“此走邯郸道也。”《史记·张释之传》)意思说从这里走去,就可以到慎夫人家乡了。慎夫人动起思乡之情,文帝令慎夫人鼓瑟,文帝引吭高歌凄婉哀恻。文帝未死,就在霸陵桥修起庞大的陵墓,他对群臣说,如果以北山的石为椁,用丝麻加漆汁漆合起来,谁也无法触动到棺柩了。中大夫对文帝说,再牢固的陵墓,也是有隙可乘的,若得民心,虽无石棺,也不必担心百姓破坏了。文帝觉得他讲得有道理,遂拜张释之为廷尉。文帝的生活比较简朴,他穿的是粗糙的丝绸,“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史记·孝文本纪》)。

标签: 汉朝历史慎夫人

更多文章

  • 清代廉吏陈璸与康熙“斗法” 积极提倡禁火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璸,康熙,清朝

    导读:康熙五十七年,陈璸积劳成疾,卒于官,遗疏将火耗所得之一万三千四百余两,派人全部解京充西师之费。事实胜于雄辩,康熙也终于摘下了有色眼镜,他动情地说:“清官朕亦见之,如伊者,朕实未见。……诚清廉中之卓绝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成见,莫过难以相处,大不了不往来;如果一个领导对下属产生了成见,怕是就不

  • 朱元璋如何打造铁血明军?他为何能打败蒙古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不是溢美之词。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

  • 蜀汉外交官邓芝:因能言善辩受到了孙权的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邓芝,孙权,

    蜀诸葛亮因准备南征为解除后顾之忧,派邓芝出访东吴,目的是让东吴息兵并连和东吴。东吴谋士张昭对孙权曰:这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权曰:当以何答之?昭曰: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芝入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

  • 刘彻之孙刘贺或为海昏侯墓主:在位27天被削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海昏侯墓,刘贺,汉朝

    核心提示: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年仅5岁的刘贺承嗣王位,祖母是汉武帝一生中最钟爱的女人。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 两个体系 海昏侯国与海昏县为两个并行体系(江西南昌),一个是西汉分封制体制下,由皇室成员(即海昏侯)在海昏县建立的一个侯国,不干预朝政,无军权。一个是汉代高祖时期的一个行政区

  • 揭秘:朱元璋与陈友谅有何关系?是敌还是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确实当时通用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

  • 盗清东陵时发生最诡异现象 康熙皇帝地宫棺内出鬼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皇家陵墓,张尽忠

    盗清东陵时发生最诡异现象,诡异在什么地方?先从组织老百姓参与盗陵说起——⊙号召大家挖“头号大地主的坟”,采取股份制 清东陵第二次被盗事件,比孙殿英盗陵造成的破坏性更大,盗出的随葬宝物也更多。他们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盗陵,又怎么能动员了那么多人参与?原来,王绍义、张尽忠采取了欺骗手法,“走群众路线”—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芈八子 为何结局却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芈八子,芈月,秦宣太后

    热播的芈月传,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芈月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太后称谓,始见于芈月。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竟险要明朝回归奴隶社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文帝,明朝,奴隶社会,朱允炆

    明朝历代帝王,即便算上最后那几位常年风雨飘摇,被清军追得无处可跑的南明帝王。唯一一位执政生涯里被半路叛乱篡权成功的,也只有明惠帝朱允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文帝。对于这位悲催皇帝,明朝当时很多臣子百姓,哪怕面对胜利者朱棣的高压,依然对他表达了深切缅怀:除了被朱棣事后残酷清算,遭到暴虐灭族的齐泰方孝孺等

  • 解密:奸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名声已显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诸葛亮,三国,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

  • 裴元庆是隋唐唯一硬抗李元霸三锤而不死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裴元庆,隋唐,李元霸

    裴元庆可以说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很多人称他是 。他是裴仁基的儿子,手拿一对银锤。年少就显现出惊人的臂力和军事才能,骁勇善战。在有些小说中,他死在了新文礼布置的阵法中。而在另外一些书中,他死在了孽世雄手中。他的武力过人,被称为银锤将。裴元庆的姐姐姐名叫裴翠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