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逊曾深得孙权的信任,为何最后因内心愤懑而死?

陆逊曾深得孙权的信任,为何最后因内心愤懑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46 更新时间:2024/1/22 19:54:29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他是一位非常有胆识,博览群书,知人善任,宽容清廉的人,颇受孙权的信任,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陆逊跟随孙权行军打仗,从来没有出过错误,几乎是战无不胜。在对一些事情的见解上面也是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因此他非常受到孙权的重视,同时也是孙权最信任的人。

陆逊所有的所作所为都被孙权看在眼里,孙权也是从心眼里敬重他,不断地给他加官进爵,使得陆逊的地位越来越高。陆逊不仅军事能力极强,而且品行方面也是完全没话说。正因为这样,孙权什么事情都找他商议,丝毫不把他当外人看,还把侄女嫁给了他。

但人总有糊涂的时候,孙权也不会例外。因有一次孙权与杨竺的谈话被人监听,后被孙权察觉,还怀疑到了陆逊头上。陆逊自觉真心被践踏,内心非常气愤,最后抑郁而终。这结局也真是令人惋惜。

一、陆逊生平

陆姓其实本是江东大姓,但因袁术的攻打,使得陆氏一族迅速衰退。到陆逊这里,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陆逊,本名叫陆议,字伯言。自幼就丧失了父亲,与从祖父陆康相依为命。陆逊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才,还帮过陆康的儿子,他的从父陆绩支撑过门户。真是年少有为啊!

陆氏一族衰败,陆逊当然要自食其力。一日,孙权招贤纳士,陆逊去应聘,结果成功了。于是陆逊顺利进入了孙权的府中,成为了他的幕僚。

陆逊在府中勤勤恳恳,很受大家的喜欢,官职也在不断地提升。一年,海昌遭到旱灾,陆逊立马开仓放粮,解救灾民,缓解他们的痛苦。因此陆逊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由此可见陆逊无论是做事能力,还是对待百姓的态度都令人敬佩。

二、征战沙场

陆逊虽然是一个文生,但是他在作战方面也非常的有经验,有时候令很多的大将军都自愧不如。在当时,山贼是一个非常令人厌恶的团体,他们总是造反,欺负当地的百姓,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但陆逊却不以为然,决定将他们铲除,还百姓一个安宁。

于是陆逊便向孙权述说,请求孙权让他带兵去攻打山贼。得到应允后,陆逊亲自去招兵,带领他们去攻打山贼。最后,山贼全部清除,百姓终于得到了安宁,国家也少了一大麻烦。

过了不久之后,贼帅尤突作乱,国家受到了很大的干扰。陆逊又再一次被派去平反,他与将军贺齐相互配合,不久就将尤突打败,取得了胜利。之后陆逊还被封为了校尉,屯兵利浦。

陆逊的表现和能力,使得孙权对他格外的重视,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于是孙权有事情都会找陆逊商议,丝毫不避讳,甚至还给陆逊刻了一个自己的章,以防陆逊替自己处理事务时不便。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在历史上还是非常少有的。

在陆逊所处的年代,虎豹豺狼聚集在一起。他们每个人所想的都是怎么称霸一方,怎样打败对方,使得自己离胜利更近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所以当朝者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身边必须要拥有作战经验丰富的良将 。

而陆逊便是孙权的良将,几乎什么重要的战争,孙权都会派陆逊去,而陆逊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建安二十二年,费栈背叛孙权,成为曹操的部下,带兵去讨伐吴国。孙权于是派陆逊去应战,但陆逊所带兵马太少,根本就不足以抵抗费栈的攻打。

但面对此种情况,陆逊根本就不慌乱,他巧妙的利用地势和人力,声东击西,制造自己人很多的场面,使得费栈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轻而易举的攻破了费栈的防守。

陆逊还与关羽交过手,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关羽是一个武功非常厉害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些惧怕他。但陆逊却凭借他的智慧,轻松取得了胜利。

陆逊利用了关羽虽勇猛善战,但却狂妄自负的性格特点。陆逊给关羽写信,信件的口吻及其的卑微,并且不断地在信中吹捧关羽,还坚定的说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一看信件内容,狂妄自大的心立马显示了出来。对于陆逊的兵队丝毫的不在意,完全放松了警惕。于是关羽将自己的大部分兵队全都用来对付曹操了。陆逊一看自己写信的效果到了,立马带兵去攻打了关羽。此时的关羽哪有兵力来对抗陆逊,结果大败,自己也落荒而逃。

其实陆逊很多时候都被人所看不起,认为他只是一介书生,对于作战方面根本就没有能力。所以每当与他一起作战时那么就是敷衍,要么就是心里愤愤不平。但随着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观点,使得他们彻底心悦诚服了,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三、高尚品格

陆逊所令人佩服的不只有军事能力,还有他高尚的品格。有一次,陆逊在从军作战中被淳于式举报说他违法征用民众,孙权得知后,找来陆逊告诉了他此事,但陆逊非但没有记仇,还向孙权替淳于式辩解。此种宽容的心肠,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陆逊不仅对待自己身边的同事很宽容,对待百姓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当闹天灾时,他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使百姓少受一点痛苦。他还时时刻刻的为百姓谋福利。

当孙权要他为国家兴办一些有利的事情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百姓的利益,为他们向孙权谋财谋田,使他们能够过的幸福,能够免受挨饿,并且能自给自足。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

陆逊对国家也是鞠躬尽瘁。他即使在外处理事情,也时刻心记朝廷事务。为朝廷招贤纳士,使朝廷能够越来越强盛,国家越来越富裕。陆逊还时刻为孙权出谋划策,且没有一次意见不是对的。

熟话说:“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随着陆逊所立的功劳越多,自己的官职也就越大。前丞相死去后,孙权就要陆逊担任了丞相一职。有的人总会在高位迷失自己,但陆逊没有,他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品性。

在面临太子之位争夺战时,他也能够处在中间,不盲目跟风,依然保持着自己内心谁有能力谁就去做的看法。因为此事还与一些大臣闹出了矛盾。还因此事被孙权误会,最后因内心愤懑而死,直到最后孙权才知道自己错了,可为时已晚。

陆逊作为一国的丞相,他死后,居然家徒四壁,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真的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啊!

四、总结

东吴在陆逊的建议下本越来越好,可是到最后东吴的处境却越来越窘迫。究其原因,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其实原因很简单。

陆逊虽然被人们所敬重,品格也确实没话说,可他终究是一个人啊,他有时候也会留有小心眼。在东吴这个地方,有兵力才是王道,所以陆逊便大量的招兵买马,逐渐的壮大自己的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陆逊对于作战的胜利,从表面上来看,他是在帮孙权来抵抗外敌,但深入来看,他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国土而已,至于是帮谁,其实根本无所谓,即使东吴换了统治者,陆逊还是照样的胜利。

就这样陆逊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使自己的地位提升了,而孙权的主要力量来源就是陆逊,一旦孙权离开陆逊,孙权便会逐渐退败,整个东吴也会因此而变得衰弱。

标签: 陆逊东吴

更多文章

  • 宇文化及一定要杀隋炀帝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不控制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宇文化及,隋朝

    隋朝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隋将司马德戡、裴虔通、元礼等人引兵入宫逮捕了隋炀帝杨广,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那么,宇文化及为何要杀死杨广,而不让其作为傀儡呢?实力问题:宇文化及实力有限,隋炀帝杨广难以掌控权臣立傀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那便是“主弱臣强”,只有如此,权

  • 苏麻喇姑奇在哪里?她去世后的葬礼规模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麻喇姑,清朝

    8岁登基,4岁掌权康熙,康熙(1654—1722年),清朝第二代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如果用一个词

  • 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后,王喜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喜姐,明朝

    她是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防止出现外戚干政现象,于是定下祖训:“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意思是明朝的天子选皇后或妃子,亲王选王妃或妾室,都必须从良家女中谨慎挑选。只要是品行端正、容止美丽,可以不论她们的出身。

  • 王安石为什么会二次罢相?从诗作中探索王安石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安石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

  • 苏麻喇姑身为侍女却以嫔妃礼仪下葬 康熙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苏麻喇姑

    对苏麻喇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当初只是一个侍女,苏麻喇姑死后,康熙为什么以嫔妃身份安葬她?“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帝王作为古代社会最有权力的人,他们可以拥有后宫佳丽。而关于后宫之中的妃嫔制度,人们也是非常好奇。在清代时期,皇帝的后宫各级

  • 康熙的敬敏皇贵妃最后为何能葬入帝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

    康熙皇帝生前,共有过三位皇后,即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这三位皇后最终,也名正言顺入葬了康熙景陵地宫。另外,孝恭仁皇后是雍正皇帝生母,因此去世后,仍然入葬景陵地宫。可见在清朝初期,能够与皇帝合葬的,不是他自己的皇后,就是储君的生母。然而,在康熙景陵地宫中,除了前面说到的四位皇后,还葬着一

  • 刘邦临死前没有设计保护戚夫人,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汉朝

    公元前195年,刘邦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楚汉争霸时期,当吕雉深陷项羽军营之时,刘邦便已经有了新宠戚夫人,后“鸿沟议和”吕雉得以归来,但刘邦的心却早已挽不回。到了刘邦晚年,他又意图废立太子,以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取代吕雉之子刘盈,虽然最终已失

  • 三藩之乱耿精忠是不是主力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耿精忠

    对耿精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发生了什么事情?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耿精忠都做了什么?三藩之中的靖南王耿精忠,是耿仲明的孙子,耿继茂的儿子。他还娶了豪格的女儿做媳妇儿,所以在清代的地位是那是杠杠的。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养孙,袁崇焕诛灭毛文

  • 曹丕和曹睿身为皇帝 两人到底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睿

    还不了解:曹丕和曹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作为父子,两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曹丕远胜曹睿吗?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

  • 李善长临死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照杀不误,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善长,明朝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发给功臣的一种凭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淮西勋贵领头羊,爵至韩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