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安石为什么会二次罢相?从诗作中探索王安石的生平

王安石为什么会二次罢相?从诗作中探索王安石的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4/2/13 2:54:45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安石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王安石这首《千秋岁引·秋景》,像一篇凄婉清绝的秋声赋,诉说着心中的徘徊与纠结。他心怀抱负,想着兼济天下,可世途险恶,又不得不急流勇退,独善其身。无可奈何,一生被名利所缚,被情感耽搁。只有在酒醒梦回时,仰望苍穹,独自思量。

幼时的王安石酷爱读书,过目不忘,常常下笔即能成文。父亲王益时任临川军判官,因此少年时的他经常跟随父亲宦游各地,看到了众多的社会现状与民间疾苦,这样独特的经历激发了他改革的愿望。

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被授淮南节度判官。一心想为民办实事的王安石,在任满后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任鄞县知县。为任四年间,他带领当地人民兴修水利、扩办学校等等,深受民众爱戴。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皇祐二年夏,王安石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径杭州,偶登飞来峰。站在峰顶高耸入云的塔上,眺望山下,只见云雾环绕,缥缈迷蒙。此时的诗人正初涉宦海,雄心满怀,即使浮云蔽日,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壮志豪情。“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眺望的眼睛,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东升。”那时的王安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才名,起用他为江宁知府,不久又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神宗对其十分器重。

当时的大宋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冗官冗员众多,加上大兴土木,修庙建寺等,使得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部边境经常遭到辽和西夏的侵扰,战乱频起,民不聊生。看似繁荣的大宋,其实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神宗力图摆脱这种困境,召见王安石寻求解决办法。王安石提出了“青苗法”、“保甲法”、“改革科举”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得到神宗的大力支持。神宗任命王安石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轰轰烈烈的“熙宁改革”拉开了王安石的主场。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有能力的良臣,如未遇到明君亦只能如明珠蒙尘,终不见光明。而王安石却幸运地遇到了有识的明君,支持自己变法,他感叹神宗的知遇之情。就像姜尚伊尹,本是一钓叟和佣耕之人,因偶遇明主赏识,建立了丰功伟绩,得以千载留名。他也希望自己能在神宗的支持下,实现改革目标,使大宋王朝民富国强,也让自己壮志得酬,人生圆满。

即使有神宗的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司马光曾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求废除新法;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等现象;就连太皇太后及皇太后都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之声,让神宗对变法也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第二年,由于朝廷内部纷争,王安石再次拜相。然而复相后的王安石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变法难以继续推行下去,心灰意冷的王安石托病请求离职。同年十月,他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再度来到江宁,登江宁城楼,俯瞰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六朝古都,王安石不禁感慨万分。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作为一个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有着深深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远见的卓识。眼前的金陵城万家灯火,喧闹繁华,可谁能看到繁华背后的荣辱更迭呢?

曾经的东晋、宋、齐、梁、陈都在此建都,虎踞龙蟠,繁盛至极,可最终依然一个个相继败亡,只剩下寒烟惨淡、碧草衰黄,徒留后人到此喟叹感伤。

看似歌舞升平的大宋王朝,在轻歌曼舞中掩藏着当权者的醉生梦死,喧嚣热闹中携裹着百姓的哀叹凄苦。可这一切自己都无能为力了,他感到深深的无奈。

二次罢相后的王安石,已至暮年,心情逐渐趋于平静。虽然忧国忧民之心依然,但已能将其藏于心中最深处。他隐居于金陵城中,过起了登山临水的闲适生活。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层峦叠嶂的山峰,环抱着秀丽的小桥流水,河水青青,花繁草翠。在山间竹林深处,有数间茅舍,茅舍中纤尘不染,浸润在融融的春日暖阳里。午间小睡,醒来时四下一片寂静,只有婉转的鸟鸣偶尔传来。如此美景,让人恍如隔世,忘却了在宦海中的坎坷沉浮,只想贪恋此时的悠闲自在。

掩起内心的澎湃,在这看似安闲中,王安石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元祐元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王安石一生追求的是推行变法,实现富国强民的愿望,可现实却给了他无情的打击,他的愿望终难实现。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他只能在无所事事中独上层楼,眺望江水滚滚东流,回忆往事悠悠。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南乡子》

标签: 王安石北宋

更多文章

  • 苏麻喇姑身为侍女却以嫔妃礼仪下葬 康熙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苏麻喇姑

    对苏麻喇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当初只是一个侍女,苏麻喇姑死后,康熙为什么以嫔妃身份安葬她?“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帝王作为古代社会最有权力的人,他们可以拥有后宫佳丽。而关于后宫之中的妃嫔制度,人们也是非常好奇。在清代时期,皇帝的后宫各级

  • 康熙的敬敏皇贵妃最后为何能葬入帝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

    康熙皇帝生前,共有过三位皇后,即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这三位皇后最终,也名正言顺入葬了康熙景陵地宫。另外,孝恭仁皇后是雍正皇帝生母,因此去世后,仍然入葬景陵地宫。可见在清朝初期,能够与皇帝合葬的,不是他自己的皇后,就是储君的生母。然而,在康熙景陵地宫中,除了前面说到的四位皇后,还葬着一

  • 刘邦临死前没有设计保护戚夫人,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汉朝

    公元前195年,刘邦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楚汉争霸时期,当吕雉深陷项羽军营之时,刘邦便已经有了新宠戚夫人,后“鸿沟议和”吕雉得以归来,但刘邦的心却早已挽不回。到了刘邦晚年,他又意图废立太子,以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取代吕雉之子刘盈,虽然最终已失

  • 三藩之乱耿精忠是不是主力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耿精忠

    对耿精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发生了什么事情?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耿精忠都做了什么?三藩之中的靖南王耿精忠,是耿仲明的孙子,耿继茂的儿子。他还娶了豪格的女儿做媳妇儿,所以在清代的地位是那是杠杠的。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养孙,袁崇焕诛灭毛文

  • 曹丕和曹睿身为皇帝 两人到底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睿

    还不了解:曹丕和曹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作为父子,两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曹丕远胜曹睿吗?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

  • 李善长临死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照杀不误,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善长,明朝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发给功臣的一种凭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淮西勋贵领头羊,爵至韩国公

  • 孙尚香被骗回娘家后 孙尚香为何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了解:孙尚香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孙尚香为什么不再重新回到刘备身边了?孙尚香是怎么想的?用谎言验证谎言,那得到的一定是谎言,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以骗局开始,以骗局结束,注定是桩悲剧的婚姻。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虽然贵为郡主,更是一

  • 丁宝桢斩杀慈禧身边大太监安德海 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报复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安德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丁宝桢和安德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大太监,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慈禧又是怎么处理他的?丁宝桢斩杀了慈禧身边最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可以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了,但事后慈禧并没有报复丁宝桢,这是为何?关于安德海,很多人可能对他前半生的了解并不多

  •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将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廖化,三国

    三国最长寿将军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这个最能活的将军,而且还是忠孝两全。这个还要从关羽说起,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不断增兵樊城跟关羽鏖战不休,东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防守荆州门户的糜芳素来与关羽不和,竟然不战而降,使关羽腹背受敌,三面夹击,关羽和其义子关兴被擒杀。荆州

  • 刘禅在位时间长达41年 刘禅为什么没有给刘备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刘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禅在位时间长41年,刘禅为什么始终不替刘备报仇?刘禅就一点也不想吗?两汉时期,为官者非常重视孝道,甚至还一度成为了朝廷内提拔官员的主要指标之一,刚入仕的官员也有"孝廉"一称。所以能看见东汉末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