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合纵攻秦,为何六国打不过一个秦国?

合纵攻秦,为何六国打不过一个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52 更新时间:2024/2/12 15:31:33

战国中后期,秦国渐渐一家独大——不仅军事实力雄厚,地理优势也明显:据有关中,控制着函谷关等重要关塞,就连黄河天险也几乎成了秦国的内河。这让其它六国深感不安,于是,有军事家提出合纵一计——联合六国制秦。要问合纵靠谱不,理论上来讲,六打一完全靠谱,可实际上却是说起来都是泪呀!

从公元前318年,楚怀王主盟的燕楚魏赵韩五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开始,合纵就没真正给秦造成过什么损失,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声势浩大地来消无声息地回。有时还没开打就告结束,最多是打到函谷关,秦国放低姿态归还点土地,各国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遇上白起这样的战神,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惨案发生。

好不容易,信陵君魏无忌倡导的合纵攻秦让人眼前一亮。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指挥魏赵韩楚燕五国大军大败秦军,收复关东失地,直杀到函谷关,吓得秦军闭关不敢出。合纵刚看到点希望,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去世了,失去了这位领军人物,合纵这事,似乎歇菜了。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两年后,一位旗帜性人物就出现了,率领联军杀气腾腾扑向秦国,直奔咸阳。这次合纵灭秦,危险系数10!而领军这次合纵的旗帜性人物名叫庞煖。

庞煖是赵国人,史料里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在群英荟萃的战国时期,似乎连配角都算不上,但他的实力绝不容小觑。在这次领导合纵之前,庞煖在历史上的首场“演出”便是约公元前299年时与赵武灵王论兵。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他的一句话,就把他的大名镌刻在中国古代战争史的丰碑上。

参照这句影响深远的名言来说,庞煖应该走红啊!但他属于典型的话红人不红,不仅没红,还很快消失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因为与他对话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不久之后即活活饿死在沙丘之乱中,庞煖也随后销声匿迹。至于去向,最普遍的说法是,随他的师傅隐居深山,潜心修学。

不得不提的是,庞煖的老师——鹖冠子也是位了得的人物。他真名无考,只因喜欢戴一顶用鹖的羽毛装饰的帽子而被人称为鹖冠子。鹖冠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主张废除封建,举贤任能,这些先进的思想在当时无疑是相当新颖的。其政治主张及哲学思想被整理成《鹖冠子》一书,让后世多少文人视若珍宝。深得老师真传的徒弟庞煖,可以说是名师出高徒。

庞煖一隐居就是半个世纪。公元前247年那次合纵结束后,秦国可没闲着,上窜下跳挨个收拾,中原各国惶惶不安,特别是赵国,沙丘之乱后,人才流失严重;长平之战,四十万的精壮人口损失殆尽。现如今,秦国又不断来扰,燕国也时不时来打一下,赵国新上任的赵悼襄王,手上人才捉襟见肘,十分头疼。

就在无人可用的境况下,有人向赵悼襄王举荐消失已久的庞煖。庞煖一收到邀请便乐呵呵地赶到赵国,别看已经80多岁,依旧腿脚灵活,脑筋灵光,思维敏捷,三言两语就将赵悼襄王征服。他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更是得到赵悼襄王的认同,顺利拿到统帅一职,也开他的传奇后半生。

毕生第一次带兵,庞煖碰上的对手,却是曾经的老朋友——剧辛。当年,剧辛也是赵国的大臣,沙丘之乱后,庞煖隐居,剧辛则投奔了燕国。在燕国几十年如一日,不仅游说各国,把老对头齐国孤立,还在乐毅横扫齐国风头正盛之时,远见卓识地建议见好就收,就凭这些超强工作能力,剧辛在燕国已是元老级人物。

长平之战后,赵国人手青黄不接,燕王喜就想从赵国得点便宜,没想到被廉颇一路狂追打到国都。现在赵国换帅,得到消息的燕王喜真是喜闻乐见,老毛病又犯了:想趁机捞上一票。他问剧辛的意见,剧辛掐着指头算了算:论经验,庞煖比不上我;论口才,他也比不上我;论地位,他还是比不上我。剧辛信心十足地回答燕王喜:“庞煖容易对付。”只可惜,他算到了开头,没算出结局。

剧辛被任命为统帅,率军向赵国杀来,庞煖带兵迎战。半个世纪未谋面的两个老朋友就这么见面了。一个是久经沙场,一个是首次带兵,两军一交手,瞬间颠覆人们的认知:剧辛所率两万燕军被庞煖横扫全军覆没!剧辛也死于乱军之中。这一仗,让庞煖在赵国站稳脚跟,让赵国重拾往日雄风,并窜升为当时的新星,名正言顺地扛起合纵大旗。

其实合纵灭秦这事,六国都没忘。这会秦国正是吕不韦专权,秦王嬴政装孙子时,正好庞煖影响力飙升,想灭了秦国,正是大好时机,列国出奇地意见统一,没怎么张罗,联军就集结完毕。除了一向“谨事秦”的齐国和刚被打残的燕国没参加外,赵、魏、韩、楚,还有小不点儿卫国都积极参与。不能不说,这次合纵,不论从统帅庞煖的军事能力,还是从列国的积极性来讲,都是前所未有,灭秦指日可待。

公元前241年,五国联军由庞煖带领,一出手就收复秦国门户寿陵,一下就把秦国打懵了。顺清头绪的秦国赶快部署防御,按照以往合纵的套路,下一步,联军要进攻函谷关了。可让秦国人大跌眼镜的是,庞煖带着联军根本没有向西挺进,而是采取大迂回战术,绕道山西永济,直扑函谷关后。

这正是庞煖的高超之处,函谷关易守难攻,有几次合纵都是打到这里没有了下文,要想攻破函谷关正要出其不意。联军分几路过山西永济,进展顺利,直冲临潼而来,这里离咸阳只七、八十里地,可以说是咸阳的大门口了。

这次合纵来势汹汹,非比寻常,秦国丞相吕不韦却很冷静,仔细分析了联军的情况后,认为楚军远道而来,军士疲惫,战斗力降低,然而楚国又是大国,影响力很大,一旦将其击败,联军就会不战自溃。于是,吕不韦亲率秦军,迎战联军,并集中精锐,突袭楚营。吕不韦的计策直戳楚军软肋,一仗下来便让楚军崩溃,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自个儿退兵了(回国后还神速迁都)。

这下合纵的老毛病立马暴露:楚军一退出,其他列国也都一哄而散。庞煖空有盖世奇才,也难打这无兵之战,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恨恨离开。就这样,战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合纵机会,就这么草草收场。此后,山东六国再没有任何机会合纵,反而被秦国各个击败。

纵观列国合纵,原本六打一很靠谱的事,却变得不堪一击,根本原因在于,列国各怀鬼胎缺少团结;更为关键的是,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有哪个国家实施变法改革不断发展国力?只有秦国!所以,一句话,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不然谁都救不了你。

标签: 秦国合纵

更多文章

  • 康熙去过43次避暑山庄,雍正为何一次不敢去,乾隆揭开了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雍正

    清朝是满人入关之后建立的朝代,在关外时满人当时主要靠狩猎为生,是正宗的游牧民族,后来满清渐渐强大起来,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清朝,入驻中原后,满人停止了游牧生活,但天生的骑马、射箭的传统爱好却保留下来,尤其是康熙皇帝,对此更是乐此不彼。清朝皇室每年都有个活动,叫做“木兰秋狝”,就是指皇帝带领皇族成

  • 明朝此皇帝母亲是宫女,当2le 0年太子,仅当了一个月皇帝就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常洛

    大明王朝皇帝有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悲催的明朝皇帝。他的母亲是宫女,刚出生时他就不被承认。战战兢兢地当了20年太子,终于熬到万历皇帝驾崩,没想到刚当了一个月皇帝就驾崩了。万历皇帝1620年7月,明神宗皇帝驾崩。同年8月,太子朱常洛继位。朱常洛当了20年皇太子,本想有了出头之日,没想到龙椅还没坐热就

  • 史上3个著名放牛娃都做了皇帝,两个是雄才伟略的开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秀

    一个是唯我独尊,掌握生杀大权的九五之尊,一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地道草根。皇帝和放牛娃,这两个看起来地位差别极大的职业,在神奇的历史面前,竟然上演过3次放牛娃当皇帝的草根传奇。图片来自网络一、最出名的放牛娃:朱元璋要说朱元璋是最出名的放牛娃,这个没有争议吧,他简直可以称为放牛娃的代言人。因为八月初

  •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堪称完美,为何在民间的评价却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每一个国家都有谋士帮忙出谋划策。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可谓是为吴国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正史中,周瑜一直是一个很正面的形象,堪称完美。《三国志》中,陈寿也是对周瑜用了“英隽之才”、“王佐之才”、“文物韬略万人之英”等等这样极高的赞誉词语,而且周瑜高瞻远瞩,极富盛名、在军事上

  • 他成为古代帝王中的笑柄,久病不死一时兴奋却掉进粪坑淹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景公

    大多数的君主,死的是相当体面的,就算是很多亡国之君,自尽或是被赐死,也基本是留个全尸,风光厚葬。甚至从古至今,中国没有一个被刺杀而身亡的君主,可以说安保措施做得相当不错了。但是,在古往今来这么多君主当中,也有死得非常奇葩的。不过要说死的最奇葩,还得数这位老兄,晋景公。晋景公活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时候,

  • 明亡后此人坚持抗清20年,拒绝向满清下跪,宁死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煌言

    明朝灭亡后,此爱国将领坚持抗清20年,却惨遭叛徒出卖,但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这位爱国将领就是著名抗清英雄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一个官僚家庭。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煌言考中举人。彼时

  • 中国史上最尊贵的侍女,被皇帝当妈看,死后葬入太后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麻喇姑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侍女是谁?大家不禁想起武则天的宠侍上官婉儿和孝庄皇后的忠仆苏麻喇姑。前者成为无冕丞相风光无限,后者则忠诚一生被主子视为母亲看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和康熙皇帝玄烨是青梅竹马,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可真正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和康熙帝年龄差了40多岁,

  • 令人不解,刘备父子为何唯独没有给关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飞,关羽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并起。身为是汉朝宗亲,中山靖王刘胜后代的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刘备又得诸葛亮、赵云、马超等文臣武将的辅佐而建立蜀汉,与曹魏、东吴成三国鼎立之势。创业多艰,为笼络人心,也为表彰诸臣功勋,刘备父子前前后后给很多人都封过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

  • 北宋实力最牛的军队,水浒好汉都想加入,保卫北宋血洒疆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种师道

    北宋有一支最牛的军队,不少好汉都以在这里任职为荣。《水浒转》中青面兽杨志当时正在种谔手下当差,后来他闯荡江湖,还每每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干过而自豪。还有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和九纹龙史进,也是千里万里来投奔“老种经略相公”,足见种谔之威名。鲁智深在经略相公手下任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

  • 卫青的政治智慧,看看他为什么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青,刘彻

    卫青的主子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熊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刘彻也极其独断专行,他不理会制度,所谓“中朝",直接越级施政,根本不把大臣放在眼里。汉武大帝剧照对他有用的人,他破格重用,犯了他的忌讳的,就毫不手软地予以诛杀,这可从他喜欢杀丞相一事,获得印证。按道理说,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应该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