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周培公的三进三退:奠基了康乾盛世

历史上周培公的三进三退:奠基了康乾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21 更新时间:2024/2/21 8:26:00

康熙十三年(公园1674年)十二月初四,陕西提督、“西路马鹞子”王辅臣驻平凉城,响应吴三桂起兵反清,势力扩展到几省区。清朝四面楚歌、损兵折将,一时平定不了王辅臣之叛乱。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二月初十,起用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统兵赴西部围剿。图海奉诏受命,调兵遣将,急急忙忙向西北进军。

网络配图

大军西出潼关时,有一书生周培公在路边求见,正是用人之际,图海亲自接待。没有想到的是,周培公开门见山,呈上一份《取平凉策》,他进谋说:“关陕天下之脊也,吴逆(三桂)不从川据陕而恋栈常岳间,诚出下策。今辅臣举足轻重,实系天下安危。虽因一时激变通吴、耿二逆而心念国恩,犹盲之不忘乎视,痿之不忘乎起也。倘得能言士谕之,必复降。”

周培公之策正好符合康熙与图海君臣剿抚王辅臣的战略意图,图海见周培公奇才可用,留任为幕客,一同昼夜兼程,奔赴前线。5月17日,图海统兵到了平凉城外十里安营扎帐,攻心为上,按既定方针,抚远大将军发布通告:“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威讨叛竖,无虏不克,无往不胜。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

5月18日,大战虎山墩,平凉震动。

虎山墩是古代一烽火台,修建时间无考。位于平凉城北的山头上,高数十仞,俯视泾河及平凉城,是平凉之咽喉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王辅臣派重兵驻守。图海到平凉第二天,就在城外布阵,似乎要攻城,实质上是包围城池,而派精兵去进攻虎山墩,激战一天,飞沙走石,刀光剑影,伤亡惨重,围困加火攻,夺占了制高点,将几门红衣大炮摆上了虎山墩,图海上了虎山,居高临下,城内布防一目了然,亲自指挥打了几炮,显示威力。接着,图海派清军切断了王辅臣的军粮道。

王辅臣有万夫不挡之勇,自持武功高强,平凉城池坚固,轻敌思想严重,没有把号称十万的图海清军放在眼里,派将在城外阵前较量了几次,就守城不出,观望全国战局的变化,等待吴三桂派军北上支援,送来粮饷。图海的众将也攻不下平凉城,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网络配图

平凉城背倚南山,面临泾河,位于汉唐丝绸之路古道上,西接三关口、扼弹筝峡口,通陇右六盘山古道,北接萧关。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刘昌受诏在古塞城重筑平凉城之“七城二堡”。北宋王素、蔡挺、狄青等扩修平凉城垣。元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袁亨将平凉城改建为南、北二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总兵平凉侯费聚复修平凉东、西二城,周九里三十步,高四丈,池深四丈,东为和阳门,南为万安门,西为来远门,北为定北门,是关陇易守难攻的古城要塞。(赵时春《平凉府志》)清朝初期,设平凉府,而陕西提督、布政使等长驻平凉。

一进平凉城说降

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与周培公是同乡,且龚荣遇还是周培公奶娘之子,他们之间多有来往。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他们将城中的情报悄悄传给周培公,以留退路。说明王辅臣的内部已不稳定。

周培公眼见一时强攻不开平凉城,毛遂自荐,愿冒死进城劝降,他对图海说:“往而魁,公受其福;往而不继,昌受其祸。

周培公第一次以找亲戚龚荣遇的借口,混进平凉城门,让他引见王辅臣,陈述利害,传达大将军图海招抚的意愿。王辅臣久经沙场,已经先后投靠过几个主子,出尔反尔,深谙兵不厌诈。他担心卷入“三藩之乱”后背叛朝廷,已无退路,就提出了保命、保军、保官、保境等几项条件,周培公难以决定,表示回去马上请示大将军及朝廷。

王辅臣只派一副将送周培公出城,面见图海,表示愿意归顺。

二进平凉城奉诏往抚

图海派周培公快马加鞭紧急进京,向皇帝汇报请示招抚事项。

康熙在乾清宫召见周培公,封他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周培公第二次进平凉城,大张旗鼓,传达圣旨。王辅臣领旨接诏,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王辅臣之子王继贞与总兵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接受招抚。

网络配图

三进平凉城抚定

周培公与图海的亲属保定、吴丹等人第三次进平凉城,颁发大赦令,认为王辅臣被吴三桂利诱、欺骗,附逆蓄发,背叛朝廷,迷途知返,皇恩浩荡,大赦罪臣,王辅臣等官复原职,立功赎罪,安民保境,抚定叛军。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6月7日,王辅臣剃发降。

清朝初期,历时三年的王辅臣平凉战乱平息了。

周培公二十天之内东奔西走,三进平凉城,斗智斗勇,说服王辅臣,利国利民。

标签: 周培公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在那么关键的时候杀了袁崇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

    导语:清入关的时候,正是崇祯皇帝坐镇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有一名大将名叫袁崇焕,在明朝军队与后金大军的战争中占了很大的位置。在这个时期,崇祯选择杀掉袁崇焕,这是为什么?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袁崇焕到底犯了什么错,让皇帝连这么危急的时刻都不考虑了呢?网络配图袁崇焕是明朝比较有名的一个人,原本他只是一个小小的

  • 雍正是因为改遗诏成为九子夺嫡的大赢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

    史上九子夺嫡惊动中原大地,其实从另一个层面说的是雍正夺嫡,因为他是这次夺嫡的最后赢家。雍正一直隐晦,却在关键时刻夺走皇位,成为唯一笑到最后的一个人。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夺嫡。夺嫡之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朝野内外都被波及。大臣们各自立主,民间风波四起,为此出现的打斗血腥洒满大地。康熙为此大动

  • 埃及艳后做了什么被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而对于这位女法老是怎么死的,一直成为了一个谜,埃及艳后之谜究竟是怎样的呢?在历史上,埃及艳后的死是被毒蛇咬死的,这是大家普遍性认为的,尽管这个故事让人感伤,但是在感伤的同时我们也怀疑它的真实

  • 揭秘明朝开国功臣冯胜为何会被朱元璋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胜

    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得力大将叫冯胜,他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大将军徐达和早死的大将常遇春。他跟随明太祖南征北战几十年,纵横沙场,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全国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朱元璋不再需要这些功臣了,于是把毒手伸向了这些跟随他几十年的功臣宿将,冯胜也在劫难逃。那么朱元璋为何也不放

  • 明太祖朱元璋祖训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之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

  • 揭开大清朝嘉庆皇帝当年圆明园遇刺案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

    红潮导语:嘉庆皇帝并不想牵连太多的人,于是草草结案,将陈德凌迟处死,甚至将其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也处死。公元19世纪初发生的嘉庆皇帝遇刺案,虽然嘉庆无恙,刺客伏法,但是凶手的真实身份和作案动机,一直是个谜。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起驾从圆明园回紫禁城,坐轿子过了神武门,正往顺贞门赶时,忽

  • 一个穷孩子的发家史:雷履泰创立票号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雷履泰创立票号的过程

    雷履泰是清朝著名的票号商人,他最初只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最后却成为全国最大的票号商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雷履泰创立票号的过程非常具有传奇性,到现在,有很多历史学者在研究雷履泰这个人,也有很多经济学者也在研究雷履泰这个人。雷履泰最早是在一家染布作坊内当伙计,他在做伙计的时候勤勤恳恳,很得掌柜

  • 雷履泰与毛鸿翙在票号上竞争了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雷履泰与毛鸿翙在票号上竞争了多长时间?

    雷履泰与毛鸿翙都是票号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二人在票号的发展上,最早曾经是老朋友,最后却成为了敌人。这其中,二人有着很多的恩怨纠葛。雷履泰与毛鸿翙都是山西人,在清朝时,山西的晋商在全国很有名气,二人都是在给晋商打工的。像在清朝时候,随着商业的发展,钱财的运输越来越不方便,中间很容易遭到盗贼的抢劫,因此

  • 汉文帝和宠妃不爱听到的两个字 听到就心惊胆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文帝

    说到历史上那些没生过孩子,却一直非常得宠的女人,是绝对少不了汉文帝的慎夫人的。慎夫人,邯郸人,她的家世出生年月,史书上可没写清楚。不过,这不影响汉文帝对她的宠爱。慎夫人长得很美,这是自然,哪个得宠的妃子是丑八怪啊。真正丑又得势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那是例外,因为晋惠帝是小白,另当别论。美人不外乎皮肤好,

  • 揭秘三国:周瑜赤壁之战后居想割据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

    在赤壁之后,周瑜的名声如日中天,在江东甚至隐隐然有凌驾于孙权之上的势头。曹操在退兵之后曾经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战,只不过是因为我军流行疾病,我自己烧掉战船撤退,却让周瑜小儿获得战胜的虚名。”曹操郑重表示:我曹某人对赤壁退兵并不感到羞耻!曹操写这封信用心大大的坏,一是告诉孙权,现在天下人都把赤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