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宣宗烹死朱高煦,背后是什么原因?

明宣宗烹死朱高煦,背后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11 更新时间:2024/1/9 6:59:25

明宣宗烹死朱高煦,背后是什么原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辈分上来说,朱高煦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因为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与朱高煦同为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所以朱高煦自然就是朱瞻基的亲叔叔了。但身为侄子的明宣宗竟然把叔叔残忍的烹死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呢?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肯定认为明宣宗烹死朱高煦一定是为了坐稳皇位铲除异己,从他残忍的迫害自己亲叔叔这点来看,这个明宣宗也和他的爷爷朱棣一样,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帝王。如果大家真的认为明宣宗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那就真的错了,历史上的明宣宗不但不心狠手辣而且还是个仁义之君,他在位时期的大明朝也被后世称为“仁宣之治”。

如此心慈手软的明宣宗为何偏偏要处死自己的亲叔叔朱高煦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朱高煦本人咎由自取造成的结果,他完美的向大家诠释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儿子,他的哥哥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后,朱高炽、朱高煦兄弟二人都参加了战争,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而且都立下过赫赫战功。尤其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勇武过人,能征善战,屡建奇功,因此深得朱棣宠爱。

公元1402年,朱棣兵进南京,终于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给夺了过来,自己坐上了皇位。朱棣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后世多称他为永乐大帝。按常理来说,一个国家政权稳固后,应该立即确定继承人,以此来保证国家有后继之君。但原本行事果敢的朱棣却犹豫再三,一拖再拖,很久都没有决定立谁为太子。

按封建礼法嫡长子继承制来说,朱高炽理所当然为太子,但二儿子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表现优异,他冲锋陷阵,勇猛过人,而且多次救朱棣于乱军之中,并且他长得仪表堂堂,非常有一国之君的风范,这使得明成祖不由对其有所偏爱,因此一直没有确定太子之位。

后来,朱棣在大臣解缙、金忠、等人的多次劝说之下,终于做出了抉择,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而朱高煦被封汉王,就藩云南。

朱高煦对于哥哥朱高炽登上太子位十分不满,于是多次陷害朱高炽,好在朱棣是一个机智的皇帝,面对朱高煦对太子的迫害每次都能还其清白,如果不是朱棣英明神武想必朱高炽早就被弟弟朱高煦迫害了。

由于朱高煦多次使用阴谋诡计陷害朱高炽,这让朱棣非常不满,于是他决定剥夺朱高煦汉王的称号,将其贬为庶人。但太子朱高炽十分仁慈,不忍心弟弟朱高煦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于是他替朱高煦求情。朱棣看在太子的面子上,饶了朱高煦一次,但却将他徙封于乐安州,并命其立即赶往,不得延误。朱高煦见父亲真的生气了,如果这次在不听父亲的,可能小命不保,于是他只好前往乐安州。

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在北征大漠班师途中病死在榆木川。而太子朱高炽在风疾浪涌中等待了二十年后,终于登上了帝位,他就是后世的明仁宗。

等待了二十年才登上皇位的朱高炽运气也是不好,他刚当皇上不到十个月就身患重病,而且将不久于人世。在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瞻基。明仁宗去世以后,朱瞻基继承皇位,定年号宣德,是为明宣宗。

而此时身在乐安州的汉王朱高煦见仁宗暴崩,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仁宗死时,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于是朱高煦派杀手在路上截杀他,然后由自己起兵篡位,但因准备不足并没有成功。

朱高煦为试探侄儿是否是一个铁血帝王,屡屡向其索要财物,但明宣宗并没有多想,总是有求必应,要骆驼给骆驼,要马匹给马匹,要金银就给金银,只要是朱高煦开口要,明宣宗均是一一满足。

虽然明宣宗如此宽宏大量的对待他这个心怀异心的叔叔,但朱高煦并没有因为侄儿的宽宏大量而感动,明宣宗对他有求必应,反被他认为是软弱无能,于是他在公元1426年8月,铤而走险,举旗造反。

面对叔叔的造反,明宣宗没有办法,只能御驾亲征带兵平叛,由于明宣宗手握明朝精锐部队,打朱高煦就跟打孩子一样,几乎没经过什么战斗,就将朱高煦所在的乐安州包围的水泄不通。

而此时的朱高煦才发现他真的低估了自己这个侄儿,反而是高估了自己,自己与侄儿交战无异于是拿鸡蛋撞石头,最后的结果就是头破血流。最终朱高煦为活命,下令开城门投降。明宣宗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将叔叔的叛乱平定下来,不日便班师回了北京,朱高煦作为造反者,也被明宣宗带回北京处置。

虽然朱高煦犯的是死罪,但明宣宗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开除宗籍,贬为庶人,但生活上仍予以优待,软禁于西内,并取名曰“逍遥城”。

公元1429年的某一天,明宣宗好意前往逍遥城探视高煦,其实他想看看这个叔叔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改过自新的想法,如果有那自己还是可以为他恢复宗籍和爵位的,因为他们二人是亲叔侄,明宣宗不希望朱高煦落得个没有宗籍的下场。

可是这个朱高煦实在不知好赖,不但没有丝毫改过之心,反而趁明宣宗不备突然用脚将其勾倒在地。这一来,一向好脾气的明宣宗终于恼羞成怒,他命力士扛来一口三百多斤重的大铜缸,将朱高煦扣入缸中,然后将铜缸顶起来,周围铺上木头,然后点火将朱高煦活活烹死了。

听说朱高煦被明宣宗活活烹死,原本还有二心赵王朱高燧吓得是魂飞魄丧,于是他主动交出藩镇军权,更加小心翼翼,哪里还敢生出忤逆之心。随着朱高煦被烹杀,朱高燧交出军权,明宣宗朱瞻基的皇位已经是无人可以撼动,稳如磐石了。

其实朱高煦被烹杀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了,凭明宣宗的仁慈、大度,只要他甘心当一个藩王,那他一定是一个终身富贵的王爷,明宣宗是不会对他下手的。可是朱高煦贪心不足,最终不但没有得到皇位还丢了性命,真的是不值得。

标签: 明宣宗明朝

更多文章

  • 蜀汉怀帝刘禅:蜀汉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蜀汉

    刘禅,即蜀汉怀帝、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汉昭烈帝刘备之子,生母是昭烈甘皇后,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也是蜀汉末代皇帝,在位共42年。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

  • 历史上支持赵构称帝的是文官还是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构,宋朝

    支持赵构称帝的是文官还是武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赵构为什么能成为皇帝?部分人的看法是:赵构拥有张俊、韩世忠和刘光世几支军队,所以强势压服了各方。可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如果赵构的基本盘仅止于此,那么他也无法成为实权皇帝,顶多就是汉献帝第二。如果赵构的基本盘

  • 徽钦二帝被俘之后,他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宋朝

    徽钦二帝被俘之后,他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小说《说岳全传》的说法是:金国人给徽钦二帝戴上狗皮帽子,衣服后面挂一个狗尾巴,腰上拴着铃铛,让他们在火热的铁板上走。这一弄,徽钦二帝自然是又蹦又跳,铃铛响个不停,金国人则是是哈哈大笑,宋室忠臣李若

  • 程咬金没有做过皇帝,为什么被人叫做“土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程咬金,隋末唐初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一生没有做过皇帝,那为什么却被人叫做“土皇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程咬金的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朝廷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死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连除掉三个重臣?他们到底是谁?刘禅为何要杀他们?欧阳大师曾说:“大勇气如羞怯,大智慧如无知。”长期以来,无数像傻瓜一样聪明的人并不感到惊讶,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奇迹,为后人所钦佩。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国家的统

  • 在文学与玄学方面,梁简文帝萧纲有哪些杰出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纲,南梁

    萧纲,即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在位共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最初被封为晋安王,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侯景之乱中继位为帝,后为侯景所害,时年四十九岁,葬于庄陵,谥号简文皇帝,庙号

  • 顾恺之:中国画祖、山水画祖之一,被评价为“三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顾恺之,东晋

    中国的绘画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最初在陶器、地面以及岩壁上作画,绘画工具则是天然的矿物质与颜料,后来逐渐发展成在墙壁、绢帛、纸张在作画,绘画工具也变成了笔与墨。经过画家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中国绘画逐渐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蕴含独立的绘画美学。那么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中国画祖、山水画祖之一的是谁呢?

  • 阎温在历史上有个事迹?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阎温,汉朝

    三国时期群雄乱世英雄辈出,武有关羽、张飞、吕布,智有卧龙、凤雏、郭嘉,才有孟德、仲达、周公瑾。其实在三国历史上也有一些不是很出名但是实力很强劲的小将,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表露出来,而且在三国中记载的篇幅也较少,即使这样我们细读三国也总是能够找到这样的人才。阎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阎温(?—213年)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梦断五丈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五丈原

    众所周知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智慧和品格,一直被后代的人赞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最好的形容,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诸葛亮梦断五丈原的故事吧。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

  • 古代最大的“水货”名将是谁?最后名垂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宋朝

    古代最大的“水货”名将是谁?最后名垂千古,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波谲云诡、险象环生的战场上,将军们却能履险如夷,指挥若定,带领千军万马,击败强大对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一部又一部英雄史诗,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多次在紧要关头影响历史走向。但是用一句难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