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师表中被诸葛亮点名的忠臣良将中 他们的真实水平如何

出师表中被诸葛亮点名的忠臣良将中 他们的真实水平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00 更新时间:2024/3/13 9:24:47

对出师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是在国人心中地位崇高,也成功感动了一海之隔的日本。有说法是: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细读《出师表》,可以听到一些相对冷门的蜀国人物。这些人物都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让后主刘禅倚重的股肱之臣。

下面我们一一了解一下这些被诸葛亮“点名”的蜀汉忠臣良将,究竟真实水平如何。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人,是诸葛亮最先推荐的三位大臣。郭攸之是蜀汉荆州南阳系的官员,虽然被刘备和诸葛亮赏识,但却非常低调,并没有在后三国时代激起多大浪花。

廖立

蜀汉时期有一位恃才傲物的猥琐官员廖立,曾经将蜀中很多要员都骂了一遍,说到郭攸之的时候,不无嘲讽地取笑他是一个老好人,没有多大本事,还没有主见,很容易盲目随别人打转转。朝廷让他担任侍中,让他去做皇帝的参谋,共谋大事,实在是不妥当。

事实上,也确如廖立所言。郭攸之,止于《出师表》,并没有像他们的下属费祎和董允那样成功“出圈”。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和费祎,是与诸葛亮、蒋琬并称为蜀中“四英”的人物,在蜀汉短暂的40年间,这四位都是有名的治国能臣,怀相国之才。

费祎和董允,以前都是父辈跟着刘璋干的,刘备接手后,小字辈的他们被刘备和诸葛亮共同看好,成了太子舍人,陪着太子刘禅读书。

等刘禅当了皇帝,费祎和董允也就迎来了春天。诸葛亮北伐之时,费祎成了中护军,干着保镖的工作,之前赵云干了很长时间。

东吴的周瑜也曾担任过中护军,可以说能给领导当保镖,那要领导给予100%的信任。

费祎此后平步青云,升为司马,曾居间调和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

不过,他主政时,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事实上,是背离了诸葛亮的遗愿,但却给蜀汉带来了短暂的发展。

费祎人品绝对是好,待人真诚,但对人没有防备心理。尤其是面对归附后心未稳的魏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还烂醉如泥,最终被郭脩手刃身死。

一国之相,被人刺杀,令人大跌眼镜。这一匪夷所思的故事,上一个听说过的是国外的凯撒。

当诸葛亮北伐,费祎在外领军的时候,董允在宫内担任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

董允在规劝皇帝德行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常常让刘禅看到他就害怕。刘禅虽然昏庸,但不残忍,是一个时常需要人劝诫的“乖宝宝”。一旦没有人管了,他就开始放飞自我。

董允在宫中之时,刘禅的宠宦黄皓,多次被其责备。黄皓也非常惧怕他,始终不敢为非作歹。

当费祎接过蒋琬的班,成了蜀汉政权二号人物时,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书令一职,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得力助手。

可惜董允早费祎几年就病逝了,接替董允的侍中陈祗为人谄媚,与中常侍黄皓逐渐把持朝政,迷惑刘禅,终于导致蜀汉灭亡。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除了这三位皇帝身边的近臣,还有一位现在看来不起眼的人物也在《出师表》中重点提到。他就是将军向宠。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他的评价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这位叫向宠的将军,在刘备时期担任过牙门将。他也参加了刘备“自杀式”的夷陵之战。一把大火,火烧连营八百里,蜀军溃败,唯有向宠那一营是保存最完整的,受到刘备的称赞。

向宠处败局之势,依然能率军安然突围,这颇有赵云的风范。因此,后主刘禅时期,向宠被任命为中都督,统率宿卫兵。宿卫兵指的是宫禁中的警卫部队,也就是说向宠率领警卫部队,时刻保护着皇宫的安全,保卫着后主刘禅的安全。

可惜,向宠在后诸葛亮时代前期,就在一次平定汉嘉郡的少数民族叛乱中,不幸遇害,尸体都是部下拼死从乱军中夺回来安葬的。

从这些被点名的人物作用可知,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犹如父亲般的期望和呵护。后人看《出师表》总能解读一些权臣弄权,权大欺主的意味。

然而,试想当年亚父诸葛亮即将远征,临别之时,念及幼主刘禅在皇宫大院内,没有自己的庇佑,会有宫内外涌动的暗流,危及陛下,因此让忠纯良实的近臣,

在宫里保护好刘禅。

又让值得信赖的禁军首领向宠,宿卫禁宫。至于赵云、魏延、王平廖化等人,都是要在北伐前线厮杀的人,对于诸葛亮来说,包括诸葛亮自己在内,这批上前线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假如这支北伐军在前线大败亏输,甚至于全军覆没。那么,诸葛亮钦点的离皇帝比较近的人物,可以及时给刘禅提出军事和政治上的方案,以迅速稳定局面。

所以说,诸葛亮与其说写的是一篇《出师表》,不如说是把每一次出征,都当做是与后主刘禅君臣一场的诀别书。

君臣之间,毫不设防,情真意切的情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有知名教授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宣扬的是封建社会愚忠思想,还带着不符合时宜的好战思维,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建议将其移出课本。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

更多文章

  • 索额图被康熙帝处杀的真相是什么?揭秘6年前旧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索额图,清朝

    索额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诏,命第三子玄烨继承大统;命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大臣辅政。时年,玄烨年仅8岁(虚岁),改次年为康熙元年,玄烨也就是康熙帝。当时,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年仅25岁,在皇宫担任二等侍卫。因

  • 陈胜是什么出身?起义后他为何会被自己的手下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胜,秦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陈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陈胜死于车夫之手,这是偶然;但他的死,则是必然。虽说“屠龙者终成恶龙”,但像陈胜这样刚刚举起屠龙刀、自己就变成恶龙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陈胜之所以青史留名,关键就在他留下的那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这句口号鼓舞下的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成败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萧何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命运的安排下,萧

  • 崇祯身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朱由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与其他朝代的末世君主不同,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算得上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奈何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积重难返,最终在内忧外患下崇祯只落得

  • 道光帝为何放弃奕訢,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道光,清朝

    1846年是清朝道光二十六年,这或许是道光帝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年,他几经犹豫,终于写下了一道格式很奇特的传位诏书。诏书先写“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然后才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奕訢就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那么问题来了,道光帝为何选择奕詝做继承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堪称西汉的“包青天”:张释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释之,西汉

    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却很难实现。毕竟王子出身皇室,是皇帝的家人,谁敢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去秉公执法呢?可是历史上确有一位狠人,他刚直不阿,竟然敢于扣押皇太子!谁都知道皇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是未来的皇帝,那么这位不要命的官员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

  • 历史上的吴贤妃与汪皇后是如何被废黜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贤妃,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贤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吴氏,南直隶丹徒人(今江苏镇江人)。《明史》对她的介绍很简单,称她在宣宗朱瞻基为太子时被选入宫。宣德三年生了宣宗次子朱祁钰后被封为贤妃。而吴氏的墓志《荣思贤妃圹志》则称其入宫时间为永乐十年。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吴氏入宫的时

  • 汉末三将指的是谁?t他们无法割据一方,争霸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末三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出场不久就参与到了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去,在平乱期间,刘关张三人表现出众,战绩斐然。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罗贯中使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将其他人的战场表现转接到了刘关张三人的身上,因此读者自然就认为刚刚起势

  • 关羽给胡班送书信是怎么一回事?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关羽的故事。关羽斩杀颜良和文丑后,得知大哥刘备下落,千里寻兄。他这一路上,犹如唐僧西天取经八十一难,只不过,关羽只需要过五关即可。他过五关,斩六将,途中,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如果不是关羽乐于助人,

  • 明朝最后的战神张献忠实力有多强?连顺治都想和他平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定国,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定国的故事。明朝末年,天灾屡屡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外的女真族也蠢蠢欲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远在西北地区,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分别是“王二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