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堪称完美,为何在民间的评价却很低?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堪称完美,为何在民间的评价却很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68 更新时间:2024/2/12 15:31:21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每一个国家都有谋士帮忙出谋划策。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可谓是为吴国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正史中,周瑜一直是一个很正面的形象,堪称完美。《三国志》中,陈寿也是对周瑜用了“英隽之才”、“王佐之才”、“文物韬略万人之英”等等这样极高的赞誉词语,而且周瑜高瞻远瞩,极富盛名、在军事上有勇有谋、胆略过人,个人性格上也是温文尔雅。

周瑜出身士族,家里世代为官,而且还是位居要职。周瑜从小就跟孙策认识,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孙策刚刚开始崛起的时候,周瑜就跟随着他,并且在需要物资钱财帮助的时候,周瑜总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孙策不幸遇刺身亡之后,周瑜也是与张昭一起,不遗余力地辅佐孙权。周瑜是一个高瞻远瞩很有慧眼的领袖,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名战赤壁之战中,周瑜就是一等一的功臣。并且在《三国志》中记载,周瑜经常举荐贤才,在这一方面都可以和鲍叔牙相提并论。

周瑜去世的时候,孙权痛哭流涕,并且感慨“公瑾这样的王佐之才,如今却短命死了,叫我以后该如何是好?”即使周瑜去世多年,孙权称帝依然没有忘记周瑜。

孙权认为如果自己没有周瑜,就不会有现在的地位。东吴的天下,是有周瑜的一半功劳的。从君主对周瑜的惦念,以及话语里就可以知道周瑜对东吴的重要性。

这样的周瑜跟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认识的那个心胸狭隘,临死前大喊着“既生瑜何生亮”的形象大不相符。那么为什么在正史中意气风发、内外兼秀的周瑜,在后世却一直被人贬低?

我们知道,宋人开始兴盛了一个治史之风。最终,朱熹的理学成功占据了上风,而朱熹的理念中就是帝蜀寇魏、尊刘贬曹。

这样的一个理念代代相传,就在后世百姓脑海里形成了定局。随后的朝代,史家也是多以朱熹的理念为准,对人物的善恶评价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最尴尬的就是东吴阵营,为了抬高刘的地位自然就会贬低孙权集团,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形象也自然会遭到贬低。

标签: 周瑜

更多文章

  • 他成为古代帝王中的笑柄,久病不死一时兴奋却掉进粪坑淹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景公

    大多数的君主,死的是相当体面的,就算是很多亡国之君,自尽或是被赐死,也基本是留个全尸,风光厚葬。甚至从古至今,中国没有一个被刺杀而身亡的君主,可以说安保措施做得相当不错了。但是,在古往今来这么多君主当中,也有死得非常奇葩的。不过要说死的最奇葩,还得数这位老兄,晋景公。晋景公活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时候,

  • 明亡后此人坚持抗清20年,拒绝向满清下跪,宁死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煌言

    明朝灭亡后,此爱国将领坚持抗清20年,却惨遭叛徒出卖,但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这位爱国将领就是著名抗清英雄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一个官僚家庭。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煌言考中举人。彼时

  • 中国史上最尊贵的侍女,被皇帝当妈看,死后葬入太后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麻喇姑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侍女是谁?大家不禁想起武则天的宠侍上官婉儿和孝庄皇后的忠仆苏麻喇姑。前者成为无冕丞相风光无限,后者则忠诚一生被主子视为母亲看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和康熙皇帝玄烨是青梅竹马,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可真正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和康熙帝年龄差了40多岁,

  • 令人不解,刘备父子为何唯独没有给关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飞,关羽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并起。身为是汉朝宗亲,中山靖王刘胜后代的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刘备又得诸葛亮、赵云、马超等文臣武将的辅佐而建立蜀汉,与曹魏、东吴成三国鼎立之势。创业多艰,为笼络人心,也为表彰诸臣功勋,刘备父子前前后后给很多人都封过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

  • 北宋实力最牛的军队,水浒好汉都想加入,保卫北宋血洒疆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种师道

    北宋有一支最牛的军队,不少好汉都以在这里任职为荣。《水浒转》中青面兽杨志当时正在种谔手下当差,后来他闯荡江湖,还每每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干过而自豪。还有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和九纹龙史进,也是千里万里来投奔“老种经略相公”,足见种谔之威名。鲁智深在经略相公手下任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

  • 卫青的政治智慧,看看他为什么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青,刘彻

    卫青的主子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熊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刘彻也极其独断专行,他不理会制度,所谓“中朝",直接越级施政,根本不把大臣放在眼里。汉武大帝剧照对他有用的人,他破格重用,犯了他的忌讳的,就毫不手软地予以诛杀,这可从他喜欢杀丞相一事,获得印证。按道理说,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应该是所

  • 秦国为什么能够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原因居然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秦始皇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建立者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连同原大骆之族所居

  • 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还原一个真实的一代名将徐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坚,曹操

    徐荣的人物介绍徐荣,东汉末年早期的优秀统帅,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徐荣是辽东襄平人(辽宁辽阳)。虽然在《资治通鉴》中认为他是玄菟郡(今辽宁抚顺)人。但在《三国志·公孙度传》里,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内容,“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也就是说公孙度和徐荣是老乡,而

  • 明知道张辽和李典不和,为什么曹操还是要将他们放在一起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操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只得退回到了北方,刚到手不久的荆州也几乎被刘备和孙权瓜分。在曹操无暇顾及南方的时候孙权准备抓住这个时机蚕食曹操的地盘,这就有了后来的合肥之战。合肥是曹魏防御东吴的重镇,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事先就对合肥的防守作了安排。曹操将张辽、李典和乐进三员大将放在了合肥,张辽、李典和乐进这三人都是当时

  • 曾国藩手握三十万雄兵,不敢造反,只因为这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左宗棠,曾国藩

    在古代,拥兵自重的人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被皇帝杀掉。二是自立为王。前者代表人物如吴三桂,后者代表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赵匡胤黄袍加身,曾国藩选择了第三条路。曾国藩众所周知,在对太平天国的作战中,曾国藩的作用不可估量,可以说扶大厦之将倾,亦由此有了晚清中兴名将之称。在同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次战争后——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