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计成在园林建造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的《园治》为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计成在园林建造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的《园治》为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05 更新时间:2024/3/26 8:24:25

计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中国古典园林,以精美的艺术和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

它凝聚了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从实践到理论都已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很多经典著作相继问世。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明代著名造园大师计成,以及他的《园冶》。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卒年不详。原籍松陵(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

计成虽不是出自名门望族,但少年时期家境尚可,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倾心艺术,擅长书画,优游于经史子集之间,于诗词绘画有相当素养。

最爱关仝荆浩的云山烟水、气势雄浑的笔意,作画时常常师法他们。

少年时代的计成,就以擅画而闻名乡里。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但诗作已散佚。

他骨子里对新鲜奇特的东西很有兴趣,年轻时,离开了家乡吴江松陵,游历天南海北的名山大川,丰富了创作思想,并立志开创立体的山水艺术。

中年时,返回家乡,最终定居镇江,因为镇江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正是计成理想中的居住地。

此后,长期从事造园,不仅是兴趣所致,在明代,富贾达官喜爱造园,计成与他们打交道,也是凭造园技艺谋生。

计成故居

家庭成员中,妻子未见诸字,他较晚得子,膝下至少有两个儿子,名曰长生、长吉。53岁完成《园冶》时,两个儿子不足10岁。

中年以后家境衰落,他本人也不顺利,正如其自云“历尽风尘”,一生艰辛坎坷。

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

明天元年(1621),定居镇江,在一次参观堆假山作业中,提出了应按真山形态堆垛假山的主张,并动手完成了这座假山石壁工程。

作品形象佳妙,宛若真山,于是名闻遐迩。这是计成在中年成为一名出色造园师的开始。

明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年-1624年),应常州吴玄聘请,为其营造了一处私家园林。那是吴公在城东得到的一块地基,原是元朝温相的旧园,面积仅有十五亩。吴公要求用其中十亩来建住宅,下的五亩造园。

吴公说:可以仿效司马温公独乐园的遗制。接下来,计成对于他“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原则的第一次实践。

他观察了园基情况,发现地势很高,探究附近的水源,发现很深,还有乔木高耸于云霄,虬枝低垂于地面。

于是计成对吴公说:“根据这里的地理环境来看,造园时不仅要叠石使部分地方变高,还应该挖土使洼地更深,让所有的乔木都错落分布于山腰,在部分外露的屈曲盘驳的树根间隙镶嵌石头,这样就有山水画的意境了;再沿着池边的山上构筑亭台,使高低错落的亭台倒映于水面,再加上回环的洞壑和飞渡的长廊,其境界之美将出乎人的意料。”

计成营造了一处精巧的人间仙境,名为“东第园”,吴公很高兴:“从进园到出园,虽然只有四百步,但我自以为江南胜景尽收于我们眼底了!”计成,从此名声大振。

之后,仪征县(今江苏仪征)士衡邀请计成为他主持建造寤园,在扬州为郑元勋改建的影园等。

后经安徽太平府又鞍山名士曹无甫提议用文字、图样把造园的方法记述下来,以传后世。于是,计成于崇祯四年(1631),他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

崇祯七年(1634年)计成写成中国最早和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被誉为世界造园学最早的名著。该书不但影响我国,而且东渡传播到日本及西欧,成为造园学的经典著作。

《园冶》

《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计成在《园冶》中对造园艺术的精妙总结,道出了造园的真谛。

中国园林追求惬意,自然,以人为本,天然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园林这一小小的壶中天地,最大程度上让它师法自然,接近自然天成的样子。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利用山、水、植物的素材,加上人为的巧妙加工,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特点,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园冶》并不是从理论视角来写作的,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课本。读过《园冶》,站在一座园林的亭台楼阁之间,你才知道怎么去看,如发现层层叠叠的美。

《园冶》中计成描绘出一幅幅园居图,比如站在楼阁上,看平远的山景;遥望紫气青霞,有鹤声传来枕上;城墙斜起在远空,长桥横跨在水面;养一只鹿,携鹿同游,养一池鱼,闲来垂钓。

计成不止一次在《园冶》中提到造园师地位的重要性,他认为,造园师在园林艺术的成就里起到九成作用,而工匠则只占十分之一。

一个造园师胸中的丘壑与诗情一点都不比一个画师差,画家可以让山水小景出现在纸上,而造园师可以亲手去让那些山水变成现实。

《园冶》一书,早就在日本很受欢迎,甚至成为教科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朱启钤先生在日本搜罗到《园冶》抄本。

后来将它整理、刊行,《园冶》才重新回到国内。计成这个千古一流的造园师,以及他的造园艺术,才终于被人们欣赏与记住。

标签: 计成明朝

更多文章

  • 最后一位满蒙大将,揭秘僧格林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僧格林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僧格林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出现过僧格林沁,基本上是个白痴角色。不过在历史上,僧格林沁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参与过太平天国北伐、第二次鸦片战争、捻乱等战役,军功卓著,他其实满清最后的希望。僧格林沁祖上为蒙古科尔沁

  • 朱祁钰已经作为皇位八年之久 朱祁镇为什么还能推翻朱祁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祁钰和朱祁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做了大明八年的皇帝,让大明王朝转危为安。可是,他做了八年皇帝后,皇位却被朱祁镇给轻而易举的给推翻了,最后连明朝迁都后的皇陵,明十三陵都没入。可,这是为什么呢?朱祁钰继位,是在土木堡之变

  • 三品官是什么职位?官居宰辅的狄仁杰为什么只是个小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狄仁杰,唐朝

    大家好,说起狄仁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不知道各位看官朋友还记得当年那部《神探狄仁杰》吗?剧中梁冠华老师饰演的狄仁杰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演出了狄仁杰的“老奸巨猾”,可以说在小编的印象之中狄仁杰就是这个样子的。当然,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当时也有个疑问,什么呢?那就是按道理来说狄仁杰以官居宰相一职,同时

  • 隋朝八柱国既然心怀鬼胎 隋文帝为什么不处理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隋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朝八柱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封建社会君与臣的关系想要处理好,就需要找到一个精确的平衡点。“伴君如伴虎”,那些有能力的臣子在帝王身边工作,不仅需要把工作做好,而且还不能让君主感到压迫与威胁的气息。隋朝时李渊等八柱国势力强大,但是隋文帝没有在王朝强大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乳母?为什么后面又放过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乳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封建社会时期,最高统治者就是皇帝,皇权对人们的思想有着严谨的约束,不论皇帝说什么做什么,下面的人就听吩咐办事就行,不然就是违抗圣命,不听号令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不过皇帝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但是古代的时候,只

  • 一直被后世污名阉人的赵高,他是什么身份?他为什么一定要亡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一直被后世污名阉人的赵高,他是什么身份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秦国争霸中原500多年,终于在秦始皇时代一统霸业,却在横扫六合15年之后迅速灭亡,究竟是谁让秦国灭亡?史书上的标准答案是陈胜、吴广、项羽、刘邦,但实际上,若非赵高一人之力,凭借沙丘政变、指鹿为马、篡权擅政

  • 清朝有多看重骑射技术?连皇帝都精通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顺治

    清朝历代帝王降骑射看的非常重要,并将“国语骑射”作为八旗之根本。其太祖努尔哈赤以先祖遗甲13副,兵百余人开始进行统一女真各部,虽力量单薄,但其强悍英勇,精于骑射,每战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以英雄的气概和精湛的弓矢技艺率领军士创建“大金”,改元天命,成为清朝时代崇尚骑射武功的奠基人。今天的嘉德日历就来跟

  • 明英宗复辟后,为什么会对一个锦衣卫职位的袁彬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彬,明朝

    大家好,说起袁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重用和信任一个人,可能性有很多种。或许此人非常有才能,可以向皇帝提出有用的建议;或许此人非常能打,可以为国家出征立功;或许此人有很多鬼主意,可以和皇帝玩到一块去等等。众所周知,明英宗朱祁镇十分宠信宦官王振,甚至称呼其为“王伴伴”。这是因为明英宗自儿时起

  • “明末第一廉吏”杨涟死的有多惨?他的死给明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涟,明朝

    说到杨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明末第一廉吏”叫杨涟,著名的谏臣,1572年7月10日-1625年8月28日,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登进士第,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

  • 17岁嫁给乾隆惇妃是怎么上位的?为65岁乾隆生下女儿后宠冠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惇妃,清朝

    对惇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三宫六院实属非常正常的事情,作为皇帝,对任何一个女人都有可能多情,但对任何一个女人也有可能绝情,因为皇帝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女人,对一个女人的宠爱不可能永远长久下去,总会有另外一个女人让他动心,从而忘却了身边的旧人。像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