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娥死前为什么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窦娥死前为什么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用图说史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4/1/14 3:59:04

说起窦娥,脑海里浮现出的只有一个“冤”字!从古至今老老少少人尽皆知,窦娥冤死之前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一一都在死后得到了应验。

窦娥是一个善良、孝顺、明事理的一个人,从小接受儒家“仁爱”的思想教育。为什么窦娥死前发下三誓,呼唤天地听自己的声音,来为自己作见证呢?

一、乎天唤地

窦娥在含冤押赴刑场被斩杀之前,所有人对她的冤情都视而不见。官府收受贿赂,刑讯逼供。百姓害怕权贵势力欺压,沉默不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这位善良的女子说一句公道话。

为了金钱、为了利益,也可能是人心麻木。窦娥在无奈之下,呼唤天地来听自己诉说冤屈。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事情之前一定要遵循正知正念,否则天理难容。

窦娥所受极不公义,老天都睁开了眼睛,为证其清白。窦娥死后,不符天理规与自然定理的三件事情都发生了。这第一,为了整明自己的清白,是被冤枉的,血都飞到白练上。第二,六月天里大雪纷飞,洁白的霜雪映着染红的白练。第三,楚州大旱三年。

染红的白练,红白分明,像针一样扎在了沉默者的心里,也扎在了判官的心中。六月的大雪极其反常的天象,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慌了,天道自然反常,必定是人间有大冤屈。窦娥之死让所有人拷问了自己的良心,老辈子人说身正不拍影子斜,这些人怕是睡觉都不踏实了。

封建社会时期,百姓以农耕为生,三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无粮交税,官府更没有粮食上交国库。久旱不雨必有妖异,朝廷下来人,开始调查楚州为不下雨,窦娥三誓随之也传到了调查者的耳朵里,这才使得此后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清白。

二、善恶终归审判

古代,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非常严重,发誓是我国历来的传统,通过献最早颗追溯到周朝。所以窦娥誓愿应验,发生反常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就导致人心惶惶,贪官污吏沉默的百姓们遭到报应。

窦娥心灰意,人间黑暗,善恶不分,颠倒黑白。无奈之下回想起苌弘化碧的传说,寻求“天地感应。”天和地在过去是人们相信的一个明辨是非的主体。中国的易经中提及到,天地分阴阳,阴阳生成世间万物,而万物又顺从天地阴阳法则。则天地主司善恶与阴阳。

誓在封建时代的地位相当于法律一样的存在。天地即为刚正不的法官,掌管着世间善恶的法度,明了人世间所有冤屈,为其人证清白。就像现在人们经常说的“小心遭雷劈”一样。传说,人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天降的瑞雪,为窦娥埋葬了尸骨。洁白无暇的雪,是六月里苍天的眼泪,是为窦娥证明清白的诏书,更是重重的棒喝敲醒这混沌的人间。警示着天地的子民要有正见,善念。大雪洗刷着这个充满自私、贪欲、愚痴的楚州。

窦娥一死,大旱三年,民不聊生,上天降灾。没有人为窦娥坚持正义和良知,面对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都在权衡自己的利益,不敢犯上直言。知道孝妇含冤而死,竟无人发声,最毒不过人心。天地为其翻案,证其清白,干旱中,没有哪个人是无辜的。

三、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自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窦娥之冤,不仅仅是人心的黑暗,更是封建时代的悲哀,那个时代下,有许多天理难容之事,公平公正的苍天为无知的普世之人敲响了警钟。

后来,窦娥死后,百姓们庄稼枯死,颗粒无收,朝廷派官来调查此事。百姓的父母官诬陷好人,独断专行。相互勾结的太守被罢免了,流放边关。百姓们都说此人遭受了恶报。

百姓们不理解,官府勾结,为什么天降旱灾,他们要跟着一起遭殃?从因果上看百姓不仁不义,明知窦娥被冤枉,竟都保持沉默。正是他们这样的做法助长了官府的气焰。要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封建统治剥削了人民,从百姓角度是如此的愚昧,只顾个人利益。

三年大旱的灾祸就是在惩治不仁不义的百姓,没有无妄之灾,这才是天理最公正的地方,天理自在人心,窦娥以天公震怒的方式留给了人间最美好、最纯洁的正义之光。可想而知,天降灾难,一定是自己做错了某些事情,种下一棵恶种,收获的必然是恶果。

反之种善因,得善果。此后,在天公的帮助下,新上任太守官员重新调查窦娥冤案,为还她清白。经过各方面的追查,在城隍的帮助下最终窦娥得以沉冤得雪,洗清了冤屈。

天心不可违,天理不可欺。窦娥三誓,大家都心服口服,沉冤得雪后,太守召集众位乡亲父老,在祭祀仪式上,忏悔曾经所犯下的过错,求得老天原谅,写了一篇澄清文,昭告天下。

祭祀中,所有的百姓诚心反思、忏悔、改过。仪式刚刚开始一半儿的时候,天空中电闪雷鸣,乌云密布。风雨交加,雨水拍打在人们的心上,洗净这尘世中污垢。

四、总结

窦娥的故事让人深思,要敢于声正义,做一个善良、有良知,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看似一桩悲剧,实则在为人间敲响警钟。

窦娥把最后的正义寄托在天,天是我们内心正义,光明的化身,是每个人心中存粹的本性。一个女人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无数在封建时代迷惑心智的人,更有千万的百姓得救,不再被压迫、剥削,敢于直言。

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老东方层出不穷的历史传奇,《窦娥冤》流传百世。为了这黑暗的人间能够有一丝光明,为了打破旧社会人们的封建思想,更为了亘古不变的天地法则得以后人知晓,窦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吕布比窦娥还冤?黑锅都让他背了,好人都让刘备做了!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窦娥

    如果把吕布和刘备放在一起来品评,想都不用想,几乎所有人都会站在刘备这边。这也难怪,几百年来,人们对于刘备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被《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给完全洗脑了。现在的人们,一提到刘备,脑海里仿佛就马上出现一位仁厚之君的形象;而对吕布的印象呢,就会把他跟助纣为虐、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之类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

  • 8罚7罚不中!为什么中超卫冕冠军是窦娥VAR系统里的一出戏?

    历史人物编辑:紫警铃标签:窦娥

    北京时间4月23日上午,我足协官方宣布,武汉三市外援锋线阿齐兹禁赛4场。中超第8轮,本届冠军“武汉三镇”3:3战平做客“成都荣成”。8轮战罢,他们2胜5平1负排在中超积分榜第6位。上半场结束,阿齐兹踩反抢,但主裁判石祯禄并没有判罚点球。但是现在足协又追加处罚,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事实上,对于三城来说

  • 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金城观史知今标签:窦娥

    窦娥临死前发下了三桩毒誓,除了是想说自己蒙受了千古奇冤之外,还有对这个无情的社会充满了怨恨。从说的誓言上来看,也能感受到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力感。此外三桩毒誓,冥冥之中有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窦娥没有办法再为自己伸冤了,于是只能祈求上天能显灵。毕竟无论是皇帝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既

  • 窦娥临死,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窦娥

    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历来为人称道。王国维先生曾高度评价:“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死前发下的三桩毒誓。后来,窦娥带着满腔悲愤含冤而死,她的三桩誓言也一一实现。窦娥为何要在斩首示众时,发下这三桩毒誓呢?看了这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窦娥三岁丧母,

  • 他连续22年登上舞台,却因一句台词被封,真的是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我的宠物叫丢丢标签:窦娥

    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每天都发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天也是不断的更新着热搜,在这个圈内无时无刻都上演着让人难以猜测的事情,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了解娱乐圈的你不知道的事吧!演艺界的发展瞬息万变,但演员和明星可能是大家心中独特的记忆,他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也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力量。今天我们想说的

  • 窦娥3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为何要连累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窦娥

    现实中我们时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自己受到的委屈,却很少有人深究窦娥到底遭受了何种冤屈?窦娥被贪官污吏陷害含冤而死,当时发了三桩毒誓,其中有一桩是大旱三年。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农耕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窦娥的毒誓使得庄稼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但是被牵连的百姓,是真的无辜吗? 身世悲苦的童养媳 窦娥并

  • 他比窦娥还冤,明明只是从犯,却成主犯,写到史书上被骂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窦娥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是发生在郑国的事情,而事情的开始这得要追溯到当初的春秋时期。郑国有两位大夫,他们分别是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两人一同上朝。而等两人到了宫里的时候,公子宋他的第二根手指头自己就动了一下。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不同的指头有着不同的叫法,分别为巨指、食指、将指,还有无名指与小指。这也

  • 窦娥临死前立下三个毒誓,后来一一应验,第三个毒誓最狠毒!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窦娥

    窦娥冤是由元代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这出戏演绎出了当时底层人民任人宰割,没有尊严,更没有可以鸣冤叫屈的地方。关汉卿把这种现象用窦娥冤的戏剧中表达了出来,更加表达了当时贪官可以草菅人命的事实。历史上并没有窦娥一人,但是可以找到关汉卿创作窦娥的原型。窦娥的原型来源于《烈女传》中的《东海孝妇》,这件事同样记

  • 窦娥临死前发了3个毒誓,后来全部应验,第三个毒誓让人费解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窦娥

    窦娥临死前发了3个毒誓,后来全部应验,第三个毒誓让人费解文/观心通史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因为官场腐败造成的冤假错案,大都是贫民百姓蒙冤受害,权贵富绅从中作梗获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清白之人蒙冤而死,其中,最著名的冤案当属窦娥案了。窦娥蒙冤而死,临死前发下3个毒誓,后来居然一一应验,其中第三个毒誓令人

  • 窦娥在行刑发下3个毒誓,全部应验,唯独大旱三年令人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窦娥

    提起窦娥大家想必都很熟悉吧,到现在还有关于她的一句形容自己受到了愿望的话就是“我比窦娥还冤”,虽然是关汉卿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但是她的故事和她的性格却常常让人觉得是真正发生过的一样。窦娥起初只是一个信守孝顺、相夫教子的传统封建社会妇女,将她打入了地狱。窦娥在行刑发下3个毒誓,全部应验,唯独大旱三年令人