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麻喇姑奇在哪里?她去世后的葬礼规模有多大?

苏麻喇姑奇在哪里?她去世后的葬礼规模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72 更新时间:2024/1/26 12:44:30

8岁登基,4岁掌权康熙,康熙(1654—1722年),清朝第二代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麻喇姑的话,肯定是“传奇”无疑。苏麻喇姑的特别之处至少体现两方面:苏麻喇姑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个时代,去世时是93岁,这在宫中算是很高寿的了;苏麻喇姑只是一位宫女,但她去世后,康熙却按照嫔妃的规格对其落葬,非但如此,出殡那天,诸位皇子都参加了她的丧仪。

试问,一位年老色衰的宫女的丧礼,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别说,这正是苏麻喇姑的特别之处。

苏麻喇姑:草原上的“半大口袋”

苏麻喇姑(约1612—1705年),蒙古族人,生于科尔沁大草原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初名苏茉儿,蒙语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而“姑”则是宫里人叫顺口之后,加的一个字。

提起苏麻喇姑,就不得不提布木布泰,两人是主仆关系。布木布泰也就是日后的孝庄文皇后。

按照当时当地的惯例,孝庄到了孩提时代,家族就要为她挑选年龄相仿的侍女。孝庄五六岁的时候,贝勒府挑中了一位叫苏茉儿的女孩,她比孝庄大一岁,她做事沉稳、聪明伶俐,两人很快便熟知了。

苏麻喇姑出身贫穷,被选为侍女,他们家倍感荣耀,入选当天,她暗自发誓必须好好侍奉自己的主子,她是怎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凭借着一股聪明劲,苏茉儿很快精准地掌握了满语,这为她以后辅佐孝庄,给康熙当蒙老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时的苏麻不过13岁。

天命四年(1625年)二月,在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孝庄带着侍女苏麻喇姑远赴盛京,成为了皇太极的女人。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孝庄成为侧福晋。皇太极称帝后,孝庄被册封为庄妃,并且生下了皇九子福临,就是日后的顺治皇帝。

赖其训迪,手教国书:苏麻喇姑当起了师父

《史记·游侠列传》:

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

可以看出苏麻喇姑是一个不惧艰难困苦的女子,她自始至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暗自许下的诺言,其胆识不输男儿。正因此,她跟孝庄明面上是主仆,可私下里确实要好的姐妹,走到哪都形影不离。

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改变的不仅仅是超纲,印玺、服饰等都要重新设计。而孝庄就曾向皇太极力荐苏麻喇姑去做一件事:“手制国初衣冠”。

《清史稿·卷一百零三》记载:

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

苏麻喇姑蕙质兰心、心灵手巧,尤擅女红,而且,他熟悉满蒙文化,所以孝庄才如此建议。果不其然,苏麻喇姑不负众望,她充分吸收了满、汉、蒙等北方各族服饰的优点,通过大胆创新,出色地完成了国初服饰的制作。而这种服饰,一直到宣统皇帝退位,整整延续了近300年。

清朝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在孝庄的暗中操作下,苏麻喇姑在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之间反复斡旋,最终年仅六岁的福临成为“黑马”杀出,成功继承了皇位,是为顺治帝。

崇德九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跟随被尊为皇太后的孝庄带进关内,从此住进了紫禁城。1653年,顺治纳佟图赖之女佟氏入宫为妃,次年,佟氏生下三皇子玄烨(日后的康熙帝)。由于佟氏并不得宠,孝庄就让苏麻喇姑来照料玄烨。

《啸亭续录》:

仁皇帝幼时,赖其(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故宫中甚为高品。

玄烨很聪明,他很听苏麻喇姑的话,苏麻喇姑教他习文断字,更教他做人的道理。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况且苏麻喇姑不但是玄烨的启蒙老师,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顺治十二年,玄烨仅2岁,宫中天花盛行。顺治和孝庄商量,把宫中的诸位皇子全部转移到宫外避痘。不幸的是小玄烨染上天花。苏麻喇姑奉孝庄之命,日夜守在玄烨身边。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医疗条件非常差,天花的致死率极高,一旦染上天花,很难幸免。但在苏麻喇姑的照料下,玄烨神奇地痊愈了。康熙后来曾回忆说:“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保母”即苏麻喇姑,可以看出,康熙年幼时,因为天花的原因,和父母分开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期间多亏苏麻喇姑的照顾。

苏麻喇姑大康熙42岁,不但是他的启蒙老师,更是父母一般的存在。换句话说,若没有苏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便没有玄烨,更没有后来的康熙大帝。

相传,孝庄曾有过把苏麻喇姑嫁给孙子玄烨的想法,可是苏麻喇姑直接回绝了。也难怪,两个人相差四十多岁,虽有感情,但也绝非男女之情。

综一代之兴亡,系于宫闱:苏麻喇姑尊享哀荣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玄烨登基,孝庄被尊为太皇太后。当时,顺治留下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人辅政,苏麻喇姑和当年顺治年幼时一样,每日早晚都往返于乾清宫和后宫之间,一方面向孝庄汇报康熙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向康熙传达孝庄的关爱。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腊月,孝庄病危,康熙亲奉汤药,日夜陪伴在祖母身旁。苏麻喇姑则一直守在孝庄的佛堂之内,整日诵经念佛,只求能延长她主人的寿命。通过两人相处的历史可以看出,孝庄成就了苏麻喇姑,而苏麻喇姑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孝庄。

在大清,孝庄辅佐三代帝王,为清朝做出过重大贡献,《清史稿》说她“综一代之兴亡,系于宫闱”,可见孝庄不是普通的女子。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又能阻挡得了呢?主子的离去,最为贴心的侍从苏麻喇姑也逐渐沉寂下去。

《啸亭续录》:“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余下的时光很青涩,苦伴青灯也许是留给苏麻喇姑唯一的精神寄托。此外,苏麻喇姑还有两个怪癖:

第一是病了不吃药。苏麻喇姑认为,自己的身体应该由自己恢复,不应该借助药品,药品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弱。第二个怪癖是,一年只在除夕洗一次澡。蒙古草原的风俗是一年只洗一次澡。在草原上,水是神圣的,是让人和牲畜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是不能浪费的,因此她在洗完澡后甚至还会将洗澡水喝掉,以免浪费,而这也是对上天的一种忏悔。

孝庄去世时75岁,苏麻喇姑76岁,康熙见她日渐消沉,于心不忍,最终决定将庶妃万琉哈氏(后来封定妃)所生的十二皇子胤裪送到苏麻喇姑处,希望苏麻喇姑来抚养胤裪。

按照清廷祖制,在清朝嫔位以下的后妃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行。但康熙却把一位皇子堂而皇之地交给苏麻喇姑这位老宫女来抚养,不仅能看出康熙对苏麻喇姑的重视,更能看出对她的信任。

如康熙所愿,自从有了胤裪在身边,苏麻喇姑重新忙碌起来,她每日教胤裪读书写字,陪胤裪玩耍,胤裪和苏麻喇姑的感情也非常好。

有道是,治国平天下之权,盖以母教为本也。苏麻喇姑一直陪伴胤裪十余年,直到胤裪成年。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胤裪养成了沉稳无争的性格。康熙晚年,诸子夺嫡,胤裪当时虽然早已成年,却没有参与其中,这里面苏麻喇姑的教导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93岁的苏麻喇姑安详地辞世了。苏麻喇姑去世时,康熙伤心不已,下令按嫔妃礼为苏麻喇姑治丧。因十二皇子胤裪是苏麻喇姑养大的,胤裪提出要为苏麻喇姑守灵,胤裪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对于胤裪的请求,康熙欣然应允,不仅如此,康熙还下旨让除了五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以外的所有皇子都参加苏麻喇姑的丧仪。康熙还下令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标签: 苏麻喇姑清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后,王喜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喜姐,明朝

    她是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防止出现外戚干政现象,于是定下祖训:“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意思是明朝的天子选皇后或妃子,亲王选王妃或妾室,都必须从良家女中谨慎挑选。只要是品行端正、容止美丽,可以不论她们的出身。

  • 王安石为什么会二次罢相?从诗作中探索王安石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安石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

  • 苏麻喇姑身为侍女却以嫔妃礼仪下葬 康熙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苏麻喇姑

    对苏麻喇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当初只是一个侍女,苏麻喇姑死后,康熙为什么以嫔妃身份安葬她?“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帝王作为古代社会最有权力的人,他们可以拥有后宫佳丽。而关于后宫之中的妃嫔制度,人们也是非常好奇。在清代时期,皇帝的后宫各级

  • 康熙的敬敏皇贵妃最后为何能葬入帝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

    康熙皇帝生前,共有过三位皇后,即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这三位皇后最终,也名正言顺入葬了康熙景陵地宫。另外,孝恭仁皇后是雍正皇帝生母,因此去世后,仍然入葬景陵地宫。可见在清朝初期,能够与皇帝合葬的,不是他自己的皇后,就是储君的生母。然而,在康熙景陵地宫中,除了前面说到的四位皇后,还葬着一

  • 刘邦临死前没有设计保护戚夫人,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汉朝

    公元前195年,刘邦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楚汉争霸时期,当吕雉深陷项羽军营之时,刘邦便已经有了新宠戚夫人,后“鸿沟议和”吕雉得以归来,但刘邦的心却早已挽不回。到了刘邦晚年,他又意图废立太子,以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取代吕雉之子刘盈,虽然最终已失

  • 三藩之乱耿精忠是不是主力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耿精忠

    对耿精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发生了什么事情?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耿精忠都做了什么?三藩之中的靖南王耿精忠,是耿仲明的孙子,耿继茂的儿子。他还娶了豪格的女儿做媳妇儿,所以在清代的地位是那是杠杠的。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养孙,袁崇焕诛灭毛文

  • 曹丕和曹睿身为皇帝 两人到底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睿

    还不了解:曹丕和曹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作为父子,两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曹丕远胜曹睿吗?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

  • 李善长临死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照杀不误,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善长,明朝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发给功臣的一种凭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淮西勋贵领头羊,爵至韩国公

  • 孙尚香被骗回娘家后 孙尚香为何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了解:孙尚香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孙尚香为什么不再重新回到刘备身边了?孙尚香是怎么想的?用谎言验证谎言,那得到的一定是谎言,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以骗局开始,以骗局结束,注定是桩悲剧的婚姻。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虽然贵为郡主,更是一

  • 丁宝桢斩杀慈禧身边大太监安德海 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报复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安德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丁宝桢和安德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大太监,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慈禧又是怎么处理他的?丁宝桢斩杀了慈禧身边最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可以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了,但事后慈禧并没有报复丁宝桢,这是为何?关于安德海,很多人可能对他前半生的了解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